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后清 《理论月刊》2004,(12):51-52
政府职能转变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难题,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是一场深刻的政府革命。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一个责任政府、信用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构造服务型政府,关键取决于权力如何分配和权力是否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在推动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同时 ,也推动了中国警察制度的创新。在警察制度创新中 ,重点应突破警察权力理念、警察权力与人权关系、警察权力配置、警察执法程序、警察权力制约等问题。警察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创建权力有限型、透明型、服务型、人权型警察。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5,(5):48-48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两字折射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走向一:由“全能”走向“有限”。政企分开,政府的权力归政府,市场的权力归市场,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由市场解决;即便是市场、中介解决不了,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政府也得启用事后监督而不是事前监督。  相似文献   

4.
袁刚  张茜 《理论月刊》2010,(2):82-84
在现代立宪政体的规约下,有限政府是唯一合法存在的政府形态。个人权利先于政府权力的自然权利学说、具有幽暗意识的人性本恶论、提倡“守夜人”政府角色的经济自由主义,构成权利本位、权力受限、职能适当的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小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治理论关注的核心是国家权力,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尤其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权力受到制约的政府就是有限政府,"小政府"之"小",当是法治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只有大幅度地梳理、削减行政审批,才能实现政府职能脱胎换骨式的转变,保证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由“行政控制型政府”向“指导服务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政府权力清单是改进政府治理方式的源头性问题和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法治政府建设和政府治理现代化,有利于真正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洛克《政府论》宪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在《政府论》中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 什么样的政府最利于保障人权,核心又是保护私有财产。 为此,洛克以自然状态为“历史”前提,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 基础,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的来源,精心设计了一种理想的 政府模式,即君主立宪制下,议会享有最高权力但又受到限 制的、国家权力分立的有限政府模式。在他看来,这种有限 政府模式最有利于保障人权。洛克强调,政府是保障人权 的工具,政府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政府分权是建立有限政府 的制度保证,人民对国家事务享有最终的决断权。此外,洛 克还积极倡导民主和法治。丰富而深刻的宪政思想奠定了 洛克在世界宪政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以经济的巨大发展为基础,还必须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跃进。建设有限政府是我国进行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转型的主要方向。塑造有限政府的起点是民意、民众的权利保障,其核心是以宪政制度来制约政府的权力运行,实现整个社会的合理、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政府权力的运作获得合法性,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应当借鉴公安110对其职能范围的反思,适时建设有限政府。政府在其内部的权力配置、职能设定和规模设置上必须实现有限化,把政府权力限定在公共领域,加强和完善关于行政职能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为提高政府效率和国家竞争力,解决组织效率低下、财政压力加大、公众情绪不满等问题,掀起了一场颇具声势的政府变革运动,其核心是:通过压缩规模改善政府的活动范围和运行机制,从而提高政府效率。概括讲,就是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一、为什么要建设有限政府有限政府(liminted goverment)就是权力受限制的政府,主要是运用法律手段对政府权力的大小、职能的宽广进行限制。与有限政府对应的是无限政府。无限政府不受约束和限制,就象专制政府,危害不言而喻。西方政治文化从源头上对政府抱有非常消极的态度,政府被看成是无奈的结果:没它不行,一些事情必须由政府来做;有它  相似文献   

12.
刘学生 《传承》2008,(8):118-119
政府管理创新需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则为政府管理创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管理创新与公共权力正确行使的统一,必须加强服务政府、有限政府和民主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府管理创新需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则为政府管理创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管理创新与公共权力正确行使的统一,必须加强服务政府、有限政府和民主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7,(2)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为正当性、合法性与可接受性的逻辑前提,是给付行政、民主行政与和谐行政之血液,是法治政府、法治现代化和法治中国应有之义。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滞后性的政府执政理念,膨胀化的行政权力,法律素养有所欠缺的网民等因素严重削弱了政府公信力。笔者在深入分析互联网+政府公信力正当性、现实困境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权力的"任性"主要是权力主导者在行动权的认知上缺乏责任意识和民意导向,在控制权的认知上缺乏对权力边界的勾勒和厘定,造成了政府权力的随意性使用。因而,一个不"任性"又有为的政府,应当是一个民意政府,一个责任政府,更是一个有限政府。只有深刻理解权力"任性"的发生机理,树立全新的施政理念,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营造有为政府的社会环境,才能对权力形成有效的约束,实现良善的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来,建立有限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的理想已经露出希望的曙光。但由于《行政许可法》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政府的审批权力,原来坐拥巨大权力的一些既得利益部门和官员,自然不会甘心,因此需警惕新一轮的行政权力扩张冲动  相似文献   

17.
刘虎 《传承》2011,(2Z):18-19
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看来,腐败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权力异化主要表现在权力变私有,权力变私利,权力变权术。谋求建立合理有效的有限政府,推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生成,坚持"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是抑制腐败,超越权力异化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许婷 《人大研究》2006,(10):23-25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进行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迈进的尝试与努力,而有限政府的理论渊源为我国的现实选择提供了方向,即以宪政制度来制约政府的权力、规模、职能及行为方式,实现政府与市场、公民和社会的合理、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政府权力的运作获得合法性。一、有限政府的理论渊源有限政府理论基于人性“幽暗意识”的假定,从早期以格老秀斯、霍布斯为代表的自然权利理论,发展到洛克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分权制衡理论,后经哈耶克为代表的自发秩序理论、布坎南为代表的政府失灵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构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1.…  相似文献   

19.
有限政府的建设离不开对政府自身职权和职责的科学定位,行政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和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等诸多学科对有限政府建设的路径问题都有所关涉。"第三域"是相对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而存在的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作为以"第三域"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尽管源起于西方,但它同样可以作为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现象的一种工具。有限政府的建设在本质上就是要科学解决政府角色定位问题,这要求政府必须处理好它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从"第三域"理论视角对有限政府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有利于在有限政府建设的传统分析框架之外寻求其他的理论资源和路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曹振伟 《传承》2009,(2):134-135
省级政府大部门权力三分不仅要求明确部门职责、遏制部门利益的需要,而且是省级地方政府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中地位的要求。大部门权力三分有部内权力三分模式、部际权力三分模式、大部门权力大三分模式。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大部门权力三分的模式并不能采取如上的任何一种模式,而是借鉴和吸收它们的优点,设计一个混合大部门权力三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