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红 《传承》2011,(12):38-39
辩证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哲学发展史上,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思想,但他的辩证法是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批判并超越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唯物辩证法。从实践出发并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闫顺利  闫连朵  杨松梅 《前沿》2010,(14):47-50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但对此有着大相径庭的解释,主要是: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实质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后者认为本体论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然"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确立之后仍存有未尽问题: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以前的辩证法理论与传统形而上学是统一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把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对立起来,成为反形而上学的一条重要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马尔库塞,一直延续到阿多诺,并在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得到了最终的完成。阿多诺把辩证法的"否定性"发展到了极致,彻底地摧毁了传统同一性哲学。当非同一性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特征的时候,探讨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就成为辩证法理论研究下一阶段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詹鹏 《传承》2010,(36):34-35
费尔巴哈没有抛弃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也没有指责过费尔巴哈哲学中缺少辩证法思想,反而提出了"费尔巴哈辩证法"的概念。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是"直观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费尔巴哈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5.
范水涛 《桂海论丛》2006,22(1):37-39
实践思维方式,是实践活动本身各种矛盾在哲学思维中的有机统一,是唯物论的实事求是原则和辩证法的否定批判原则在思维方式上的内在耦合。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三种形态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思维方式;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形成的建设思维方式;在新世纪初期提出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创新为实质和内核的创新哲学已成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应有范式。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源远流长,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摆脱了古代形而上学的朴素直观的独断的思维模式,但依然传承了对同一性、绝对性、确定性与必然性的迷信.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现实性的哲学.当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经过马克思实践观与胡塞尔现象学这一环节,才真正使得传统形而上学逐渐成为了历史.  相似文献   

7.
先验政治美学是对政治和美学的先验存在论理解, 它掏空了政治和美学的认识论内涵和经验内容,对它们做了先验抽象化和形式化的处理, 进而使它们的科学概念哲 学化。 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性的理论建构, 重构出一种关于最美存在、 最美城邦和最美人性的存在论知识。这种知识本质上是作为纯粹理论的思辨形而上学。先验政治美学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 二元论的, 哲学立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在其哲学发展过程中,有过人本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可以挖掘出一种先验政治美学。 但是, 在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之后, 马克思就超出了这种理解。 此后, 马克思的哲学表现为批判的革命理论, 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在哲学立场上,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在方法论上, 是历史的、 辩证的。 对 马克思哲学做先验政治美学的理解, 无论是在方法论还是世界观上都是不得要领的, 这只有通过唯心主义的颠倒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方哲学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构建了宏伟的"主体性哲学"大厦,然而因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其构建出的不过是一个思维"实体",从而引起现当代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也对这一主体哲学展开批判,但他认为主体性仍有其存在的合法性,这便是"价值主体"的维度,并指出"价值主体"应涵盖人的"自由性"、"目的性"和"责任性"。在当代语境中把握马克思的"价值主体"思想必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三重关系入手,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在三重关系中的目的性与责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辩证法是本体论的运思方式.本体论是依靠辩证法的概念运作成就自身的.放弃辩证法的概念运作本性而诉诸于"诗性"思维,只能减弱哲学的生存力量.马克思以感性实践活动使本体与现象界贯通起来,也为辩证法提供了真实的生存根基.  相似文献   

10.
论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历史,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从本体论经过认识论再到方法论的过程,哲学由研究对象性的客观知识到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康德开始而由马克思完成的,它意味着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传统形而上学所探究的"本体",也不是现代西方哲学强调的"客观知识"和"信仰",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这标志着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通过批判旧哲学抽象思辨的思维方式,第一次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实践出发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把唯物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物"强调人内在于物、物包含着人和人的实践,在肯定人的自然物质前提和物质对于意识具有本原性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社会化、自然的人化以及意识的社会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在哲学立足点、思维方式、"物"的理解、哲学研究对象、唯物主义彻底性以及哲学的内容、宗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异质于传统哲学,扬弃了实体主义的理论范式,建构了对作为内在性之主体性的实践根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才是可能的。康德先验哲学“哥白尼式革命”的主旨是反实体主义的思维方式,但为一次不成功的尝试。黑格尔哲学强调思想不仅是纯粹思维,而且是对象性事物的自身,向后倒退回至前康德的形而上学。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承续了康德的努力,初腾哲学运思之全新地平线。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主要在于:其出发点是感性直观而非感性活动,其立足点是市民社会而非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恩格斯则认为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是其非历史性,即在自然观上因缺少辩证法而陷入形而上学,在历史观上因未能将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领域而陷入唯心主义。对费尔巴哈哲学所作清算的不同,显示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哲学原初基础问题上存在着不能忽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克思哲学凭借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哲学 ,凸现鲜明的当代特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实践思维方式就是以人的现实实践为核心 ,是“从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主观性和客观性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 ,以本原存在和超越形态在现实活动中的统一关系为依据 ,去观察各种事物、理解现实世界、回答两重化矛盾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凭借实践思维方式 ,克服了以本体论思维方式为核心的传统哲学 ,从而完成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首先 ,实践思维方式使马克思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传统哲学的本体论之所以为本体论 ,就在于它把对…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4,(1)
本文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为研究文本,从思维方式、阶级属性和理论旨趣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及一切旧哲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新"主要体现在":实践思维方式"对"直观思维方式"的超越;"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立脚点对"市民社会"立脚点的超越;"改变世界"原则对"解释世界"原则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总体性"范畴是一个潜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我们从马克思文本中不难捕捉到总体性思维方式.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阈下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有机体理论进行了改造创新.马克思以劳动实践活动为现实基础,以实践辩证法为推动力,构建了人、自然、社会这个有机整体.整个社会历史即表现为人的劳动创造的结果,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凸显劳动概念总体性原则的运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正面临着精神危机.因此,研究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总体性原则有助于我们对社会历史的整体把握,对当代人的自我认知以及精神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汪希达 《传承》2009,(8):40-41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一种批判哲学,批判的首要对象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一开始的使命就不是要如实地描述这个世界,而是想为这个运动变化中世界提供一个解释、一个不变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提出辩证法的历史动机是要纠正传统哲学尤其是传统形而上学看世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如实描摹,通过改变现实来改变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8.
将红 《思想战线》2003,29(4):13-16
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笛卡儿以来的近代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最早源于休谟。现代西方哲学由批判形而上学走向了对哲学存在价值的怀疑和否定。马克思扬弃并最终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本体论隐秘的二重含义进行了准确的区分,把以纯粹理性思辨为特征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从哲学本体论中剥离出来,以实践为基础辩证地否定了前者,从而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巨大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一种批判哲学,批判的首要对象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一开始的使命就不是要如实地描述这个世界,而是想为这个运动变化中世界提供一个解释、一个不变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提出辩证法的历史动机是要纠正传统哲学尤其是传统形而上学看世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如实描摹,通过改变现实来改变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20.
白刚 《长白学刊》2004,2(1):64-68
传统哲学为了确立最高的"统一性原理",一直追寻着理性形而上学的梦想;现代哲学虽然认识到了理性形而上学的缺陷,"拒斥"形而上学,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质上是在"回归"形而上学;只有马克思哲学,从形而上学的"根基"入手,彻底"颠覆"了整个传统形而上学,并为哲学的未来发展开辟了道路--走向人类解放的后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