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省人民政府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召集之.第二条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参加单位及代麦名额由省人民政府和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共同商定之。尚未成立协商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0,(4):5-6
<正>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于1950年10月成立。4年多来,根据"省、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通则"的规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助进行我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各项工作,完成了我省各界人民所赋予的政治任务,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本会主要的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乡音》2010,(1)
根据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的规定,1950年11月经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1950年11月9日,协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省会保定市举行,全体75名委员中的57名委员  相似文献   

4.
1951年12月,福建省政协前身福建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简称福建省协商委员会)成立。 1955年1月,福建省政协召开第一届一次会议,福建省政协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在我省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1966年5月,“文革”开始,政协各项活动被迫停止。 1977年12月,福建省政协召开第四届一次会议,政协重新恢复工作。 2003年1月,福建省政协召开第九届一次会议。至今省政协共历经了九届。  相似文献   

5.
胡德林 《世纪行》2013,(7):41-44
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与协商委员会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1949年5月16日,武汉和平解放。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此后,湖北省委、省政府着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人民民主机构,团结一切拥护新政权的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扩大这个政权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6.
严石 《乡音》2010,(11)
霜叶满山、秋菊绽放,河北省政协迎来了60华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60年刚好是一个甲子的轮回。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回眸过去、展望未来,意义重大而深远。我省人民政协事业开启于建国初年。1950年11月1日,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保定召开,9日,会议选举产生了河北省协商委员会,这是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和河北省各民主党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从诞生起,在各个历史阶段中都发挥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到1994年已历七届。 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于1955年2月正式成立第一届委员会。在此前,1947年成立的自治区参议会;1951年3月成立的绥远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1954年3月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协商委员会筹备委员会。都曾为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在组织上创造了条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协商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曾于1955年2月12日上午举行第9次会议(扩大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委员名单,名单组成中包括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等共17个界别107人。会议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55年2月22日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决议。从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诞  相似文献   

8.
依照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我省各市、县均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普遍选出了市县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正式成立了市、县人民委员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原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应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山西省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后,于三月底以前,一律进行结束。准备设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的市、县,在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办理结束工作的同时,应即进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5,(11)
<正>1950年10月至1955年2月,是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时期,先后成立了两届协商委员会。这期间,协商委员会为恢复和发展我省的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协商委员会是湖北省政协的前身。1955年2月,政协湖北省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第一届湖北省政协,湖北省政协正式成立。至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中央和地方隆重集会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1949年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历程中写下浓重一笔,存在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亲拟《转发松江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的电报》,要求各地"一律仿照办理"。 人民代表会议盛况空前1949年5月13日,松江县城解放。5月17日,宣布成立中共松江县委员会、松江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1.
林铁(1904~1989),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是河北省政协实际上的第一任主席。四川万县(今万县市,隶属重庆市)人,早年曾入北京中国大学、中俄大学等校学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人民过去没有统一的称谓。解放前曾被称为“夷族”、“土家”等。1953年,在我省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布依族代表提出:“仲家”、“夷族”、“水户”等是解放前统治阶级歧视布依族人民的称呼,要求人民政府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统一改用能代表本民族意愿的固有的民族名称。布依族代表们的这个要求,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协商解决布依族的统一称谓问题,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8月24日邀请全省的布依族代表在省民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凡是用本民族的语言称自己的民族为“布依”(译音)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50年10月20日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以来,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省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已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协商会议发新声  相似文献   

14.
1950年10月,在广西人民翻身解放的欢歌笑语中,广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1955年2月,按照《政协章程》规定,自治区(省)政协正式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历届党委的领导下,广西各级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地团结、联系和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为广西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50年广西协商会成立伊始,作为广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也是各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土…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春秋》2010,(2)
今年是政协山东省委员会成立55周年,本刊将配合庆祝活动刊登系列纪念文章。本期刊出的是关于作为山东省政协前身的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始末的综合回顾。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代行人大职权的协商委员会,因为没有列入省政协届次序列而被人忽视,但她作为山东省政协事业的辉煌开端,应永远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16.
杨光荣  伊鸣 《乡音》2013,(5):38-39
袁复礼(1893~1987),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首次发现中国早石炭世地层,在国内第一次发现大量爬行动物化石,"仰韶文化"的发掘者。从事地质教学60余  相似文献   

17.
香茵 《乡音》2013,(8):40-41
李锡九(1872~1952),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会众议院议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李锡九本名李永声,字立三,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任家庄。1929年因得知与湖南李立三同名,遂登报声明: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及市人民政府召开之。未设立军管会的市由市人民政府召开之。第二条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名额:二十万人口以上的市,二百人至五百人左右,三万人口以上的市,一百人至二百人左右。第三条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资格: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赞成共同纲领,年满十八岁之人民,除患精神病及褫夺公权者外,不分民族、阶级、性别、信仰,均得当先为代表。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0,(3):27-27
<正>关于湖北省政协成立的时,历来有两种意见:一是从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之日算起,即1950年10月20日,按此算法,2010年就是省政协成立60周年;另一种意见是从正式冠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全会召开之日算起,即1955年2月7日,2010年就是省政协成立55周年。  相似文献   

20.
<正>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士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1950年10月,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湖北省政协的前身)成立,揭开了我省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2010年是湖北省政协成立60周年。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回顾省政协6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展望美好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