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方芳 《党建文汇》2006,(10):52-52
一位木匠师傅带了徒弟几个月后.徒弟出山了。第一个月.一个中年人抱怨椅子做得大了,徒弟无言以对,师傅忙解释道:“椅子大了,您不仅坐着舒服,放在客厅.也显得大方。”中年人听了高兴而去。  相似文献   

2.
我见我心     
曾经有一个徒弟在寺院里面修行,他向他的师傅:“师傅啊,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想法会有很大的区别吗?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傅就跟德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你心里边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就闭上眼睛,在心里建城堡,里边有多少根柱子,有什么样的房间,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睁开眼睛对师傅说,我建好了。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这小徒弟内心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终于,他忍不住来找师傅。他对老禅师说:“师傅,我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相似文献   

4.
郭庆晨 《奋斗》2006,(2):60-61
眼下.高级技工短缺是人们都知道的事情。正在人们苦于无计可施之时,从哈尔滨传来了好消息:去年以来。市总工会等单位联舍开展的“名师带高徒”活动,不但使工业生产中多个领域的绝活后继有人。还为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技工。这个以“名师带高徒”为主要内容的培养高级技工的途径所以有效,并被称之为“快车道”。可以概括为两条:其一,激励机制。如徒弟通过考核出徒,不仅徒弟可晋升一级职业资格,师傅也给予物质奖励;徒弟参加技术比武获得名次,师傅可享受相同的奖励待遇。这样一来,不但调动了徒弟们“学”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师傅们“教”的热情。其二,评等晋级。以开展评定管理师、专业师、操作师为突破口。将高技能操作人才培养纳入岗位带头人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师傅爱徒弟,徒弟敬师傅,在上个世纪,“传帮带”是很多行业培养年轻人的主要方式。可在培训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当今,这种优良传统早被很多企业所遗忘。但在“老先进”南开道路管理所,“传帮带”仍然是~41"1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朋友讲了这样一个笑话:过去有位名医医技精湛,一生收了很多徒弟,可他一直不向徒弟传授秘方之类的医术。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只给徒弟们留下一句话:“记住……砒霜有毒千万莫吃。”徒弟们都认为师傅临终说了句胡话。但细细品味,这话里面却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做人准则,那就是:“有毒的莫吃。”  相似文献   

7.
痛苦和盐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徒弟抱怨这抱怨那很厌烦,就让徒弟取一些盐来。徒弟把盐取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问他味道如何。  相似文献   

8.
顾兴典  窦义 《党课》2006,(2):53-55
提起“铁人”王进喜,人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因为他是力量的化身。是一个时代的骄傲。而今天走上我们这个讲台的河南南阳油田老党员顾兴典,就曾跟随着“铁人”做了几年徒弟。正是师傅的言传身教,鼓舞着他奉献、奉献、再奉献,直至今日。请听他怎么说——  相似文献   

9.
一位得道高僧带小徒弟外出化斋,在小河边看到一待渡女子面有难色,又无渡船,高僧就背那女子涉水过河,然后各奔东西。已经走很远了,小徒弟忍不住发问:“师傅,不是说出家人要远离女色吗,您怎么背女子过河?”高僧答曰:“我早已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呢?”(《舌华录》)高僧其所以“高”,就是其能坦然背起,又能毅然放下;徒弟之所以“低”,就是其虽然看起来没有背起,但在心底却一直背着没有放下。可见,这世间许多东西,“背起”不易,“放下”更难;表面“放下”不易,56心里“放下”则难上加难。因为,大凡值得“背起”的东西,都是为人们所羡慕、所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团河社区,不到100米的距离,有着两家修车点儿。按常理,他们该是竞争者,实际上他们却是师徒。徒弟一遇上难活儿,准会跑过来求教;师傅不管多忙,一准儿放下手里的活儿,乐呵呵地帮忙。他们就是社区的修车师傅王黎风和他一手带起来的徒弟张晋凯。  相似文献   

11.
心中只有锁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老锁匠准备从两个徒弟中挑选一个,把最绝密的开锁技巧传授给他。他让两个徒弟同时各开一个保险柜,结果大徒弟用了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认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又问了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满脸愧色地说:"  相似文献   

12.
我是李晏家的徒弟,我最敬佩李师傅的求知精神。他坚持不懈地学习,不仅自己取得了七个证书,掌握了过硬的本领,而且他的行动也激发了我们这些小青年的上进心。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10,(11)
<正>一位退休技师告诫徒弟:不管何时何地,少说话、多做事,凡是靠劳动吃饭的人都需要有一手过硬的本领。徒弟连连称是。10年后,徒弟也成了技师,但他找师傅诉苦:"我一直都是按您说的去做,勤学苦练,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13,(23):54
为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的岗位技能人才,有效地推动员工队伍安全意识不断提升,阳煤集团开元公司开展了千名师徒"手拉手"共进工程,组织公司60%以上的员工签订师徒合同,一位师傅带一名徒弟,全面开展传、帮、带工作。公司要求师傅不仅要教安全生产技能,还要在思想作风、做人做事、学习生活、劳动纪律等方面给予悉心的指导,徒弟则要尊师重道,认真学习,主动请教,熟练技  相似文献   

15.
称谓的尴尬     
我的朋友到一个单位联系工作,因为叫了接待人一声“师傅”,使对方怫然不悦。“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叫师傅的吗?哪怕叫一声老师呢?”那位“师傅”愤愤地说。对此我感想颇多。 30年前,师傅们进驻学校之后,当被学生们称为老师时,师傅们就会更正学生:不要叫我老师,要叫师傅。不愿被称为老师不是因为自知没有学问,而是由于当时老师的地位不如师傅。今天,人们则更愿意被称为老师而不是师傅,是因为老师比师傅的社会地位高了。 到朋友、同事家串门,该怎样称呼他(她)的爱人,一直使我很挠头。见面的时候可以用“你好”搪塞过去,但告…  相似文献   

16.
两名复转军人党员刚刚成为北方车辆集团公司长春客车厂第一车体厂二车间的新工人,同车间的两名党员就与他俩结为“学技术、练硬功”的对子,两名党员师傅悉心传授技术,两个青年党员徒弟虚心学习,仅用半年时间,他俩不仪能独立上岗工作了,还在生产中进行小改小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党员,我庄严承诺……""七一"前夕,在四川伊莱维克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宣完誓成为预备党员的江东海满怀激动,"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但和师傅结对后,我真切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在他的感召下,去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江东海所说的与师傅结对,源于东兴区去年在"两新"组织中开展的"红师傅带蓝徒弟"活动,即党员(红师傅)与新员工、技术骨干(蓝徒弟)等结对帮扶,力争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带到党员队伍中来。瓶颈一个个企业登记注册,一家家公司落户投资……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两新"  相似文献   

18.
严格,二字很普通,人们到处都在使用它,比如,在家里,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要严格;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严格;在工厂里,师傅对徒弟的教导,也要严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严而失当者却不少,结果严是严了,严不得法,严得出格。特别是班主任在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要求班主任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班级管理中就不能不讲求“严格”二字。  相似文献   

19.
我是李晏家的徒弟,我最敬佩李师傅的求知精神。他坚持不懈地学习,不仅自己取得了七个证书,掌握了过硬的本领,而且他的行动也激发了我们这些小青年的上进心。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几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三四块钱的价值。要足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泡一泡,分成四五堆,包成粽子,就是十几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一瓶洒,有可能是几十元上百元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