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婚:虚拟游戏好玩没劲(公众接受度:48.8%) 在某知名IT外企做销售的大鹏已经毕业两年了。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他会在网上找几个“老婆”过过瘾。现在回想起来,大鹏说,最初的几个星期,每天都趴在网上和几个“老婆”“缠绵”,挺好玩的,但很快就厌倦了。尽管这样,他对自己的行为至今还是挺认同的。“年轻人就应该多试一试,毕竟那只是虚拟的东西,谁也不会当真,好玩而已”。  相似文献   

2.
要找一个人的照片.最简单省事的办法,是找他本人索要。 然而,他们两个却是找不到了,不管是手机座机或者采取其他什么方式,他们已经离开。我更不愿意找到他们的家里去.因为那总要再提旧事。还是伤心的事。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去网上搜索,找到了他们:刘书田和翟平。  相似文献   

3.
我今年上大四,家境不错,从小我都是在别人的注目中长大,自信自己天生丽质、聪慧过人,我时常感觉在同龄人中找不到能与我志趣相投的朋友,因此空闲的时候,就在网上找年龄大点儿的朋友聊天。半年前的一天,我在网上聊了一个大我好几岁的男人,他睿智而又风趣,是我在网上遇到的最有深度的人,一连几天我们都是聊到深夜,于是我们在一家酒吧见了面。他真的很不错,个头、长相、气质完全符合我对他的想像,我们都忘记了时间。在这种氛围中,不知不觉我醉得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自己一丝不挂地裸在被窝里,下面感觉…  相似文献   

4.
《半月谈》2005,(2):68-69
2005年元旦,我在郑州市乘出租车游玩时,发现后座位有包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叠厚厚的人民币,数数有1万多元。我问司机是谁丢的,司机也不清楚。我与司机协商,请他上缴出租车公司或通过其他渠道找失主,司机当时同意。谁知事后他变卦了,不但没有主动找失主,反而在失主找到他本人追要这笔钱款时,他竟否定自己拿了这笔钱。请问这位司机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该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5.
讀者快餐     
来自网上的骚扰 盖瑞是个16岁的男孩,他最爱每晚9点后,在网上和他人“聊天”。一天,他在网上接到一个署名“泰丽”的女子发来的信息,问他“怕不怕痒”。盖瑞心想一定是恶作剧,但是仍回答了“怕”。这个回答很快就令他后悔。 自此,每晚盖瑞一上网,泰丽已经在网上等候。“她“自称是大学生,从网上送给盖瑞的全是有关搔痒和性方面的东西。盖瑞觉得很讨厌,不再理“她”。 可是泰丽仍一再发来内容低俗  相似文献   

6.
曾读过一篇文童: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餐盘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3,(4):70-70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从来不穿袜子,即使是去白宫赴宴也不例外。他几乎从不梳头,他那张办公桌的混乱程度也是四海皆知。对爱因斯坦而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除了浪费时间之外别无其他意义。“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直觉”,他这样说,“我这个年纪,就算有人告诉我说要穿袜子,我也不必放在心上。”诚然,与其花费时间来找袜子,干嘛不去完善相对论?  相似文献   

8.
他善于“说”:哪个窗口的车主有疑惑,他便走向哪个窗口。一番有理有据的释疑解惑,让车主心服口服;他勤于“做”:建设车管服务站,让群众零距离办理车管业务;开通网上车管所,开没官方微博;自主研发超标电动车管理软件;他乐于解“难”:群众有事找他。再困难也要创造条件解决。  相似文献   

9.
王斌余案背后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上看到王斌余案后感到非常痛心:“农民工王斌余因父亲的腿被砸断急需用钱,便找老板多民意与法院判决次讨要工钱,未果。此后他找劳动部门,找法院,都无济于事。走投无路的王斌余又折回包工头家讨薪,被骂成‘像条狗’,遭到拳打脚踢。极度绝望和愤怒之下,他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公安局投案自首。最近,他一审被判死刑。”笔者感兴趣的不是这个案件本身,对此类案件来说,相信它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它能带给我们诸多制度思考。笔者在网上看到有三百多位网友的评论,吃惊的是竟然所有的评论都同情乃至支持王斌余,对为富不…  相似文献   

10.
约定     
“咚,咚咚咚,咚咚-”他有节奏地轻敲着门。这是他和她约好的,这个敲门声就表示是他来了。门却没有立即打开。这可是少有的。以前,只要他轻轻地一敲门,门就打开了,好像她一直就等在门后似的。这一次,却没有动静。“咚,咚咚咚,咚咚-”他又有节奏地敲了一次。她是他的老客户了,差不多每隔五六天,她就会有一件快递。都是网上买的东西。他很惊讶,她都那么大岁数了,竟然还是个网购达人。  相似文献   

11.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10):57-57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推出2008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以“直接向大师学习——阅读与人生”为题,与300多名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劝诫大家,要多读书,少看电视,少上网:多读经典,少读畅销书;多读原著,少读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首先须说明的是,周国平先生的“劝诫”,是辩证之言,他并没有要求大家放弃了电视、上网,丢弃了畅销书,舍弃了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希望大家在“多”与“少”之间找好平衡,使之协和。而其之所以如此言之,自有其凿凿之理。  相似文献   

12.
紫新 《今日广西》2007,(9):70-71
张艺谋年薪:1亿元。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觉的、合适的拍。”“我只想拍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种清新、自然和返璞归真的东西。”如今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10多年来从未因缺少拍片资金而发愁。而《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创造了国产票房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3.
小非 《人大建设》2008,(11):34-36
“倒卖”一张火车票被拘留5日 胡峰家住郑州市中原区,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今年1月,妹妹到上海找他玩儿。当她准备乘火车返回郑州时,胡峰才发现,妹妹从网上订购的那张返程火车票没有座位。心疼妹妹的胡峰又为她买了一张有座位的火车票。  相似文献   

14.
有应届大学毕业生近日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除了“被瞒着就业”,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08,(23):59-59
编辑同志: 刘某在菜市场买菜,付款时,给了老板一张50元的钞票,老板说是假的而拒收。刘某这才想起这张50元的钞票是在菜市场的超市买东西时,店主找给他的零钱。随后,刘某即去超市理论,但店主无论如何也不承认。刘某与超市店主一同来到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员将50元假币没收并镝毁。刘某觉得不公平,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网上偶见一篇文章,读后颇有感触.文章大意是,某县要招考税务干部,消息一出,“后门“挤破.主办人想出一招.考试那天,考场大门上赫然出现了一副对联:“只招十一名干部,你也找他也找,叫人为难;不徇半点儿私情,你也行他也行,谁好取谁“,横批:“考场见高低“.……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个题目,你或许会问:贿空大师是干什么的?是吃斋念佛的僧道,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抑或是放浪形骸的江湖豪杰?其实说穿了很平常,他就是你常见到、常听到、令你非常愤恨的东西——行贿买官。找人不见叫扑空,应答之事办不成叫落空,行贿者拿钱买官,钱送出去,官没到手,岂非“贿空”?然而,能够称上“大师”者,又是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8.
明明本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一次班上有人丢了东西,查去查来他的疑点最多,班主任老师责令他写检讨、退赃款,同学们则指指点点议论他是小偷。半个月后,问题查清了,正当老师要还他清白、为他恢复名誉时,派出所又找上学校,原来他上周真的跟几个不法青年一起当了扒手。老师不明白,怎么一时的错怪,竟使一个好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心理学中,这种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容易使该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贴标签效应”,其一是因为标签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人的“个体意识的自我认同”。如…  相似文献   

19.
春节过后的一天早晨,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的周女士正准备上班,忽然,她母亲王大妈急急忙忙从外面回来,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她问母亲找什么,母亲很不耐烦地说:“你别管!”  相似文献   

20.
郭隆 《北京观察》2012,(2):59-61,58
正早想找常纪文委员聊聊,一是曾有过微笑寒暄的初识,二是知道他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经历颇为独特、不同凡响。在网上搜索"常纪文"便会得知,这位环境资源法学博士后曾参与了《中国法制建设》白皮书的起草,且在环保立法方面做出了不凡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