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于2005年——2008年开展了第一次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11家金融机构(包括国开行、建行和工行等)依托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框架发起了17单资产证券化项目,总发行规模592亿元(不包括次级规模).  相似文献   

2.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8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里的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办法》,意味着我国重新启动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然而,资产证券化因其特殊运作机制可能引发风险也存在其特殊性,为保障证券市场秩序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要求证券发行人真实、全面和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但是信息披露不实陈述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典型的违法行为之一,同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不实陈述的行为也会发生。  相似文献   

4.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8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王昆江  梁素娟 《传承》2010,(24):120-121
自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美国以来,资产证券化凭借其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的优势不断发展,如今也已成为一项被广泛应用和重视的创新型融资工具。结合相关法律制度,阐述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保障制度,提出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此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胡玲丽  张继恒 《前沿》2008,(3):33-3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好的债券,借以融通资金。“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流传于美国华尔街的一句名言。如今,这个被学术界呼吁了多年、金融界盼望了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终于在我国走向了前台。本文肯定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意义,并针对其在我国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它改变了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拓展财务公司融资渠道,改善资产流动性,增进财务公司信贷业务透明度,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集团发展。本文概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从企业集团的需要和财务公司自身的需要等几个层面探讨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出现的出表风险、声誉风险和利率风险等风险等问题,并提出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49号现公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及配套《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4年11月1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等相关主体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保障投  相似文献   

9.
陈文俊  ;曹时军 《求索》2008,(6):16-1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保险资产证券化日益成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投资环境,探讨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提出了建立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以期达到降低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已进入试点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急待完善。特殊目的机构的建立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文针对我国法律框架下特殊目的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彭文峰 《求索》2011,(12):32-33,4
文章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理论框架,构建资产证券化监管博弈分析模型,并依据模型对资产证券化监管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完善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运作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自律能力,来促进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27号现公布《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监会二○一一年十月八日一、符合《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证监会令第74号)规定的条件,拟申请参与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的基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市场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质研究入手 ,结合金融市场效率的判定标准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并指出 :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完善了金融市场结构 ,丰富了金融产品 ,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 ,起到了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增加了其潜在的系统风险 ,存在弱化金融市场效率并破坏系统稳定性的可能。因此 ,在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要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放在首位 ,才能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 ,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步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该领域所涉及到的银行、证券、信托、税收、破产等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中存在诸多法律冲突。通过专门的资产证券化立法搭建起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平台,能综合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未来债权转让、SPV设立及运作、证券化资产"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等四个方面所涉及的法律冲突与障碍。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资产成本,改善资本结构,有利于资产负债管理,是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国有资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综述地分析了很多省份发展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模式,结合沈阳市国有资产证券化现状提出了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信贷紧缩,也对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对韩国金融市场以及银行效益直接或间接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韩国次级贷款问题与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并不存在太大的联系,而且其性质也不同,尤其是韩国房地产PF贷款相关的次级贷款规模有限,存款性金融机构成为主要的投资者,并且其购买契约的情况较多。本文对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进行分析,探究了资产证券化在房地产项目融资中应用的优点,但是通过分析,发现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还存在着很多风险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建议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金融机构等房地产项目融资的三个相关部门建立坚固的风险管理机制,最后从中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现阶段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谦 《思想战线》2000,26(2):30-33
起源于美国70~80年代的资产证券化这一全球金融创新工具,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效仿,目前也引起我国各界的普遍关注.根据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操作原理,我国现阶段推行资产证券化存在着一定的客观障碍,但也有可行性.只要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一些片面认识,资产证券化完全可以成为我国银行资产业务运作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智 《小康》2005,(7):53-54
一个被金融界呼吁、盼望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近期终于走向了前台。资产证券化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连结,一方面实现银行信贷风险“减压”;另一方面,在为资本市场增添交易品种的同时,为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时值盛夏,孕育多时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终于“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19.
袁巍 《前沿》2012,(12):78-79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著作权资产证券化这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融资模式。本文结合当前国际上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并对我国实施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宜采用的交易结构进行了具体设计。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1977年美国投资银行家Lewis S. Ranieri首次使用资产证券化一词之后,诸多学者都先后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对该应用领域的风险评估也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在传统的风险评估权重确定方法中,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多专家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虽然简单易行,但都过分依赖人的主观判断,往往造成信息失真。基于此,本文提出三角模糊粗糙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