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文必红 《理论月刊》2012,(4):160-162
诚信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严重,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多种多样,对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危害很大,原因也比较复杂。但是,只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完成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张玉胜 《今日海南》2011,(12):17-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这既规定了诚信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也指明了构建诚信社会的努力方向。"突出位置"凸显了中央政府对诚信缺失现状的关注和警觉,体现了国家致力构建诚信社会的决心和意志,契合国情,  相似文献   

3.
道德口吻是诠释诚信的传统方式。国内国外两个场域不同视角的解读绘就一幅关于现代诚信基本内涵的图谱。社会变迁与转型推动着观念的发展演化,诚信已成为经济、政治、科研、法治等领域关注的重要命题,道德意蕴逐渐淡去,规范化发展成为新的趋势;而契合通过社会诚信体系控制诚信危机的国家战略,以明确其中的诚信要义为原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个人、社会与国家三维进路的诚信实践推动"诚信中国梦"的实现,无疑会成为而后研究的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诚外无物”。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诚信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和深化,诚信缺失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假冒伪劣频频曝光、面对跌倒老人不敢扶起……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焦虑。“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把道德伦理的软性规则与制度规定的刚性约束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体系。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更应把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放在突出位置,为全社会提供信用体系这一道德“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诚信不仅在促进全球化中成为重要因素 ,而且在兴国、立业、成才中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及高校在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中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思考 ,提出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应从社会环境建设、诚信教育和实践、校风学风建设、诚信制度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艳 《求索》2014,(5):22-25
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政务诚信建设务求实效,其实现路径在于:建设道德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而建设道德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既是政务诚信建设的目标,又是取信于民、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手段,是政务诚信建设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缺失,社会交往就会出现价值观迷失和道德失范,从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处于混乱状态。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诚信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对诚信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进一步从道德、产权、法律三个基本方面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根本举措和保障,为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提供了基本依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规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普世的行为准则。构建以政府诚信为主导、个人诚信为基础、企业诚信为引擎的社会诚信系统是社会良序发展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立足之基。夯实社会道德生存基础,应悟鉴中外社会诚信运作模式,健全教育机制,强化思想引导;完善评价体系,严格诚信记载;落实监督程序,严肃失信惩戒,构建一个长效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改娥 《前沿》2004,(8):41-42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社会普遍失信的原因很多 ,但政府的信用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因此 ,要建立诚信社会 ,必须先建立诚信政府 ,从增进政府公务人员的信用观念入手 ,建立公务人员的信用档案 ,加强政府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使政府诚信成为社会诚信的定心盘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崔婷婷 《前沿》2010,(22):99-101
当前我国企业不讲诚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投资者信心,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企业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其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更应为他人与社会服务,诚信则是企业伦理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因此为建立企业诚信,本文从企业诚信的现状出发,剖析原因,指出加强企业诚信的必要性,并寻求实现企业诚信伦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大》2012,(19):34-35
"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表述,在全国引起关注。此前,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海亦提出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诚信在维护统治、教化社会、协调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政治诚信在为我们今天建设政府诚信提供资源的同时,也有着自身无法逾越的限度。我们今天所说的政府诚信,不仅仅是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意义上的对政府工作人员个人的品格上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政府权力合法性的道德考量和政府对公共权力运作的道德要求。本文认为,剔除和剥离传统诚信道德的人治色彩和道德决定论倾向,汲取其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们树立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转变政府职能、遏止腐败、醇化社会风气、推进政治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鑫 《群众》2023,(16):51-5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国要讲诚信、守诚信,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诚信建设的必然要求。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更要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提升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效能上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将信用转化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各类公共事件不时出现,起因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据爱德曼2009《信用度调查报告》关于"不同国家企业的信用度"排名中,总部设于中国的企业在20个国家中列倒数第二位,信任率仅为27%。这是很令人忧虑的。由于社会诚信缺失,不仅使公共事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严重影响执法效率,而且有些公共事件本身就是因为诚信缺失所致,成为公共事件发生和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实行以德治国,必须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在诚信缺失成为普遍现象的条件下尤其如此。失信现象成因复杂,决定了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诚信与和谐     
诚信是正常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是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除了经济利益分配的合理、制度的公正等因素外,人际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应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们依赖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单位、个人与政府的相互诚信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诚信规范的建立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道德支持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近期,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万敏 《理论月刊》2004,(6):111-113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