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巴比妥类安眠药在胶束液相色谱中的保留行为,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流动相,分别考察胶束浓度、流动相pH、有机改性剂浓度、柱温等对巴比妥类安眠药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随着胶束浓度增加,有机改性剂浓度增加以及柱温的升高,巴比妥类安眠药在色谱柱上保留能力降低。结论巴比妥类安眠药容量因子与表面活性剂SDS的浓度、有机改性剂浓度以及柱温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巴比妥类安眠药的保留时间与流动相的pH值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 作者应用毒物动力学理论分析一例怀疑苯巴比妥中毒案例,并讨论了动力学理论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案例基本情况死者,男,78岁,吉林省人.冬初某日上午约11时突然昏迷,约13小时后死亡.经临床诊断"脑溢血"、"安眠药中毒?"而将尸体埋葬.后怀疑他杀(静脉给大剂量苯巴比妥),于死亡后5个半月开棺检验,见尸体外表完整,但脑组织  相似文献   

3.
8例眩晕停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停中毒多见于儿童误服,自杀、他杀者少见报道,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共收集眩晕停中毒死亡者1例,误服中毒者7例,并进行了系统的法医学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29岁。其中自杀1例(29岁女性),服药量2625mg;误服中毒7例,为3~4岁儿童,服药量为445mg~650mg。1.2临床表现和尸体征象8例眩晕停中毒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除表1中所列症状、体征外,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3例,临床症状例数临床症状例数口咽部干燥2躁狂或躁动不安4声音嘶哑或构音困难3意…  相似文献   

4.
正作者对所在地区2010年至2015年发生的CO中毒死亡,且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检验的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均经过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毒物化验确认系CO中毒死亡,其中意外事故54例,自杀2例;男性47例,女性9例;18岁以下1例,18~40岁38例,40~60岁3例,60岁以上14例:农民37例,学生2  相似文献   

5.
隐匿式中毒自杀是指死者生前出于特殊目的,如嫁祸别人,而隐蔽地应用毒物自杀的一种死亡方式[1,2]。隐匿式中毒自杀多发生在纠纷发生过程中或不久,易引起对死因的争议。本文收集13例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资料,通过回顾性研究,提出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的特点及相关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13例毒鼠强中毒均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1997-2003年的尸检资料,每份资料包括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书、尸体解剖记录、毒物化验资料等,部分案例还包括案情调查和抢救病历,见表1。案例性别年龄案情争议原因病理检查及化验结果1男42伍某因家…  相似文献   

6.
由于少年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均不成熟,常成为某些他杀案中的受害者。受害小儿尸检上与成人尸检比较有其一定的特点,国内文献尚未见有这方面的尸检报告。现将10年来受理的他杀案中小儿尸检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供同道参考。实例资料分析资料来源于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的法医尸检档案,从中选出经破案后证实为他杀案件的受害者110例,年龄均在14周岁以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最小者仅有23天,3岁以上小儿占多数,共87例。死因以机械性损伤最多见,共69例,其次为机械性窒息38例(表1)。中毒3例(氟乙酸氨中毒2例,有机磷中毒1例)。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86—1997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其中各项检验齐全的18例进行分析讨论。资料分析(1)性别与年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1个月。共中新生儿2例,2月—2岁3例,3岁—7岁10例,8岁以上3例。(2)中毒性质投毒3起4例,误食、误服及意外接触中毒9起14例。(3)毒物种类及中毒例数敌敌畏中毒5例,乐果中毒4例,氧化乐果中毒3例,甲胺磷中毒3例,1605中毒2例,1059中毒1例。(4)中毒途径及方式经消化道中毒者13例,其中喝纯农药2例,用装过农药的瓶及容器盛水喝4例,吸吮空…  相似文献   

8.
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中毒死亡或损伤致死的案例经常遇到,但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20例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尸检资料加以分析,从判断死亡原因、确定案件性质等方面进行归纳,力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1 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中,男14例,女6例,男女比为7:3.年龄最大者为67岁,最小的19岁,20~60岁16例.其中农民18例,教师和售货员各1例.1.2中毒、损伤与死亡原因的关系本组案例全部经过系统解剖、毒物检验,除3例检见致命性损伤外,其余17例损伤均匀非致命伤.3例有致命伤的案例中,2例检出非剧毒毒物,为损伤致死,1例检出剧毒毒物,为中毒致死;17例非致命伤的案例均检出剧毒物质,均为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9.
Liang M  Zheng N  Zhou L  Liu Q  Zhang HD  Zhuo L  Liu Y  Huang GZ  Liu L 《法医学杂志》2011,27(3):200-204
目的研究不同年份中毒案例的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方式等相关问题,为此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1957—2008年鉴定的607例中毒案例尸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99—2008年218例中毒案例中死者男性居多,30~49岁占50%,中毒以口服方式为主,意外中毒居首位,毒物种类以杀鼠剂、有毒气体、农药类位居前三位。与1983—1998年及1957—1982年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不同年份间毒物种类明显变化,近年农药、氰化物中毒减少,杀鼠药、有毒气体及醇类中毒增加,毒品滥用激增。结论农药中毒是长期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类毒物,须对此提高防范意识;对联合中毒日益增多的趋势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214例中毒尸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死亡案在法医学尸检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14例中毒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死亡性质、年龄结构及农村中常见农药中毒尸体征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源于本地区1987年以来受理的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档案,经筛选资料齐全的计214例;经调查证实及医院抢救或尸检后进行毒物化验其毒物种类明确的案例。1.性别男性78例,女性136例,男女比例为1:1·74。2.年龄见表1。3.毒物种类和中毒死亡性质214例中毒尸检涉及两类毒物,一类系农药中毒,另一类系抗疟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之…  相似文献   

11.
紫外差示光谱法是测定生物检材中巴比妥类药物含量的常用方法[1],但该法在进行检材中的药物分离所采用的液液萃取,操作繁琐。采用固相革取分离脏器中巴比妥类药物,操作简便。由于革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对紫外差示光谱法测定有较明显的干扰,故用紫外差示导数光谱法测定,可有效地消除杂质干扰,且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具有适合法医毒物分析的灵敏度。材料与方法一、仪器与村用1.仪器日本岛津UV-2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试剂(l)本巴比经、戊巴比妥、异成巴比受、速可眼、巴比妥,均为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原体或钠盐,以原作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于都县18年凶杀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杀死亡案的检验是法医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他杀案的一般规律,提高对他杀案的识别能力及防范能力,现将我县18年来检验的他杀死亡案例作如下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资料来自本局法医室自1980年至1997年12月检验的他杀死亡案例,共140例,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逐年逐例查阅填表,然后统计出死者的性别、年龄、发案时间、加害手段发案原因等项目,并与正常人口资料及自杀死亡案对此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法医现场命案检案过程中,经常遇到嫌疑人杀人后同时在现场或附近自杀的案例,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42例尸检资料,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文42例资料均为笔者单位鉴定所2011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凶杀案件中,嫌疑人有自杀行为且经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结合调查材料综合分析,确认为杀人后自杀的案例。42例案件共死亡64人,其  相似文献   

15.
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92.3%),意外1226例(39.2%),他杀776例(29.8%),自杀658例(21.0%)。与广州、湖北部分地区资料相似,与日本东京、美国佛罗里达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自杀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利用铁路这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进行自杀者,如卧轨其形成特点与采用其它手段自杀有不同之处。现对笔者所检验的30倒卧轨自杀的案例,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分析一、性别、年龄、职业本组案例,30例31名卧轨自杀者,男性21人,女性10人,男女之比为2.1:1;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46岁。其中以20—29岁居多,21人,占67.74%;工人8人,干部5人,农民3人,职业不明者15人。二、自杀时间本组案例,卧轨者多在5—10月份,共22例占73.33%,其中在10月份发生8例;白天14例,夜间16例,其中11例发生在6时~11时。三、现场…  相似文献   

17.
异烟肼(Isoniazid)又名雷米封(Rimifon),是广泛使用的一线抗结核病药物之一,主要经肝脏中乙酰化转移酶代谢,形成乙酰化异烟肼及异烟酸。乙酰化速度受个体遗传基因控制,有明显的个体和人种差异。在毒物案件中异烟肼中毒案例偶有发生,多为自杀、服用过量或急性、蓄积性中毒。本文报道一例在婴儿奶粉中投毒的案件,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从奶粉中检出异烟肼成分。  相似文献   

18.
1案例案例1:某男,25岁,某年3月ZI日因故被人打死后抛尸人井,尸体于4月5日浮出水面,遂案发。尸检见其头部钝器伤5处,颈部用铁丝系一体积32cmx28cmx14.scm、重对.Zkg的石块。尸重72kg,井深18m,水深15m,井水温度9.ST。案例2:某女,22岁,某年11月13日因不满婚姻投河自尽,于11月18日尸体浮出水面被发现。尸检见其衣兜内装有铁块、铅锭及轴承8块共7.4kg,尸重slkg,河水最深处4.sin,河水温度15.3℃。2讨论坠物人水尸体多见于他杀案件,自杀事件少见。他杀案件中的加坠物的作用是罪犯为了隐匿尸体不被发现,自杀事件中的加坠…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有两具或两具以上的尸体共存的案件,其中部分为杀人后或杀人的同时在杀人现场或附近进行自杀,它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59例尸检资料,对杀人后自杀案分析如下。1资料分析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信阳市1986年~1998年间发生的经法医检验的案件59例,其中杀人与自杀均既遂34例,杀人既遂自杀未遂21例,杀人未遂自杀既遂和杀人与自杀均未遂各2例。1.2受害者一般情况59例中受害者共97人(男36例,女61例),82例被害身亡,8例经抢救脱险,无生命危…  相似文献   

20.
96例心性猝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6例心脏性猝死资料 ,排除外伤、机械性窒息 ,部分疑为中毒死亡者 ,对其血液或肝脏等组织进行毒物分析后排除常见毒物中毒。尸体检验均发现心脏或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其中 6 2例经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分析本组资料 ,来源于齐、嫩地区及全省部分市、县尸检案例 ,男性 78例 (81 3% ) ,女性 18例(18 7% ) ;年龄最大者 6 2岁 ,最小 7岁 ,平均 39 5岁 ,2 1— 6 0岁占绝大多数 (6 8例 ,占 70 8% )。在各种职业中 ,工人为 2 2例 ,干部为 2 0例 ,市民 (无固定职业者 )为 17例 ,知识分子为 14例 ,农民为12例 ,其他职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