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在祖国西南云贵高原有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美丽的土地叫弥渡,这块土地孕育出了蜚声世界紊有东方小夜曲之称的《小河淌水》,这里还是云南花灯民歌山歌的集散地,丰厚的文化特色在这里彰显。有金子,只有经过挖掘、冶炼,才会发出纯净的光辉。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个资源优势,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使这艘文化战舰起航出海。  相似文献   

2.
人物档案尹宜公(1924~2005),曾用名赵华、赵定华,云南省弥渡县人,编审。尹宜公于1944年在云南大学读书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云南大学学生自治会常委、中共云南大学学生自治会党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弥渡特派员、弥渡区(弥渡、巍山、南涧)区委书记。解放后历任中共滇西地委委员,楚雄、思茅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58年在云南省“反地方主义”运动中遭到错误处理。1979年平反改正后任思茅地委副秘书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政策调研室主任。后调任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相似文献   

3.
弥渡,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在这块山灵水秀、充满诗情画意的上地上,“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素有“花灯之乡”的美誉。弥渡也是闻名全国的花灯名曲《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的发祥之地,更是被誉为“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故乡。灯的历史与沿革弥漫花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追本溯源,它起源于唐朝(618──907),据历史记载,唐大宗李世民理家有道,治国有方,选贤用能,把国家治理得上合天意,下顺民情。为李翠莲冤死一案,他曾魂趋地府,调查了三教九流在生时的所作所为。唐太宗还阳…  相似文献   

4.
张卉 《前沿》2009,(3):178-180
河湟是指黄河与湟水之间的广大地区,这也正是河湟花儿的中心流行区及发源地。河湟山歌最早也称“少年”,后被“花儿”所取代。从社会生活说。河湟山歌可叫做“花儿”,从民歌研究说,河湟山歌应称“河湟花儿”。  相似文献   

5.
魅力黑衣壮     
刘翰明 《当代广西》2007,(14):60-61
黑衣壮,一个神秘的族群,一个充满魅力的族群,一个多姿多彩的族群……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身着独特黑色服装的“黑天使”,声声嘹亮的“尼的呀”(“尼的呀”,是广西那坡壮语里“好的呀”的意思,在黑衣壮生活地区流传的民歌中是常用的衬词)山歌,“迷醉”了所有观众。  相似文献   

6.
他从小在山歌的环境中耳濡目染,13岁学会唱壮族山歌;20岁开始创作壮族山歌,已有数百首民歌在全国各大刊物发表;60岁后全身心投入到搜集整理和谱写壮族民歌的工作中,搜集和整理壮族民歌千余首,并用汉语翻译了10多万字。  相似文献   

7.
陈贻琳 《前沿》2012,(15):177-179
仫佬族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以其民歌为代表性传统民族文化.仫佬民歌分为“随口答”“古条”和“口风”三种基本形式,每一种山歌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用途,但从根本上说,唱仫佬歌是仫佬人凝聚族群的有效途径,同时,仫佬歌也体现了仫佬民族对汉民族——中华主流民族文化的接受和认同.  相似文献   

8.
盛世和韵     
牙韩彰  周家志  黄吉遇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6,(22):F0003-F0003
金风送爽,大地飞歌,盛世和韵。10月31日晚,2006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盛大开幕。天下民歌,再聚绿城,南宁又一次成为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焦点。经典民歌、时尚音乐,民族特色、异域风情——这是异彩纷呈的文化大餐;陕北民歌、土家山歌、蒙古长调、宁夏“花儿”,还有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原汁原味的民歌——这是民歌艺术的辉煌盛典。在这璀璨绚丽的民歌舞台,在这洋溢风情的绿城歌海,唱的是天籁和声,唱的是山水和风,唱的是友邦和弦,唱的是盛世和韵。盛世和韵@牙韩彰 @周家志 @黄吉遇 @朱金莉…  相似文献   

9.
马山地处广西中部,红水河之滨,大明山南麓,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其中壮族三声部民歌堪称中国民歌一绝。壮族三声部民歌以它独特的演唱技巧和风格迥异的民族唱法,展示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吴武 《今日民族》2008,(9):39-42
“山歌越唱越开怀.井水越打越出来。歌场老将齐上阵。不是英雄你莫来。”这首水族民歌朴实干脆而又充满挑战性,你敢应战么?  相似文献   

11.
山高水长的彩云之南,是民歌的出产地。“十个云南人,九个唱民歌”,既是对民歌里的云南的礼赞,也是爱唱民歌的云南人的小结。事实上,在美丽富饶的38万平方公里的山川,不论在滇西大峡谷上钉着的村庄,也不论在滇南深山老林,民歌如青草极具生命力,被26个民族兄弟口里含着,弦上颤着,笛孔流着,鼓锣上振着。系在大山腰的山路上,远远地,人影还望不明,歌声却清楚地飘过来。细听,是真正意义上的云南民歌。“小小荷包双丝双线飘,荷包绣给小哥戴,妹绣荷包嘛挂在郎腰”。歌声高亢悠扬,调子优美动人,是谁家青年小伙,瞧,肩上还扛…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云南是诗歌的海洋,那么作为云南傣族的叙事长诗,就应该是一条浩浩的大江。在傣族人民中,有各种各样的诗歌在流传。有传统的民歌,各种调子、山歌、情歌、儿歌等等。但是最突出的还是他们的叙事长诗。这些长诗不仅反映了傣族人民的历史,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令人惊叹的。就我们所知,篇幅不等的叙事长诗,不下三、四百部。短的数百行,长的达数万行。这些艺术珍品,远没有充分发掘出来,更谈不上系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1,(5):55-55
云南弥渡庞威有限公司位于弥渡县城南 7公里处, 214国道临门而过, 1971年建成投产, 1994年技改,年产水泥 12万吨。   1997年 12月在省、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地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改制经验被列为典范在云南省学习、交流和推广。   改制后,企业经过三年来的艰苦努力,遵循“岗位能设能撤、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治厂方针,通过“精、细、严”的内部管理和“成本倒推”的目标成本控制,使企业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发展之路。“庞威”牌水泥被云南楚大、大保高速…  相似文献   

14.
李毕 《今日民族》2013,(8):9-10
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区,有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叫"对歌",也称"唱调子"或"对调子"。对歌是彝族人民,特别是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在各级政府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中,都有山歌对唱节目。农闲时节,喜庆之日,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本村的歌场,用歌声抒发心声,用歌声寻找恋人。  相似文献   

15.
一舟 《当代广西》2004,(24):49-50
秦国明,广西著名的山歌艺术家、作家、曲艺家,在民间享有盛誉。深知“饭养身、歌养心”的哲理的他从民间歌手和民歌中汲取营养,从时代的主旋律中汲取灵感,从人民火热的生活中汲取激情,创作出许多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新山歌,又把它传唱到人民群众中去,产生了“一人唱歌万人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山歌享誉全球,具有强大的传承力。壮族山歌传承的基本动因,包括山歌融入几乎所有的壮族节庆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山歌良好的全民参与性等民族艺术传承的社会基础;以及深厚的山歌文化积淀、婚恋情歌的催化作用、多种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特色鲜明的民歌韵律、独特的壮语特点为山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等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西部     
边走边唱 走在西部的大山中,对日出日落时的景物特别敏感,不像回到城市里,时间只在手表上。刚进入云南巍山的地界,夕阳落下山坡时,有一种野草在晚风中逆光摆动,同行的民族学家杨教授告诉我,当地民歌里有专门唱这种草的,认为这种草有风无风都自由自在,是世界上最自我放松的草,并把它用来形容男人。老教授一边说一边哼起调子唱道:“男人不欢快呀,女人不会去爱……”,听着这好听好玩的歌,我记住了这种草叫兔尾巴草,名字有点俗,却很让人难忘。 西部有许多山歌民谣,经过音乐大师的敲敲补补就成了经典。而欣赏这些好听的曲子不在…  相似文献   

18.
火光 《前进论坛》2008,(11):57-58
2008年10月14日,《彩云之南飞来的歌——回族青年歌唱家杨云燕独唱音乐会》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演出。音乐会在一曲具有云南浓郁风情的民歌《大河涨水沙浪沙》中拉开帷幕,杨云燕以清纯的歌声打动了观众的心。她演唱了风格迥异的十余首歌曲,《月亮升起来》、《弥渡山歌》、《彩云的故乡》表达了她对云南红土地深情地眷恋,《All I Ask of You》、《我的太阳》展示了她深厚的艺术功力和技巧,成名作《把爱找回来》、为这次演唱会而新创作的歌曲《普洱茶》,无不受到现场观众和音乐界专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西山的彝族同胞,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咪枯骷”祭祀活动。“咪枯骷”是彝语,意为“叫地脉魂”,因为整个活动不准女性参加,今人给它取了个时尚的名称——“男人节”。如今,“咪枯骷”活动保留最完整的地方要数弥渡县石甲彝族村委会的石佛哨村。  相似文献   

20.
他一生与文化相伴,唱了一辈子的山歌,写了一辈子的戏,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在戏剧、曲艺、歌曲等方面共创作出100多件作品。其中,歌曲《牵着太阳上山冈》获全国冶金文艺汇演一等奖;《相爱嫌时短》、《秃山长新树》、《风流几年先》等,荣获1999、2000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少数民族民歌邀请赛金奖。因成绩突出,1994年他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就是当地公认的马山民族民俗文化“活字典”、自称“老耿”的马山县文化局原局长、县文联原主席零锡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