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代表与选民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辉 《现代法学》2001,23(2):87-92
代议制民主是由选民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的间接民主。因此,代表与选民的关系就成为代议制民主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代表与选民关系的各种学说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委托说更符合代议制民主机理的观点,并认为委托说同样适用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途径。其中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的基本环节。我们国家是拥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是国家基层政权机构体制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实行政社分开后的乡镇国家政权机构,由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组成。这对于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结构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强化了乡镇基层政权在依法有效地行使、决定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等有关事项,保证宪法、  相似文献   

3.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4,(15):49-5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性质的要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制度创新。5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5.
代议制在当今民主国家中,西方国家叫议会制度,我国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文通过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09,(7):55-56
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观点,揭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深刻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本质特征及其优越性,科学表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也有力地回击了否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议会民主、各政党轮流执政等错误的政治思潮和观点。这对于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乃至全体人民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代议制度既是普适的又是民族的,代议制的普遍性是形而上的,是就价值观层面而言;代议制度的民族性或者说特殊性表现在制度层面是具体而特殊的。本文指出各国的代议制度能否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借鉴吸收,取决于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野下的契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本质基础的契约经济,契约和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形成的必要条件。计划经济制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造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缺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培育契约精神,构建契约制度将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关于公民参与的宪政分析——以立法听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立法听证为基本表现形式的公民参与是代议制民主的必然选择。公民参与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是实现公民自由、社会正义和利益平衡的有效机制。应该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公民参与应该纳入宪政的视野之内,不是对代议制民主的否定,而应该成为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和修正。公民参与的限度问题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与西方代议制相比,人大制度有其独特个性和优势,在我国有适合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不健全,有待发展和改善。其中,人大代表兼职化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在充分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代议制议员专职制优势,进行人大代表专职化制度的有益探索,不断丰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践行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11.
市场条件下发生纠纷导致学校“缠讼”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审视高校纠纷,主要是合同纠纷和行政纠纷。针对高校纠纷的法律特点和原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参照国际政策审议惯例,完善高校管理制度,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高校重大事件的审议机制,提高决策水平,防止纠纷的发生,实现依法治理高校的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将科学发展的观念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相应地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经济那种优越的信息机制和强大的动力机制,使得经济系统效率低下,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发起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其实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政府能否实现从过去的无限、低效政府向有限、高效政府转变是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好的市场经济”能不能最终确立的关键。为此,政府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增强自身改革的动力;尤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推进“新的法律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市场经济法律: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决定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特殊性。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不足:如观念尚待更新;企业受到过多的行政管制;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待完备,须及早颁行反垄断法、国有资产法、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计划法等;法律可操作性不够。今后,更重要的将是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法程序、惩治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延新  李丹 《行政与法》2004,(6):111-113
中国的公证制度应当在提高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安全性、预防和减少社会纠纷和诉讼活动、节约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本文拟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证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角度,寻求进一步发挥公证的功能和作用的有效途径,从而完善我国的公证制度,实现法律公平和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的职能存在范围过于宽泛、行使过程趋利化、实现具有任意性等问题 ,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贸组织所提出的要求 ;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公民、市场以及社会的关系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对于促进这一转变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精神需求 ,是人类精神需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 ,人的精神需求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物质需求。从发展的角度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物的依赖”时代向人的全面发展时代转变的过渡环节 ,是以物为目的向以人为目的转变的过渡环节。市场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也强化了与发展物质财富直接相关的精神需求 ,为人的精神需求的全面发展准备了条件。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发展和满足 ,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精神需求在人的需求结构中的地位会相应提高 ,人的精神需求会向更广泛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谢冠斌  金毅  焦姗 《科技与法律》2014,(6):1118-1133
自2008年《反垄断法》生效以来,"奇虎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是最高人民法院依据《反垄断法》审理的第一起案件,该案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都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探讨。以二审判决书为主要分析对象,并结合《反垄断法》的规定和反垄断案件分析的一般思路,研究了最高人民法院对《反垄断法》具体条文的理解和适用的基本立场,为解决将来反垄断执法和私人诉讼中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提供了参考。最高院在判决中对免费市场运用假定垄断者测试、确定相关地域市场等问题上有精彩论证,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在市场份额对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作用、相关市场的界定是否属于反垄断案件的基本事实等重要问题上,法院存在模棱两可甚至自相矛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的含义、历史以及最近被广泛利用的背景、国际协调的分类(对象、程度与方法)、除国际协调以外可供选择的方法、为实现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而进行的多边谈判中出现的主要论点等有关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来看,在对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维持传统的规制(边境措施的缓和、承认国内措施的多样性等)已变得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对于规制主体的国家来讲,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将是一个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合理性 ,分析了允许和适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原因 ,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候,对知识经济本质特征的认识,人们虽然已从知识、技术、信息、脑力劳动等角度作过概括,但更为确切的概括应为复合智力,即由人的智力、计算机的智能和生产产品的智能构成的组合智力。复合智力具有空间转移性、时间持续性、增效性和偶然失效性,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认为这一特征,对于我们构建科学的知识经济理论体系、准确而具体地理解知识经济的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