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越南民族(主要是指京族,也称越族)的龙文化有着这样一种传统看法,认为:越南属于汉文化圈国家,其祖先雒越人历史上曾是中国南方的百越之一,而中国是龙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所谓越南龙文化,其实是源自古代中国北方中原民族(主要是指汉族)的龙文化,是中原民族龙文化的派生.当然,上述的这种看法,一般说来也并非毫无道理.不过,如果从民族文化本源与民族起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从越南民族祖先雒越人龙文化的本源及其后裔越南民族龙文化的演变与中国古代中原民族关系的发展,既存在文化本源差异又存在文化演变的交融的内在因素看,对于“派生”说个中的某些问题,似仍有值得深入思考和论证的必要.一首先,我们之所以认为,“越南龙文化是古代中国北方汉族龙文化派生”这一传统看法,一般说来也并非毫无道理,那是因为,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炎黄族团就都视龙为神明,都以龙为部落图腾,后来炎黄的后裔以炎黄子孙自称,都自认为龙的传人.由于龙在中国民族起源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并后来由此而产生和形成的中国龙文化,可以说,自古以来,不仅传遍神州大地,还远传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南北美洲等地。特别对于曾是中国古代交趾地域的越南,中原龙文化传入时间之早,影  相似文献   

2.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有共同的民族起源 ,历史上由于分化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所以在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又有差别。中国壮族和越南岱、侬族在宗教信仰上有共同的特征 ,也有各个民族自己的特性 ,这一点在民间诸神信仰上也有所体现。壮族和岱、侬族均源于古代的越人 ,大部分壮族和岱、侬族居住的地方古属越地 ,山林密布 ,野兽出没 ,气候忽冷忽热 ,变化无常 ,瘴疫时生。这三个民族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 ,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 ,为了求得生产和生活的延续 ,于是出现了对…  相似文献   

3.
越南民族成分复杂,究竟有多少民族,过去(六十至七十年代)说法不一,有人说有60多个民族,也有人说有70多个,还有人说有90多个。1980年越南部长会议作出决定,确认越南共有54个民族。其中越族(即京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80%以上。面对如此复杂的民族成份,越南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注意民族关系问题的处理。下面摘译的这些资料,就是介绍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一些情况,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鸟图腾崇拜在越南图腾崇拜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其起源对于我们了解原始越南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发展程度及其与我国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旧石器时代,越南本土土著居民及东亚大陆先民在各自生活的地域中从事原始采集渔猎时都形成了鸟类自然崇拜观念。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东亚大陆的先民在往南迁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鸟类的崇拜。这些移民在到达今天的越南红河流域以后,与当地土著在共同的原始劳作生产中最终形成了越南的鸟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5.
王士录 《东南亚》2004,(1):54-58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与越南山水相连,共同边界长达1 353公里,双方间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相通,是我国通往越南的两个重要桥头堡之一。滇越之间有多个民族跨界而居,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云南刚刚获得解放,百废待兴之际,云南人民就伸出了友谊之手,对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法战争给予了无私的支援。2 0世纪50年代初期,云南作为我国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前线,为越南人民赢得边界战役特别是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最终促成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这段历史,对云南…  相似文献   

6.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4,(12):36-40
越南岱依、侬等民族与我国的壮族同源 ,泰族与我国的傣族同源 ,实际上都是跨境民族。他们的语言按我国学者的划法属于壮侗语系 ,具体来讲属于壮傣语支(越南称为岱依—泰语)①。20个世纪80年代末越南开始革新开放以来。岱依、侬、泰等民族的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这些民族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同源或有历史上的亲近关系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状况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 ,研究他们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同时 ,这些民族基本上都在越南北方 ,靠近中越边界 ,他们现今仍与中国广西、云南边疆的少…  相似文献   

7.
越南苗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约有三十四万人。在越南全国五千三百万人口中约占百分之零点六四。按各民族人口多少的顺序排列,苗族居第八位,是越南的主要民族之一。近年来,黎笋集团对外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控制别国;对内实行大越族主义,肆意欺  相似文献   

8.
王继东 《东南亚》2006,(4):49-54
李朝(公元1010—1225年)和陈朝(公元1225—1400年)是越南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共维持了近4个世纪。李朝仿效中国唐宋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封建体制,陈朝在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越南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逐步发展、巩固并走向繁荣。在政治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越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进入越南民族意识勃兴时期。越南李陈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勃兴对越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一、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越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越南封建王朝建立后,特别是在李朝,佛教被尊崇为…  相似文献   

9.
王国爱 《东南亚》2009,(2):84-88
红河是越南的第二大河,流经越南北部地区,在越南境内流长500公里。红河为两岸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越南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越南人民在长期与红河相伴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民族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存在与繁荣对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今年九月二日,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三十七周年。越南革命的胜利得来不易。以胡志明为代表的越南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越南民族的解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一斗争的过程中,曾经有不少越南革命者来到中国,为越南革命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广西中越边境的龙州、靖西、那坡等县,就是三、四十年代越南革命者经常进出的地方。越南同志的革命活动,得到了广西  相似文献   

11.
越南竹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越南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越南竹文化的独特色彩。竹子的特性是形成这一独特文化的前提条件,越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是形成竹文化的基本条件,越南人民的智慧是形成这独特竹文化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从竹在越南民族神话传说、建筑、文学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运用和象征意义解读越南竹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实行革新以来,越南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本国的实践,并结合时代特征和越南国情,形成了关于当前越南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越南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越南社会主义法权国家、越南共产党关于自身的建设、关于越南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关于国防与安全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系列观点,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对越南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扩展。本文对我国学者和越南学者对越南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的现有主要成果分别进行了考察和述评,为关注本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平 《东南亚》2010,(1):69-75
孟高棉语民族是操南亚语系语言的诸多民族中的一个大族群,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区,除了中南半岛以外,印度与中国也有一些属于这个群体的民族或他们的支系。关于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和形成等问题,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根据所掌握的国内外资料,通过对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与东南亚现代孟高棉语民族的形成等问题的系统梳理,不难发现孟高棉语民族分布地域广泛,且已形成有众多分支的民族集合体。  相似文献   

14.
正水作为越南自然环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因素,与越南人民的生活联系极其紧密,所以水文化在越南民族文化中占有着更加特殊的地位。而水在越南文化中的特殊意义是通过越南人民如何对它采取行动,以及它如何被  相似文献   

15.
越南文化具有鲜明的本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又深受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外来文化从陆路、海上和媒体信息等各种渠道进入越南。越南仍能保持其文化的民族特色并使其不断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国南方邻近越南地区及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历史上与越南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在越南人民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为越南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一生发表了很多言论、论著和指示,这些论著后来被越南人民运用于实践中,并称之为“胡志明思想”。胡志明思想涉及越南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外交思想、军事思想、民运思想、民族思想、女性解放思想……其中女性解放思想是胡志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过去和现在都对越南的女性解放运动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一、胡志明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观点1.女性的“半边天”作用胡志明主席一贯重视女性解放运动,他最早发现并肯定越南女性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决…  相似文献   

17.
试述外来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外来文化 ,尤其是中国、印度、法国等国家的文化对越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越南仍然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越南的华族     
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华族有2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的广宁、河北、谅山等省的农村里,其中55%以上集中在广宁省。华族大部分务农,少数在矿区(主要是鸿基煤矿)当工人或在城镇从事其他行业。他们自称“汉族”,不喜欢“华族”这个名称。他们单独聚居,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由于他们迁入越南的时间和地  相似文献   

19.
前言本文拟就越南民族的京族(现称为越族)的族源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为了避免现称的越南越族与古代百越族上用词的混淆,下文中凡是越南的越族均用“京族”或“越南族”一词,予以区别。一、关于越南京族族源的几种说法关于京族即越南族的源流问题,各国学者多有研究,惟论说不一,归纳起来,其看  相似文献   

20.
关于“越南学”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越南学研讨会是在河内组织的首次研讨会,但是自很久以来有许多国内外的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刻苦地钻研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帮助我们增加对祖国和越南人的认识。基本的一条是越南学的对象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内容丰富,还有不少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阐释。越南是一个形成很早的民族国家,与西方的各民族国家不同。越南具有发展悠久的文化。出土著名铜鼓的东山文化遗址自公元前第一千年纪中期已经存在。说到文郎——瓯骆国与其设有城廊和出土了铜诉读的政治、军事中心古都古螺,也存在于公元前第三世纪。可以说:早期当地居民很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