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辉 《人民论坛》2012,(20):160-161
当前大学生群体参与政治从总体上看是良性的,但是依旧存在冷漠与无序。文章从经济与社会、制度与文化、心理与动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提高、政治参与制度的建设、政治参与氛围的优化等角度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措施,为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情况趋向合理与和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春风  习海宇 《前沿》2013,(2):32-34
大学生政治参与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人格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该校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相关政治知识;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行为相互矛盾;政治参与动机与倾向功利化、现实化;缺乏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等.本文拟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建议,以促进大学生有序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以及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网络政治行为,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文献研究;并以四川某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从网络、家庭、学校、大学生个人和法治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规制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以及政治人格塑造的功能.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政治生活相脱离,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政治行为的失范弱化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异化.因此,需要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措施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实现当代大学生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可以划分为官方途径与大众途径。基于上海市十所高校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上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官方途径。"担心意见被屏蔽或审查"是阻碍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而"担心意见无法传递给政府"是阻碍大学生在官方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受到性别、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家庭收入等客观因素和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网络政治参与兴趣及网络政治参与意愿等主观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方面,受到性别、个体身份、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群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政治参与特点。但整体来说,政治参与意识有待提高,参与主动性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网络渠道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便利的同时,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其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为促使大学生积极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应当拓宽参与渠道、发挥大学生主体性、鼓励自发组织学生社团、同时规范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也不断提升,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活动仍存在薄弱环节.本文就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活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有序地投入到政治生活中来,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晟  陈炳权 《传承》2010,(15):52-53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也不断提升,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活动仍存在薄弱环节。本文就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活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有序地投入到政治生活中来,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从属概念,其政治参与行动是在心理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女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外在环境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可以从政府、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女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这不仅对于女大学生自身,而且对于女性群体和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是近年来政治学研究的新热点。作为微博最为庞大的使用群体,青年的微博政治参与问题更加值得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大学生搜集实证资料,对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价值判断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程度仍然较低,但是存在参与高涨的可能性;除了微博自身因素外,政治环境、社会心理和个体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1.
李灿 《传承》2012,(16):36-37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政治群体,其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性直接影响到政治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在现实政治中,大学生政治参与不积极,政治态度冷淡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从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因素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2.
李茜 《人民论坛》2012,(26):156-157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文章力图从参与动机、参与范式、主体意识、规定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生成原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赵凤莲  林滨 《青年探索》2020,(1):105-112
当代青年是澳门社会的主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关系到澳门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更关系到澳门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通过在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针对澳门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澳门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可分为利益驱动型、理想信念型、情绪宣泄型和议题带动型。呈现出以下新动向:澳门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增强,但仍显保守;网络政治参与话题多样,但有聚焦性;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多元化;网络政治参与诉求多样化,但偏重个体性。上述动向的出现受社会政治环境改变、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网络技术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亦对澳门社会的民主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必须以"社会利益"为导向,建立有效的"诉求-回应"机制和加强教育等方面切实提升澳门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贺利平 《前沿》2014,(21):45-46
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中国意识形态最为多元化的时期,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政治热情冷漠的成因分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培养高校大学生成为政治中人的具体四项措施努力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建设;强化同辈群体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考量与态势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在着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客观考量其政治参与程度、社会影响与发展态势,有助于规范、引导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1,(6):27-27
齐杏发在《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调查发现,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时事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差异较大,部分非常积极,相对消极的亦占相当比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较高的层次,其主要原因是出于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网络信息识别的弱辨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利我性、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和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拟性等。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针对这些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素质;加强"三观"教育,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规范意识;建立畅通的网络言论交流平台,完善政府回应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政治实践,提高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对广州市黄埔区制度创新案例的分析可见,构成政府制度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是:知识积累的水平、主要官员的调控能力、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调动社会参与的能力;而当前制约政府制度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则表现在:人才和知识积累不足、政治参与渠道不够通畅、制度环境与制度创新存在矛盾等方面。要针对制约政府制度创新能力的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19.
许浩 《理论月刊》2006,(9):177-179
合法有序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才能的时代要求;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政治素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自主性有所增强,但是大学生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层次的不均衡和心理的不成熟,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对策就显得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高等院校学生的政治参与一直是人们热切讨论的话题。据有关方面的报道和研究报告,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政治参与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入党、入团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通道。高等院校是我们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青年人的聚集地,由于教育程度、知识结构与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因素以及高等院校特定的生活环境,高校学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