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尚云 《求实》2001,(1):46-47
目前 ,行政主体理论是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其研究的偏重导致了对行政法学理论及内容研究的不足。然而 ,在行政主体理论研究中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推进行政法制化进程 ,更为了推进行政改革的需要 ,全面研究行政法学理论及行政法律规范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文韬 《理论研究》2007,(3):30-3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法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说行政自由裁量权在整个行政过程中处处存在。由于我国行政法学研究起步较晚,行政立法相对滞后,在加之,中国长期以来受人治思想影响,现实中行政主体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依然存在。如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量度把握不好,则有可能导致行政过程的非正义。本文试图从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授权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及行政法学一个重要的基本范畴,对授权 行政主体的探讨在许多方面尚付厥如。本文对授权行政主体的 涵义,种类及存在的理由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对完善我国授 权行政主体制度作了些许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行政主体概念来自于上个世纪80年代对国外行政法学理论的移植,不过,由于中外在政治体制以及法律构架上的明显差异,我国的行政主体概念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正需要学者花大力气深入研究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行政准法律行为作为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当行政准法律行为影响到行政相对人时,会有怎样的行政准法律行为行政准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有行政证明,行政确认,行政登记;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是其法律效力;而行政准法律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行为的无效确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效行政行为是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薄弱问题。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对无效行政行为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立法上判断行政行为无效的标准,阐述了行政行为无效的确认程序,并对完善这个问题的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行政审批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行政审批制度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级政府管制的重要手段。大量过滥的审批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行政运作效率和公正廉洁,并与WTO的规则大相违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行政的目标应定位于秩序而非纯粹管制,行政的宗旨应在于服务而非片面管理,行政应基于公益而非自利与自便,行政过程应体现更多的文明与和谐而非粗暴与对立.公众参与行政不仅是实现我国行政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并且,基于公众参与行政的理论基础在于人民主权,公众参与行政的本质是程序正义,公众参与行政的宗旨是人民行政更好地为民服务,因而公众参与行政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行政立法不作为是行政法学界很少有人探讨的一个问题。从理论上说,在行政立法领域可能存在不作为的情况,而且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文章对行政立法不作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在参考法国行政法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实证地考察了我国可能出现行政立法不作为的几种情况,进而提出了设立由利害关系人启动监督程序的机制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颁布《立法法》实施细则等富有创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国有企业垄断的主要形式。行政垄断规制改革的措施是:采用激励性规制措施,提高规制效率;引入竞争前提下的民营化;完善管制法律体系,建立独立规制机构;正确选择管制与民营化的顺序;改进反垄断法立法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