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制度道德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制度德性优于个体道德的选择。有德性的制度应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德性的制度还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是目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因而对制度德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某一实体的正义,而忽略程序的不公,现实生活中,程序使用不当,自由裁量权过度是导致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解决自由裁量权过度这个问题上,理论论证和实践经验都表明,行政实体法已无所作为。程序正义就是相对于实体正义而提出的,具有不同于实体正义的独立价值,对于规范行政行为,规制行政权力腐败具有积极的作用。要有效实现程序正义,控制公权力滥用、公权力异化,根本性途径就是制定行政程序法,从制度上、从法律上长远规制行政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3.
仲崇盛 《理论导刊》2006,2(2):29-31
权利在多重分离情况下产生了正义和权力的需要。正义、权力与权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词源语义上,正义、权力与权利具有同源同根性;在内涵上,正义、权力与权利具有包容互涵性;在应然逻辑上,正义、权力与权利具有互动互利性;在现实逻辑上,社会正义与国家权力具有对立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向忠诚 《行政论坛》2007,6(2):53-55
行政审判权是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是国家的统治者通过立法机关的授权赋予法院解决行政纠纷的权力。行政审判权涉及到社会个体和政府之间关系的定位,与具有政治性的行政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行政审判权是一种具有政治性的司法权力,有利于揭示行政诉讼制度的特有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9,(6):23-28
无论在理论视角,还是在实践层面,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普遍存在混同混用的现象,明显制约了理论创新和制度供给,当然也凸显了简要区分二者的必要性。二者皆出于控制权力的需要,在词源上已存在双向性和单向性、主体间性和主客间性的差异,自然能够衍生出以下区别:在主体构成上,制约主体具有体制内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监督主体在体制内外皆有明显的易变性;在作用机制上,权力制约主要由体制内力量通过制度设计发挥相互制衡的作用,而权力监督则是多元主体在批判和查处中规范权力运行;在作用时效上,权力制约主要在前车之鉴中创新制度设计,防患未然,具有明显的前瞻性,权力监督则以批评或查处减少或挽回损失,具有相应的滞后性。当然,只有对二者的差异性秉持相对化而非绝对化的理解,才能精准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发掘其规范权力运行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一、从权力的内涵和本质看对权力法律控制的必要性 从权力的概念上看,“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权力概念仅指国家权力。广义的权力概念既指政治上的强制或支配力量,也指职责范围以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具体来说,是指特定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即其他个体、群体、国家机构或社会),使之产生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比如,它表现出可以要求人们作出某种行为,包括允许、要求和禁止人们作什么。  相似文献   

7.
论制度正义与道德自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与制度正义是当今学术界诸多学科关照与纷争不断的主题 ,如何对当下热烈的学术论争作理性与深层的哲学审视 ,如何将制度正义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尤其是探讨道德自觉与制度正义的关系 ,对正处转型时期的我国具有特殊意义。以历史性的眼光解读社会结构亦即公共权力运作体制的正义性 ,并以之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外国实现行政公正的具体制度,在行政活动中,利用司法权力,制约行政权力,实现行政公正。总之,以权力制约权力或者设计正义程序制度,实现行政公正,应该是法治行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是国家依法赋予公职人员从事公务活动的权力。由于公职人员工作的特性,公共权力不但具有一般权力的特性,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是由公共行政工作性质决定的强制性。预防公共权力的滥用问题,一直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加强制度设计工作,建立一整套的规范体系是预防公共权力滥用的重要途径。人们关于制度设计的理论预设、公共选择理论等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同时,加强公共行政伦理建设也是不宜忽视的问题。制度规则设计和行政伦理安排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就会陷入制度崇拜。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实施权力制约是衡量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国家更需要权力制约。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及国情的不同,中国的权力制约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制度文明的维度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权力制约的理念文明、规则文明、机构文明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权力制约制度文明的进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制衡资本权力——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政治的首要原则,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性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表征。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缺乏制衡的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往往成为现代社会中根本的压迫性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下,制衡资本权力逐渐成为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命题,是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当然,有效规训资本权力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平等博弈、公共协商和理性妥协的政治过程。在集中讨论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途径的基础上,提出:在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与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国家自主、社会自治与价值均衡则共同成为有效制衡资本权力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生态正义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诉求.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正义并不正义,是造成生态不义的制度根源;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最能体现正义要求,应将马克思主义方法引入生态正义议题中;针对不平等现实,应从批判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高度实现生态正义;只有实现权力变革,以基于共同体和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为理想选择,才能实现生态正义.尽管这一诉求具有局限性,但毕竟具有红色色彩,因此,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权力具有基本性、强制性、相互性和准实体性等几种主要特性.权力是最早的和最普遍的政治现象,权力是一种强制的影响力,权力只发生在人际之间,权力又有准实体的性质.权力可以建立在力量、智慧、习俗、制度和组织等基础之上.暴力可以导致服从,知识也能成为力量,习俗和制度都是支配个人的力量,组织与权威的联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4.
权力的德性及道德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上,有关权力德性的论述主要有:权力之善说,权力之恶说,权力中性说等。这些观点都脱离了社会关系,抽象地谈权力的德性。的确,权力是一种工具,但从道德上看,它本身并不是纯粹中性的,它不仅是工具理性的显现,更是价值理性的显现。因而应负载着一定的道德使命,即确保安全和维持社会秩序。从道德视阈研究权力,就是要挖掘权力的这种内在价值性,使权力不仅不能成为任人操纵的工具,它更应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强-弱"分殊的权力结构对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司法判决的结果也因此时常牵动着相应社会群体的神经,并由此汇成所谓民意从而造成诸多司法难题。因特殊时代背景,乾隆一朝所撰《驳案新编》实乃分析权力结构与司法正义之关系的绝佳样本。透过权力结构的视角可以看到,诸多司法难题的症结源于权力结构的强弱分殊,司法本不应当为权力结构本身的失衡买单。司法者在面对因权力结构失衡所造成的难题时,应该坚守形式正义的底线,唯有如此方可保证实质正义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权力自觉是权力主体主动反思与规训自身权力,进而消除权力异化以建构美好生活的政治活动范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权力自觉的出场是理论、实践与价值等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其有效推动了党的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权力自觉主要表现为权力意识自觉、权力行为自觉、权力制度自觉与权力关系自觉等四个方面。其中,权力意识自觉是权力自觉的前提和基础,权力行为自觉是权力自觉的核心内容,权力制度自觉是权力自觉的刚性保障,权力关系自觉是权力自觉的本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以权力自觉为中轴优化党的执政效能,以权力治理引领国家治理,从而增强党的权力有效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雷俊 《理论探索》2015,(2):89-93
城乡环境正义是环境正义问题在当代中国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其中环境权力的分布不均是重要诱因之一。从多维权力分布的视角出发透视当代中国城乡环境权力分布状况,发现城市在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和生产性权力的分布上相对于农村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严重阻碍了城乡环境正义的实现,必须从权力结构调整的视角出发改革既有的环境管理体制,改变现有的城市精英主导的环境话语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环境共同体,从而推动城乡环境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共和主义基于同质化社会,自由主义以超越差异的中立立场,都主张普遍公民资格,这进步于等级社会和阶级差别,但在多元社会的阶层、职业和群体等分化的差异中出现正义伦理问题;多元主义的差异公民资格,关照了多元社会和群体差异的现实,并在应然层面上力图实现社会实质正义和求解正义伦理问题;但差异公民资格内在固有的理论局限和操作化问题需要跳出制度囿域而进行思维转换;公民正义德性是多元社会中正义伦理问题的求解之匙。  相似文献   

19.
共和主义基于同质化社会,自由主义以超越差异的中立立场,都主张普遍公民资格,这进步于等级社会和阶级差别,但在多元社会的阶层、职业和群体等分化的差异中出现正义伦理问题;多元主义的差异公民资格,关照了多元社会和群体差异的现实,并在应然层面上力图实现社会实质正义和求解正义伦理问题;但差异公民资格内在固有的理论局限和操作化问题需要跳出制度囿域而进行思维转换;公民正义德性是多元社会中正义伦理问题的求解之匙。  相似文献   

20.
探索权力理论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权力制约方案的设计,长期以来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的三权学说的理论基础上的,是根据权力制衡原则所作出的设计,这种设计片面地谋求法律制度化的出路.实际上,三权学说是根据权力分解而提出的权力要素理论,是不科学的,所以根据这种理论作出的现实设计也是不成功的.科学的权力分析要求我们把权力体系看成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两种形态所构成的体系.根据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的区分,我们可以看到抽象权力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建设来加以完善,具体权力则是由权力主体把抽象权力所提供的原则和标准内化为伦理力量而实现规范和制约的.在权力制约的问题上,法律制度建设和伦理关系的完善是相互补充和互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