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十年改革,为我国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改革,我国就不会有这十年的大发展、大前进。改革结束了我国多年来封闭和停滞的局面,开辟了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到2008年,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亿万农民真正发挥首创精神、自己创造历史的三十年,也是日新月异变化的三十年!总结我国三十年农村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李军辉 《学习月刊》2013,(13):27-28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5周年,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这35年来我国的改革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当中探索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由于中国的改革没有先例可循,难免会出现改革进程缓慢、改革不彻底不全面等问题。只有深化对改革的认识,改革才能踏入新的征程,才能让"中国梦"更加容易绘就。  相似文献   

4.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我国现行的地方税制模式,但实践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和地方税制模式都是过渡性的,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文章从改革和完善我国地方税制的现实意义入手,针对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地方税制的若干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20年。今天,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握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真谛,总结我国20年改革的经验,探寻改革的规律,对深入推进我国的...  相似文献   

6.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探讨研究这一改革的经验教训,无疑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人们无不对之寄予厚望。然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机构改革不难看到,我国的机构改革始终没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对这一“怪圈现象”进行研究,对于走出怪圈,重塑政府理想的行政模式,实现机构改革的新突破,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精简—膨胀的“怪圈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机构改革是在1982年至1983年。1982年3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次机构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农村改革40周年。这不是巧合,因为改革开放就是从农村改革起步的。40年的风雨历程,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40年的农村改革,成就巨大。1978年至1984年:突破我国农村改革,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始。农村改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最根本的突破就是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是农村改革开启阶段  相似文献   

9.
1978年,安徽小岗村17个农民用大包干红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敞开农村改革的大门;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税费改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时隔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决定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从此,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由酝酿设计阶段转入全面实施阶段。 199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在宏观领域,先后出台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价格、流通体制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这些重大改革措施为企业竞争搭起了更大的“舞台”。此外,近两年先后颁布实施了公司法、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成为构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五大体系之一。按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四个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在80年代初起步的,和其它改革一样,它是从单项的改革逐步发展到以几个主要项目为重点的整体改革。20年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进展顺利,但步履艰难。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把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提了出来,从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并确定了这项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历程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历时态的视角,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进行的6次行政改革,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现实情况,认真总结了我国行政改革的五条经验教训,概述了我国行政改革的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朱雍 《探索》2000,(1):13-19
1999年是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实现3年脱困目标的第2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二十一个年头。从199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由于周边国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渐渐减弱,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了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就企业深化改革中,政府职能转换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思路作一探讨。一、政府现行职能与企业改革不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搞活企业的思路进行的。从其改革的整个进程看,1978年到1980年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初步改革,1981年到1982年试行了利润包干的改革,1983到1986年实行了利改税的改革,1987年后推行了以承包制为主的各种经营责任制的改革。这些改革对搞活微观经济确实取得了成效,企业  相似文献   

15.
陈政序 《学习论坛》2010,26(1):45-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二元住房制度并存时期(1978—1998年),二是住房制度由二元向一元转变时期(1998~2003年),三是市场化住房制度的完善时期(2003年至今)。以上每一阶段的住房制度改革都为我国的住房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要求,也提供了相应的动力,因而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能够折射出我国住房金融体制改革的脉络。通过现阶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我们也可以对我国住房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向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30年了.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发展和变化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我国银行业发展壮大的40年。40年间,我国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和股改上市,银行业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旨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为银行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面对机遇,我国商业银行深层次调结构、改机制、增动力,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一)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三个方面的重要突破:第一,我们的改革事业有了新的重要进展。我的改革走的是农村到城市的发展道路。改革的重心先是农村开展,主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这次伟大的改革浪潮是在农村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15年历程。邓小平1980年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重要讲话,正式拉开了干部制度改革的帷幕。这篇纲领性讲话,其精髓在于阐明了制度与人的关系问题,深刻地指明干部制度好坏对于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在邓小平关于干部制度改革一系列精辟思想指导下,15年来,我国干部制度经历了包括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新老干部交接、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培养青年干部队伍等一系  相似文献   

20.
邱志刚 《党史纵横》2011,(12):63-64
宋德福同志曾连任两届国家人事部部长。从1993年起,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最关键、最复杂、最艰难的特殊时期,我们共和国最年轻的部长,从此开始了呕心沥血的八年人事制度改革之路。宋德福同志对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开创性和资政育人贡献是巨大的。笔者怀着铭记与缅怀的心情,从四个方面浅谈宋部长八年人事制度改革成就和思想贡献。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