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完善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意义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 ,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和意愿的一般公民政治行为及过程 ;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而且最明显的政治参与形式。公民政策参与对于实现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保证公共政策公共利益方向以及维护政策体系合法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推进和完善公共政策参与必须从发展政策参与的物质基础、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以及政策参与制度化等三方面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2.
浅析公众参与政策过程的十大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制定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公众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政治关系中公众政治权力得以体现的重要方式。同时,公众的这种参与也是公众与公共政策体系之间的博弈过程。这一过程,在当前不乏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从十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促进公众政策参与的合理、合法、有序和有效。  相似文献   

3.
吴太胜 《行政论坛》2010,17(5):40-45
公民公共政策参与是公民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治活动形式,体现着公民与政策体系关系的民主性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由此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利益结构的根本性变化。随着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政策参与的方式、途径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呈现四个趋向:公共政策从个体参与到组织化参与,从个别环节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全程参与。从部分领域的政策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广泛参与,从传统参与方式到多元参与模式的创新。而决定了公民公共政策参与方式的转变,不仅有外部力量的牵引,更是自身因素的推动,即经济发展和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形成使公共政策参与主体的参与愿望不断增强;NGO的成长和公民社会的发育推进了公共政策参与主体的组织化进程;基层民主政治的创新与发展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公民政策素质的提高为公民政策参与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智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 ,是公民享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权利体现 ,是公共政策执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要求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计划、沟通、监督、评估等基本过程之中 ,以人事行政参与、行政合同参与、社区自治参与和政务公开参与为实现途径 ,确保公共政策执行民主化的真正实现和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网络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的生产、维持和积累主要依赖于两大来源:互利互惠的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公民参与网络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运行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即公共政策的有效制定和执行等与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的储量息息相关。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是公民切实进入公共政策过程、讨论特定的政策议题、协力执行公共政策的前提。因此,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公民参与网络这个变量,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建构促进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以形成公民参与网络和公共政策过程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有利于维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理性与激情的平衡——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适度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关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也成为学界的热点.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度非常低,这会导致政策合法性的缺失、公共政策的失误、公共政策执行的困难和公共权力的异化等问题.而公民的过度参与则极易引发政治动乱,不利于国家稳定,会极大地影响政策制定的效率,给政府和公民带来极高的参与成本;会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导致公共政策的扭曲.因而,公民适度参与既可避免支持者对公民参与抱有的单纯激情,又可避免批判者对公民参与持深度的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中公众消极参与现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莉 《行政论坛》2006,(2):44-46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政策的质量。但目前公民的参与热情不高,出现了消极参与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资源的有效分配,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不利的。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一状况,其主要措施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参与成本;形成公民导向的绩效评估,增强参与有效性;加强民主意识,减少参与顾虑;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增强参与热情;拓展参与渠道,提高参与制度化方式等。  相似文献   

8.
公众科学素养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科学素养影响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广度、深度和效率。究其原因,公众科学素养是培植良好政策参与意识的基础,直接决定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的高低并有助于利益驱动机制作用的发挥。面对这种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其因果关系的不明确性以及诸多的限制因素,又要谋求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众科学素养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养不仅是公众对科学应具备的基本涵养,更是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深刻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广度、深度和效率。公众科学素养是培养政策参与意识的基础,决定了公民的政策参与能力和利益驱动机制作用的发挥。我们既要看到其因果关系的不明确性以及诸多的限制因素,又要寻求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在我国现代政府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政治民主价值准则是人民群众有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和了解相关政策信息的权利,而政府的义务就是积极引导公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当前随着我国公民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民主化进程和法治社会也在迅速发展,规范和发展政策的制定,形成公平、公正的决策体系如下: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提高政府官员民主意识,消除官本位思想;防止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大力推行信息公开;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艳珍 《理论探索》2007,(5):128-130
深入分析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动因,对于有效提升公民参与水平,提高公共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目前公民参与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利益主导型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直接要求公民参与;政治的民主、开放和现代化,体现为公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决策,引导着公民参与;克服政府失灵,需要扩大公民参与;社会信息化发展,创造了公民参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15,(4):12-16
推进中国的公共政策过程以及政府治理范畴内的协商民主的四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和协商民主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也就是回答公民参与是否是必要的问题。二是公民参与到底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从公民个体、政府(部门或者工作人员)、专家三方视角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不一样的,每一方面的立场可能都是权变的,这样的立场差异将会直接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各个环节。三是协商民主是否能够被有效实施,并渗透到现有的公共政策体系当中去。研究表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将会慢慢地由形式主义发展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制度形式。四是如何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切实推动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以在政府治理范畴内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是实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的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大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使得公民参与这种民主方式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不具影响力,因而也失去了实质意义,所以我们鼓励公民有效参与。本文将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梅梅 《学理论》2012,(25):44-45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网络舆论兴起并成为公民参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网络舆论对政策议程的作用对于解析当前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具有普及性、即时性等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政策议程的途径,对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19,(2):73-79
在政策参与过程中,公众所表达出来的政策意见常常呈现离散状态,难以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依据,如果能够找到政策意见聚合的逻辑,就能够提升政策参与的效能与效果,这也是公众从初步实现政策参与的"存在感"到政策意见被采纳的"获得感"的一种演进,是公共政策民主的实质性体现。在政策议题场域中,政策意见聚合的能量主要来自强化入场动机的公民身份认知、改变政策意见流向的价值认同以及引导公共讨论有序的话语规则等,这是一种自内而外、从主观感受到客观程序、从心理到行为的理性逻辑。  相似文献   

16.
高度的政治合法性,公共政策具有正义性,体现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彰显现代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累积政治合法性、保障公共政策的正义性、促进政治文明发展、孕育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多维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日人民网刊发题为“有序政治参与让公共规则运转起来”的文章,文章说无论是网络还是日常生活中,一系列被动语态已经成了流行语,譬如“被幸福”、“被代表”等等。这一现象反映出政府施政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的结构性失调。在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如果公民政治参与度低甚至被排除在政策过程之外,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推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基于从公众视角出发的需要和科技高度发展的背景,公众科学素养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理论研究日显重要。当务之急,是在对这一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有效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和不足,进而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利于确保政策的公共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目前,公民参与面临制度保障缺失、政治文化制约、公民组织局限等困境。对此,必须完善公民参与相关制度,畅通利益表达渠道;转变行政理念,培育先进的政治文化;加强公民组织建设,提高公民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的公众价值导向性、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代理人失范行为的预防、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当前存在着政府与公众缺乏互信、公众参与的意识与技能的不足、参与的渠道不畅通以及参与机制的短缺等影响公众有序参与政策制定的问题,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参与能力、建立开放的政策制定模式、完善法律法规等入手,优化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