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霞  舒海 《行政与法》2005,(3):109-111
南京“职业目击证人”的出现引发了众多讨论。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这类以获利为目的的“证人”是具有证人资格的,他们收取报酬也不违背有关法律规定。这类证人的出现固然是由于我国证人法律规则的某些缺漏,但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如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经济人”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的觉醒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下岗压力。  相似文献   

2.
尹霞 《广东法学》2004,(5):16-19
南京“职业目击证人”的出现引发了众多讨论。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这类以获利为目的的“证人”是具有证人资格的,他们收取报酬也不违背有关法律的规定。这类证人的出现固然是由于我国现行证人制度存在某些缺漏,但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如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经济人“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的觉醒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下岗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辨认的结果是定案的重要依据,但目击证人的错误记忆产生的不当陈述又是案件错判的最常见原因,提高目击证人辨认的准确性对于惩罚犯罪和保障公民的权利至关重要。目击证人受外界环境、主观心理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错误记忆,严重影响辨认的准确性。因此,应当借鉴认知心理学对错误记忆的研究方法,抑制错误记忆对目击证人的影响因素,提高目击证人辨认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职业目击证人未被主流社会认可,但社会需求又得以使其有一定的生存环境,职业目击证人专门为当事人提供目击证据,并收取“好处费”,他们是否具有证人资格,其证言可否作为定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取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面孔记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由于证人在识记面孔时有多种影响因素,在提取和再认记忆时又会有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导致面孔心理重建的失真。因此,从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心理重建的因素,并用最佳的手段提取记忆,可以使面孔重建的可靠性最大化。认知相关电位在记忆检测领域的日臻完善,使目击证人的再认正确与否有了可靠的参照,从记忆反应的脑电图形分析,可以有效判断证人对列队辨认中的面孔是否存有记忆。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击证人的证言有时并不准确.为了防止目击证人错误辨认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英国<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守则D>在吸收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定期进行修改,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目击证人辨认结果的可靠性.2008年重新修订后的<守则D>从限制主持辨认的警官资格、减少辨认程序本身固有的暗示性、控制事后信息、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行使等角度作了科学、细致的规定,对于预防和减少目击证人的错误辨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检验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面孔记忆的正确性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在证人面孔记忆的语义提取过程中,严格遵守完形原则,尽量减少影响证人记忆和再认的因素,把握细节,可以提高目击证人心理面孔重建的质量。认知脑电位检测法可以通过对记忆反应的脑电图成分、潜伏期、波幅等指标的测量,有效判断证人对列队辨认中的面孔是否存有记忆。本文对脑电位检测在目击证人心理面孔重建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退法官李明摔倒在妻弟韦军餐厅的葡萄架下伤重身亡。噩耗传来,其胞弟李林综合种种蛛丝马迹怀疑哥哥之死另有隐情,更令他生疑的是当天事发现场所有的证人都奇怪地消失了。就在李林绝望之际,意外获知当天一个前来餐厅的菜贩目睹了哥哥惨死的全过程。可是,这个“最后的目击证人”因惧怕被报复,始终不愿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3.
孙玥 《中国检察官》2013,(15):56-58
我国刑事审判证人出庭率低,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及权威性,影响了审判的社会效果。2012年修改后刑诉法完善了证人出庭和保护方面的规定。这对解决证人"出庭难"问题,保障实体公正、强化程序正义,实现新刑诉法确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立法宗旨有着积极的意义。一、证人出庭及证人保护概述  相似文献   

14.
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无论从现行法律规定上,还是从具体实践操作上看,证人作证制度在我国仍存在着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证人出庭作证难,证人拒绝作证情况突出而影响了庭审进程.针对于此,本文从我国刑事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与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法定证据之一,它是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证据。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和公诉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从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现状的分析,指出这一现状的存在对刑事诉讼的影响和危害,从立法层面、证人自身原因等方面剖析根源,指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在立法上,证人心理意识上、执法上存在缺陷,同时,从建立证人保护保护制度、财产救济以及证人不履行义务的惩罚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以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尽快完善中国的证人权利、保障制度,以促进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证人出庭作证难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证人出庭难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刑事诉讼制度上解决相关的保障问题,完善证人保护机制以及证人作证的补偿机制,并深入分析证人不作证的心理原因和社会文化根源。从理念、文化、制度、规则、保障和惩戒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才能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刍议建立证人特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特权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的社会根源,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运用证据认定犯罪本身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特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完善证人作证制度是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需要。要从方法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应包括:证人的范围和职责,证人的义务和权利,证人参与诉讼的程序,对证人的保护和补偿等内容。我国应当制定单行的法律─《证人条例》来完善证人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证人作证豁免权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房保国 《法律科学》2001,(4):113-121
证人作证豁免权是证人的适格性与可强迫性相分离的一种体现 ,它包括“公务特权”、“拒绝自陷于罪”的特权、“亲亲相为隐”的特权、“职务上的特权”和“非法取得证据的排除”等五种情况 ;证人作证豁免权体现了对证人及其相关社会利益与特定社会关系的保护 ,是各种利益均衡的产物 ;我国有关证人作证豁免权的立法阙如 ,未来制定的证据法典应确立一套关于我国证人作证豁免权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20.
证人作证特免权,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没有相关的规定。从我国法律发展史来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亲亲相为隐"法律伦理观可谓证人作证特免权的原始体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治社会进程的发展,"人权"保护意识逐步强化与确立。对此,本文从证人作证特免权制度存在的社会、法理基础入手,分析特免权在国外一些国家的相关规定及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从而对现代我国特免权制度的构建基础、适用范围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