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2):22-22
2013年,四川省先后遭遇“4·20”芦山强烈地震和数次特大暴雨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袭击,是继“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四川省四个级别的救灾应急响应悉数启动且次数频繁,尚属首次。尤其是芦山强烈地震,致灾面积广、受灾程度深、救灾难度大。四川省民政厅坚持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的芦山地震,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不管是灾时开展属地为主的应急救援,还是灾后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走出的重建新路,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2013年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对雅安市造成了严重破坏,房屋坍塌、交通中断、满目疮痍,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央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3.
梁学忠 《群众》2009,(1):35-37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之重、难度之高也是史无前例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四川省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绵竹市国土面积1245平方公里,“六山一水三分田”,总人口51万人,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居四川省第4位。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这次地震是继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遭受的又一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的自然灾害。"4·20"芦山强烈地震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评估采取县级统一填报、省级统计汇总、行业部门审核、减灾委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4月20日,四川省民政厅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  相似文献   

5.
<正>大爱、真情、友谊——一场灾难,将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和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紧紧地连在一起。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他们在那片曾被地震震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大爱、真情、友谊——一场灾难,将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和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紧紧地连在一起。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他们在那片曾被地震震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按照现代管理思维,秉承"治灾于未灾是自然灾害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社区(村)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村)安全则城市安全"的理念,着力探索自然灾害管理关口前移的有效路径,研制出台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启动实施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建设。一、实施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建设是城市的理性选择近年来,四川省自然灾害频发,成都也先后遭受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7·9"特大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  相似文献   

8.
刘威 《中国减灾》2013,(6X):28-29
<正>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政府、民间组织及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芦山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基本结束,灾后过渡安置工作也有序推进。接下来,灾后重建成为新一轮的工作重点。如何搞好芦山灾后重建规划,如何处理好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灾后重建与芦山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灾后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个城市进行复制或者是灾难过后物质财富的恢复过程,而是从总体规划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科学重建、优质重建,使灾区的经济和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即是维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牵头组建的课题组,在其5月9日向四川省政府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发展型重建思路。地质学家、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一年.一年来,四川省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0.
小鱼洞灾后社区重建项目,是由民政部救灾司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在四川省"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小鱼洞镇开展的灾后社区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
郭勇 《中国减灾》2014,(5):48-49
正2013年12月下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由5位副县级领导带队,深入阿察、麻绒等12个乡镇,对"1·18"5.4级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验收。经自查验收合格后向210户农房恢复重建户兑现了367.5万元的建房补助资金,标志着白玉县全面完成"1·18"5.4级地震灾后210户农  相似文献   

12.
正每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害损失到底有多大?灾害损失如何进行统计和评估?这些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各级民政救灾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四川省在短短5年时间内,历经了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2013年的"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害。两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的领导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就调整2008年中央预算,并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议案作如下说明: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四川、甘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世界范围内工程最浩大复杂的一场重建。在中央"举全国之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精神的感召下,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短两年时间,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重建起美丽的家园。2010年8月底,四川省核定纳入享受政府补助的146.83万农房重建户,全部完成重建,受灾群众陆续搬入永久性新居。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致灾因子复杂、大灾连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万余处,占全国15%左右,70%的区域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2008年以来,四川相继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11·22"甘孜康定地震、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九寨沟7.0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灾害造成全省约2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相似文献   

16.
陈厦 《中国减灾》2014,(15):51-53
正近年来,在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4·14"玉树强烈地震、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中,我国的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12月3日,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揭牌,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站(cneb.cnr.cn)同时上线,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4,(7):14-15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认真落实以地方为主的应急救灾工作新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地动员组织各方力量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和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受灾地区社会安定,各项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相似文献   

18.
喻东 《中国减灾》2012,(6X):18-20
<正>如果说灾后救援工作是百米冲刺的短跑,灾后重建就是考验毅力与耐力的马拉松。"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除了21个省份负责对四川、甘肃、陕西灾区进行一对一的对口支援重建外,社会公益组织也投身重建工作之中。李嘉诚基金会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开展的四川省彭州市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将防灾减灾体系构建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深化"减灾—备灾—救灾—灾后重建"四位一体救灾思路,实现防灾减灾与灾害救助并重,救灾工作向灾前防控和灾后重建拓展延伸的新格局. 完善灾害预警机制 做到灾害险情有预警 四川省充分发挥省减灾办综合协调职能,以险情预警和灾情会商为平台,与多个涉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基本实现灾情参数即时共享.在突发天气过程中,气象等部门及时提供最新雨情、水情、汛情和地质险情,提前发出预警预报.依托村、镇、县、市四级灾害信息员网络,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到县、乡、村、组、户和施工单位,提前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由于灾害信息员培训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会商预报准确率较高,为提前组织转移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0日,在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两周年之际,四川省委、省政府在雅安市组织召开了"探索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新路子研讨会"。芦山地震恢复重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和"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四川省结合恢复重建工作,积极探索和实验恢复重建新路子。本次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