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首都公安"三巡",即巡逻、巡查、巡访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发挥着"减罪"、"减损"、"减灾"、"减投诉"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首都公安"三巡"工作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情报责任、网上责任、化解矛盾责任、形象责任意识;创新机制,奠定警民合作的牢固基础;依法履职,营造和谐警民关系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体现出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之间传统的血肉联系,更直接关系到新时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和谐警民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公安机关要建设好警民关系,必须走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误区;走出警民关系"完全取决于基层"的误区;走出警民关系仅仅是"政治工作"的误区。自觉担当"既是建设者又是捍卫者"的时代角色,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共建和谐,共享和谐。  相似文献   

3.
警察公共关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警民互动,鼓励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提高警务实效,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权益。而我国在引进和学习西方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实践过程中曾一度陷入误区,认为警察公共关系就是宣传或者塑造警察形象,或把警察公共关系等同于警民关系以及警察人际关系。因此,为推动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应借鉴域外经验,实现从"单向专业型"向"双向参与型"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建立服务型警察,最终达到警民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4.
"杨佳事件"中民众的舆论反应给警民关系建设敲响了警钟,民众的"群体归因偏向"导致警民关系越走越远。研究发现民众群体在做归因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做出利己主义的内在倾向归因,加上警察特殊的社会角色,民众群体单边逻辑的归因定势和不恰当的舆论引导,致使警察这一角色身上被强加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和民众抱怨。必须从树立警察形象、加强警民交流和引导舆论"双刃剑"等多方面来努力克服群体归因偏向,建立良好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区警务是当今世界各国警务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一项以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警务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把警察的工作重心由传统的事后打击转移到事前预防上,依靠社会公众的力量抑制犯罪,逐步实现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通过密切警民关系,加强警民合作,形成"全民皆警"的新格局,只有警民携手,在社区警务活动中,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营造出"人人为警"的社区治安氛围,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抓好的"三项建设"之一,也是公安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谐警民关系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其现实意义。然而,警民关系不和谐的掣肘因素依然存在,唯有从宏观上塑造和谐氛围、微观上强化实践锤炼,才能实现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一家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课题。在警务活动中,只有针对目前警民关系紧张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警民关系,用和谐的理念统领警民关系建设,用科学的机制保障警民关系建设,才能消除警民矛盾,构建警民关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时代,和谐警民关系作为公安工作追求的理想目标,不仅要求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而且也应当包含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容易滋生网络谩骂、网络谣言和网络"群体极化"等现象,使公安机关在建设网络空间的和谐警民关系中面临挑战。因此,公安机关只有探寻引导网络舆情的有效方略,才能实现网络社会的警民和谐和现实社会的警民和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从根本上说,警民关系就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当下,我国警民关系建设形成不了"积聚"效应,主要源于以实现权力与权利平衡,以平等、尊重、合作为观念基础,构建和谐、合作警民关系的目标设计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特有路径的缺失。因此,基于政治学的视角,着眼于中国的政治生态和现实情形,建构当下我国警民关系建设的特有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警民话语冲突是警民关系的重要话题。警民关系不仅是警察与民众的双边关系,也与国家、社会、法律、文化等共同构成多边关系,这决定了警民话语冲突预防体系的建构具有系统性,它既要有宏观建构,又要有微观建构。从警方的视角来看,警民话语冲突预防体系的宏观建构主要包括建章立法、提升素养、宣传与沟通等背景预防体系的建构,微观建构主要包括执法态度、执法行为、执法话语等现场预防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警民关系对于公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以来,首都公安机关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政治建警、全警公关、媒体公关、群众回应机制、公民警校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成果丰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实践中存在规范化不足、制度化缺失的问题,这与警民关系建设没有规范的顶层设计、未能建立稳定独立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很大关系。从各地公安机关警民关系建设的实践出发,以国外警方的先进经验和全球行政改革的理论为依据,当前警民关系建设应转入规范化建设阶段,应从目前较为粗放的管理方式转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从而实现警民关系建设的组织管理系统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工作机制常态化。  相似文献   

13.
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创建新型社区警务模式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重大的影响。现行的社区警务运行模式存在警察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过程不够透明,警民互动不够等问题。创建新型社区警务模式应在警务公开机制、警务工作前移、提升警察服务理念、建立警民互动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警民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各国警务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人民警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社会转型期部分公民法治心态的不完善以及新闻媒体的涉警报道欠客观公正等原因,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和谐。人民警察在警民关系的构建中应占主导、主动地位,针对此种现状,人民警察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是关系到公共安全处突机制的重要问题,是体现社会稳定程度和法制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妥善解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舆情处置问题是预防事态扩大的前提.公安机关应建立、健全舆情处置机制,加强沟通,学习专业化策略,逐渐引导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最终实现警民关系的和谐,妥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俭 《公安理论与实践》2008,18(5):38-43,55
在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进程中,需要评估新时期警民关系和构建警民关系的新格局。我们要在细致分析当前警民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对策与方法。新时期密切警民关系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进作风、改进方法、狠抓落实,做到“导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17.
在类比分析的基础上,警民关系系统可称为一个耗散系统。分析警民关系系统构成要素及其耗散结构条件,结合警民关系建设现状,探讨该系统演化的机制、路径与动力来源,解释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过程,引导系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区警务与我国公安工作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应立足社区以提供全方位的警务服务为先导,着力提高社区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规范社区民警执法理念、改善与密切警民关系,实现警民携手、并肩合作,共同治理社区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界定新时期警民关系之前,要先重点考察"警察"和"民众"两个主体的时代内涵。人们认识警察,不仅仅是对警察组织和人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警察角色、身份和形象的认识。警民关系中的"民",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民众,还包括网络上拥有虚拟身份的民众,以及由个体构成的社会。在此基础上,应分别从警民政治关系、警民社会关系、警民管理关系、警民服务关系、警民公共关系、警民监督关系、警民人际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梳理,由此概括新时期警民关系定义。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进程中,公安机关应立足实际,摒弃浮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归理性。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应落脚于法、着眼于小、共鸣于情、把握于度、寄望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