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地方立法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当前地方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军  彭娟 《学习与实践》2009,(4):136-139
本文以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分析武汉市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论述了将“两型社会”的精神融入现有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武汉现有的“白云黄鹤知音江城”和“水上动感之都、辛亥首义之城”的旅游形象与“两型社会”的精髓与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文章构建了“两型社会”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体系,并就建设武汉市“两型社会”旅游形象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炳煌 《中国发展》2010,10(1):87-89
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武汉市率先实施了“清水入湖”截污工程计划,2008年又编制了巡司河生态景观走廊控制规划,拟分三期总投资25亿元,2009年又启动了总投资158亿元、工期长达12年的大东湖生态水网修复工程。这些举措对于治理湖泊污染,改善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治理湖泊污染,必须从流域和水系的整体统筹考虑治理方案,同时要体现资源节约,重点是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目前,作为武汉第二大城中湖泊的南湖,已成为汤逊湖水系一个污染最严重的湖泊,其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虽然在水资源的总量、水质、水域面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但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上都存在问题。如地下水超量开采、水资源严重浪费、河流及湖泊的污染加剧等。为了顺利推进武汉生态城市建设,武汉市需要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通过新型节水技术的推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制定合理的水价走"节水型"城市的发展道路,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大污水的处理力度。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服务业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扩大就业、社会交流、文化发展传播等各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社会的互联网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武汉市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启动,对武汉市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课题以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力图通过全面的数据资料搜集和访问调查,结合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对武汉市互联网服务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武汉市互联网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姜铁兵 《学习与实践》2009,(12):139-144
“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两型水务”,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体系构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管体制机制,以“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能否在武汉城市圈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市湖泊的变迁过程及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立"两型"社会进行体制创新的思路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发展“两型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然选择。武汉市财政资金引导和支持“两型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将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当前探索和形成加快推进“两型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体制,实质上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两型产业发展提供财政资金引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城市,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推动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十一五”以来,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仍然是今后的重要工作,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广东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广东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广东长期高速的经济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给广东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广东应突破“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建立多层次“两型社会”的建设示范点、建立和实施“两型社会”的绩效考评制度和奖惩机制、建立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等具体措施,以实现广东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开发活动有着较强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上,直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了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消除武汉市水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损害实际上是一个将水资源利用主体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理论分析可知,在纠正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方面,"庇古税"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因存在实施成本过大和缺乏有效监督而很难施行,应从水资源共有产权的界定上纠正负外部性。根除武汉市水资源开发中负外部性的途径应包括:赋予民众以共有权形式的水资源权、逐渐界定水资源权利与注重运用经济手段保护水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新能源与环保产业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本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政策措施,概述了武汉市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发展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09,(9):F0002-F0002
2009年8月13日,湖北省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在省政协机关召开,会议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展开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宋育英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到会听取意见并通报了我省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相似文献   

14.
刘永明  周先荣 《政策》2008,(11):37-39
武汉是典型的富水城市,长江汉水市区交汇,拥有大小湖泊166个,市域1/4以上为水覆盖。丰富的淡水资源是武汉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保护利用好这一战略资源极为重要。长期以来,武汉市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2005年,武汉成为全国首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作为试点的重要内容,计划总投资87.69亿元,对区域水系进行综合整治.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城市湖泊湿地群、世界一流的城市生态旅游风景区,这是武汉市近年须用大手笔做好的一篇“水文章”。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3日,湖北省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在武昌召开,会议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展开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宋育英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完生到会听取意见并通报了我省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下一步工作打算。以下是专题协商会上8篇议政性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世纪行》2009,(9):23-26
本刊讯省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于8月13日在武昌召开.与会常委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展开协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与实践》2008,(7):39-43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武汉市面临重大的历史任务。武汉市要以发展两型产业和培育两型企业为主攻方向,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强大动力,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对内对外开放、和谐社会构建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四大保障和支撑,努力实现综合配套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成功推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武汉市统一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汇智、聚力、助推“三大行动”为载体,抢抓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在围绕中心中发挥了优势,在服务大局中展示了特色,在促进发展中显现了作用,为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武汉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珂 《长江论坛》2009,(1):91-95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武汉市“中部崛起”战略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浪潮紧密相连。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适当合理地提供包括土地、金融、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贯彻“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力争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经济高速发展且不违背两型社会宗旨的新时代试验区。  相似文献   

20.
国有、集体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崛起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并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1998年度武汉市社科基金资助课题“武汉市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构成及发展趋势”对这一重大社会经济变迁在武汉市的演变质态、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政策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限于篇幅,本刊将以“武汉市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态势与发展政策选择”为题分上、下两期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