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当前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检察机关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更高更新的角度去审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充分认识基层检察机关完善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的必要性.妥善化解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关键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方法,通过完善执法办案矛盾化解机制、外部配合机制、涉检信...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是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运用群众工作原理统筹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人民检察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党的根本路线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检察环节社会矛盾纠纷特征的分析,探讨检察机关基本职能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关系,从而探索运用群众工作原理统筹新时期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为检察机关有效化解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形式进入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是全局问题的综合反映,社会矛盾的化解是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因此,检察机关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体之一,是矛盾化解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应当在分析和研究涉检社会矛盾特点的基础上,把握矛盾化解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变迁,社会利益格局大规模调整,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以司法诉求的形式涌入司法领域。因此,检察机关如何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确立化解社会矛盾的执法思想就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检察机关如何在社会矛盾化解中发挥作用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邱石扬 《法制与社会》2010,(27):183-18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为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要求政法机关在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建立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在检察实践中,我们应适当运用刑事和解制度来最大程度的化解社会矛盾,把矛盾消灭在检察环节。  相似文献   

6.
当前司法实践中,涉土地经营权纠纷问题频发。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2023年间的司法判例显示,土地经营权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界不清、土地权属紊乱等历史因素,土地收益增加以及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的现实因素等。从检察能动履职促进土地经营权纠纷长效化解角度出发,检察机关应积极融入社会治理,通过推动完善土地流转配套保障机制进行源头预防、强化调解和仲裁等非诉机制化解纠纷、加强民事检察精准监督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等,助力构建土地经营权纠纷诉源治理路径,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7.
"检调对接"是指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以实现当事人合法诉求、修复受损社会关系为宗旨,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着力化解检察环节乃至检察触角延伸环节的各类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1]"检"是检察机关,"调"是指大调解机制下的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组织或机构。"对接"是两者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检调对接是我国实践中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控申信访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涉检信访联动机制,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依法办案与调解优先相结合,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执法办案之中,并借助社会大调解这个平台,把社会调解力量引入到检察环节,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有效化解涉检矛盾纠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化解社会矛盾的系统中,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更是责任重大.笔者依据相关工作实践,拟从检察机关应如何认识矛盾纠纷、如何创新完善相关机制、如何提高化解调处能力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黄俊 《法制与社会》2011,(31):219-220
每一起涉检信访,就意味着一起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努力避免和减少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检察机关要化解社会矛盾,就是要立足检察职能,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积极化解涉检信访矛盾,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检察机关应当建立预防、纠错、监督三位一体的涉检信访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伊向荣  陈喆 《海峡法学》2013,(1):113-120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为检察机关参与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契机。在社会管理创新境下,建立检察环节信访处置机制,必须确立以解决利益冲突为原则的思路,构建利益诉求的受理和反馈、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利益分配和确定三个机制,健全和完善检察司法与调解的衔接、公开听证、司法救助、信访终结等制度,推动信访型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开发区正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对开发区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在客观考察当前开发区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检察救济机制的局限性的基础上,论证了完善开发区检察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并对完善开发区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推进和谐开发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检察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做好新时代检察信访工作,对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基层检察信访工作的现状是信访数量处于高位、工作程序趋于规范、矛盾化解更加多元,但同时也面临着信访接待效果差、办理效率低、矛盾息诉难、工作要求高等挑战。基层检察机关通过数字赋能、创新机制、亲民解访,构建法治化标准化的信访工作体系,既是推进信访矛盾源头化解的有力举措,也是检察机关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检察机关在社会矛盾化解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能、检察权的运行原则和追求目标,是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然而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出现新的变化,检察机关必须在依法、充分履行现有职能的基础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最高检提出的做强民事检察、不断强化精准监督的理念要求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办案,而是要更多地承担释法说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司法职能。民事检察和解,正是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柔性手段努力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生动体现。现阶段,民事检察和解制度面临法律规则不完善、效力与救济不足等困境。在明确民事检察和解适用范围、法律效力及具体程序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这一制度,确保民事检察和解效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  相似文献   

16.
伍正 《中国检察官》2012,(15):61-64
广义上的检调对接,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和谐司法的理念和调解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有效化解检察环节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本文研究的方向限定为公诉环节的检调对接机制,是狭义上的审查起诉阶段的检调对接机制,即指对于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审查起诉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先由检调对接调处中心在审查起诉一定期间内促成刑事和解,再由公诉部门根据案件情况酌情处理的制度。一、实施检调对接机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沙勇  赵洪博 《法制与社会》2010,(33):201-201
检察机关正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本文从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矛盾、社会矛盾化解与检察机关的关系和检察机关如何立足检察职能几个方面谈谈检察机关如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相似文献   

18.
徐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2,(31):205+207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公诉工作在依法指控犯罪、强化诉讼监督的基础上,需要赋予更多化解社会矛盾的内涵。在公诉环节建立风险预警制度,是建立整个检察机关涉检信访评估预警机制的关键,更是有效掌握并及时化解公诉案件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事检察和解虽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上没有明确规定,但符合立法本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检察机关如何做好民事检察和解工作,惠济区检察院紧密结合民事申诉案件的受理、立案、公开听证、审查终结、制作和解书等不同的办案环节,探索建立了会见申诉人、风险告知、公开和解、拟定和解标准、确认和解效力等五项制度,从而规范民事检察和解程序,促使双方当事人和解,达到化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矛盾化解是2010年全国检察系统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围绕这一重点,深入推进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不断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方法,塑造“微笑检察”司法理念、加强检察环节释法说理的力度、积极探索检察环节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