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徐恒足 《前线》2008,(2):57-57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一次,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听取各省委书记的工作汇报。会议开得很晚,毛泽东留下大家吃饭,一人一小碗面条。众人不解,人家来开会,您都不让吃饱?可毛主席心想,我就要让你们尝尝,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你们平时饿不着,不让你们饿一回肚皮,怎能体会到老百姓没饭吃的滋味?又怎能真正弄懂“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刘瑜 《廉政瞭望》2012,(6):43-43
跟几个救助黑熊的朋友聊天。他们说起常听到的一个质疑:你们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去救助黑熊?你们为什么不去救助失学儿童——人更重要还是熊更重要?事实上,我不止一次听人这样评论动物保护人士、四合院保护人士。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10,(10):50-51
“要是我杀的人(赵振裳)回来了,你们打我的事情咋处理?”1999年,当被押上囚车时,赵作海说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4.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4,(15):38-39
我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在这里我最大,有什么事比我召集你们开会更重要?”唐颖转述了自己亲历的一次会议上,县委书记对一名打电话的局长发飙的原活。  相似文献   

5.
陈九 《党课》2012,(8):73-73
我有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肖君,这次回国跟他一起吃饭。闲谈中了解到,他是负责教育类节目的,平时常到外地拍摄教育类的电视节目。 那天我喝高了,话横着就出来了:“听说你们这帮人净靠拍节目诈下边儿的钱。”肖君马上点头说:“确有其事,但不是我们组。”“为什么?仿叫门是神仙?你们怎么就刀枪不入?”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总有值得回首的最美好的时刻。1954年4月15日,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这天,我正在司令部值班,突然,接到李参谋长的电话,叫我立即赶到他那里。我一进门,就见五连长也在那里,参谋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然后高兴地说:“党委研究决定,让你们两位同志去完成一项光荣的任务,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任务呀?”我说:“是随首长外出吧?”李参谋长笑着点了点头说:“嗯,但这只猜中了一半”。我们急不可持的望着参谋长。参谋长收起了笑容,神态严肃地说:“周总理要去日内瓦出席五国外长会议,派你们二位同志随卫。”听到随卫…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15):115-116
【电话记录】是“三T公司”吗?我想找你们的人生顾问,咨询一些问题。我在两年前就大学毕业了,这期间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不顺利,我对人生感到很迷茫,甚至不知今后的路该怎样走。我想咨询一下: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我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闻哲 《党史纵横》2002,(5):46-46
1963年,李敏难以忍受江青的淫威,被迫搬出中南海。从此,李敏见爸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于李敏而言,中南海的红墙如同一条生死的界河,把她同爸爸隔开了。1974年,毛泽东81岁,身体很不好。李敏想去看看爸爸,可连中南海的门都不让她进去。气得她在门外大吵:“你们凭什么不让我去看爸爸?搞运动就是让骨肉分离吗?”“你们这样做,就是封锁毛主席,好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我爸要是知道了,也会反对你们的!”然而,权在江青等人手中,一道禁令将她拦在门外,她没有见到爸爸。1975年的一天…  相似文献   

9.
我20多岁的时候,在日内瓦湖边,龙永网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么?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么?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他说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相似文献   

10.
我20多岁的时候,在日内瓦湖边,龙永网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么?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么?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他说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相似文献   

11.
劳务工大爷     
默默 《当代工人》2011,(17):29-29
人手不够招工凑 “周明远,你们几个今晚留下来加班,把这个急件儿干出来……”刚接到调度派下来的紧急任务,我赶紧安排人。“班长,都是一个班的,为啥老让我们加班啊?他们几个咋不加班呢?”周明远嘟囔着回应了我二句。  相似文献   

12.
《党建》1994,(8)
要理直气壮地讲党陈沂最近我深切感到,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在各种场合很少讲党,好像我们党低了人一头似的。有人竟说,搞腐败不是你们党员吗?还有什么好讲的?有一个同志还给我说,现在讲党,我看就是有点“左”。我马上回问他,那么不讲党又是什么呢?他回答不出,只笑...  相似文献   

13.
我在慕尼黑的地铁站里等车时看到一则广告:“乘客们,请你们放心乘坐慕尼黑的地铁吧!你们知道吗?这个城市的地铁里面,每天有五千多名便衣警察在保卫你们的安全。”慕尼黑当时有上百万人口,地铁线路非常多,四通八达,每天要出动五千多名便衣警察维持治安,他们是市政府出钱养活的。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国家没有这么强的经济实力,能有那么多人去从事这项工作吗?  相似文献   

14.
龙华 《党建文汇》2009,(8):48-48
“我这样的人你们要吗?”1998年年底的一天,已经正式从伊利辞职的牛根生溜达着去了呼和浩特的人才市场,他站在一家公司的招聘柜台前询问来招聘的人。“你多大啦?”对方问。“40岁。”他回答。“对不起,你这样的年龄在我们企业属于安排下岗的一列。”对方直言不讳笑着回答。  相似文献   

15.
“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乌,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难道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相似文献   

16.
感恩     
我们,用最虔诚的心灵,向给予我们无私关爱的人感恩。 你们,远在他乡的你们,一切可好?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7):60-61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党员,特别喜欢你们出版的《党课》,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下个学期我就要出国留学了,想请教一下,国家对留学人员工作有哪些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8.
方超 《当代党员》2009,(3):57-57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主城某街道的社区干部。看了贵刊的“心灵沟通”栏目,触发了我内心的一丝隐痛。最近,我对网络产生了一种莫明的恐惧感,也想和你们沟通沟通?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与一帮年轻的朋友在一起讨论欠发达地区什么最重要时,多数人提出,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是人内在的那口气。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近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拥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位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帮助而已,哪来的活让你做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如果没有活做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实…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廉政瞭望》2012,(11):3-3
你们要控烟?我告诉你们,你们这是在卖国,你们是公务员,工资的1/10都是我们赚的钱! ——国家烟草专卖局一名官员日前大骂卫生部官员害。 今日中国,奢华之风已经成一大公害。——著名外交官吴建民撰文称 琴魔练琴,请勿施舍。 ——南京一名七旬老人在地铁内拉小提琴达两年,但他拒绝别人的施舍对不起,大姐,我只是想要钱。 ——山东枣庄一男子入室抢劫遇屋主心脏病发,他帮着喂药并拨打120后,拿走7000余无财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