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4,(1):44-47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我国政府对洪水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固堤防,疏浚河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的32字政策方针。我国水行政部门在全面总结治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的治水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玉书 《湖湘论坛》2001,14(3):67-68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主要分洪通道和蓄洪湖泊。它吞吐长江,接纳湘、资、沅、澧四水。滋润着万顷良田,维系着湖区一千多万人口的生存安危。但近百多年来,尤其是本世纪后半叶,洞庭湖由于常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湖区河床升高,湖底变浅,库容萎缩,水灾日趋频繁。连年的抗洪救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加速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刻不容缓。为此,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使洞庭湖区日趋严重的灾情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一、治水、治土、兴林相结合,强化蓄水保土…  相似文献   

3.
加强武汉市水资源与湖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武汉市水资源与湖泊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武汉市水资源与湖泊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市水资源与湖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存因,提出了加强武汉市水资源与湖泊保护的对策与思考,力图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及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林荡  姚卫红 《中国减灾》2001,11(2):11-13
1999年以来 ,岳阳市全市共将湖区堤垸内 3 5处调蓄湖泊周边的农田退田还湖 ,增加调蓄水量 760 0万立方米。同时 ,还加大了低洼稻田的调整力度 ,全市近 1 .5万公顷易渍易涝的低洼田改为水产养殖和水生蔬菜种植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1 实施内湖退田还蓄工程的背景1 .1 湖区气候和地理位置特殊 ,洪涝灾害频繁岳阳市处在长江和洞庭湖的交汇口 ,辖 6县 (市 ) 4区 1个农场 ,国土总面积 1 .5万平方公里 ,总耕地面积 3 0万公顷 ,总人口 52 0万 ,湖区有大小堤垸 63个 ,其中 667公顷以上堤垸3 6个。由于湖区地势低洼 ,垸内地面高程一般…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中下旬,湖南发生历史上最大的秋汛,一度成为全国防汛抗洪抢险形势最为严峻的省份.湖南此次之所以能战胜特大洪水,与该省1998年特大洪水后开始实施的"平垸行洪、移民建镇"政策有很大关系,此次秋汛中,湖南方面主动启用行洪垸168个,扩大洞庭湖蓄水面积24万亩,增加调蓄水量5.29亿立方米,降低了长江干堤和洞庭湖的水位,从而有效防止了水患发生.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21,(6)
正洞庭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作为"鱼米之乡"的八百里洞庭,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生态和生产条件,使洞庭湖担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东洞庭湖湿地和城陵矶水文站考察,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一湖碧水连接着湘鄂两地。共同守护一湖碧水,湘鄂一家携手作为。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退田还湖:治理洞庭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洞庭湖治理措施大多就防洪研究防洪,结果是堤越修越高,防汛任务越来越重。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水的需求量日益突出。长江每年汛期洪水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所以我们在新世纪要跳出单纯修堤挡水的观念,从生态的高度来看,多蓄水保水,综合利用洞庭湖的水资源,是根治洪水灾害的良策。洞庭湖是长江的蓄水湖,又是长江的生态湖,它既是国家的粮林渔基地,又是国家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但当前洞庭湖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1)建国以来洞庭湖和长江河滩泥沙淤积,加上湖泊堵塞和围垦,使洞庭湖出口城陵矶水位抬高1.85米,洪水威胁和修堤防汛任务…  相似文献   

8.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我国政府对洪水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固堤防,疏浚河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的32字政策方针。我国水行政部门在全面总结治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的治水思路。五年间,水旱减灾工作抓住机遇,实现了较大转变和快速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军队团结奋战,奋力抗灾,夺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五年来,中央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加,达到1786亿元,是1949~1997年水利基建投…  相似文献   

9.
正守护洞庭碧水,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要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守护好一江碧水作为立法根本遵循,推进法律制度供给侧改革,以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契机,顺应湖泊立法保护趋势的要求,把握洞庭湖保护系统立法与重点立法的辩证关系,既要聚焦洞庭湖保护立管用、可行的良法,又要跳出洞庭湖织密  相似文献   

10.
“云贵高原的明珠”——滇池,从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的景象变成让人“闻风而退”的污染之湖。成为云南人民心中的痛。自《滇池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滇池保护与治理工作还面临较多的问题和困难。除了滇池以外,云南的其他高原湖泊如洱海、异龙湖、杞麓湖、星云湖也有遭到类似污染的情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滇池治理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围绕六个重点开展工作:一是加快推进环湖公路建设;二是实施环湖截污工程;三是大力推进环湖生态修复和建设,高度重视滇池流域内水源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整治;四是加快入湖河道整治;五是开展湖泊底泥疏浚,逐步减少滇池水体中的内源污染;六是实施外流域引水,缩短滇池水循环周期一这些措施显然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1.
苏秦 《当代广西》2007,(16):20-20
墨西哥综合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美国环保重预防,“千湖之国”芬兰强力治理湖泊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赣府厅字〔2024〕12号2024年3月1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江西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圩堤运用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圩堤运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圩堤的运用管理,充分发挥圩堤的防洪功能和工程效益,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酸雨污染欧美大地七十年代末期,美国维珍尼亚北部威林格城下了三天毛毛雨。这毛毛雨是酸雨,比柠檬叶还酸,酸性比普通雨高千倍。雨后,全城树叶飘零,鲜花凋谢,田野毫无生气。在加拿大,有四千个湖泊因为酸雨而变成没有生命存在的“死湖”,还有一万二千个湖泊也将变成“死湖”。  相似文献   

14.
云政发〔2006〕143号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丽江市人民政府,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十五”期间,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级有关部门和九大高原湖泊所在地的5州(市)人民政府,按照省人民政府和有关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的第二轮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与建设,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污染负荷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基本控制住入湖…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的精髓,洞庭湖平原是湖南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两湖”平原也是湘鄂两省最大的城市连片区,促进“两湖”平原城市集群发展,对培育“两湖”平原“经济心脏”,提升我国中部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实施“中部崛起”重大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荆州具有建设成为“两湖”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刘励敏 《求索》2013,(12):43-45
大湖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新型工业化持续健康推进的大局。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腹地。由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的影响,洞庭湖出现了枯水危机,其调蓄作用减弱。再加之传统粗放生产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湖体面源污染。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危机.其必由之路就是实施绿色工业化战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高效发展相融合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唱出了洪湖的秀丽风光。洪湖,是长江、汉江流域之间的洼地区域,形成于2500多年前,是湖北最大的湖泊,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泊,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区域之一。20世纪初,洪湖湖泊湿地面积曾  相似文献   

18.
湖北历来以“湖多、水多”而引为骄傲。众多的湖泊和河流,为湖北省成为鱼米之乡奠定了自然条件基础。如果用现代人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湖北,就会发现,湖北不仅仅是一个“湖泊”大省,更是一个湿地大省。  相似文献   

19.
乐辉 《政策》2000,(10)
面对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面对四年三大汛及各种自然灾害,人民大垸农场围绕农业增产、农工增收的目标,推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从市场需求出发,由“增量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型,由“原料农业”向“加工农业”转型,以对外开放带动二次开发,促进了农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跨世纪的忧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跨世纪的忧患张大任洞庭湖是华夏大地上的明珠,是一块宝地。它是承纳湘、资、沉、澧四水和吞吐长江水的过水型大湖泊,具有湖泊效应和多种生态功能。它是调蓄长江与"四水"洪水的安全阀,对改善小气候也有裨益,在湖南及长江水系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