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政法学刊》2016,(5):99-108
塔吉克斯坦1994年以来恐怖主义犯罪不绝如缕。犯罪的特点是在犯罪手段方面,恐怖主义犯罪分子除进行小规模爆炸或者绑架勒索以外,还与政府进行武装对抗;犯罪组织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犯罪组织多方面保障经济来源;犯罪活动大多打着宗教的旗号实施。犯罪的原因包括社会与政治的封闭性;经济存在严重弊端,社会矛盾重重;社会的伊斯兰氛围日益浓厚;国内青年群体的极端伊斯兰主义思想膨胀;塔阿边境地区武装分子越境趋于失控,外部环境恶劣;走私活动猖獗,助长恐怖主义犯罪势力;"萨拉菲"的恶劣影响等。犯罪的预防措施包括强调政教分离原则,依法管理宗教组织与宗教活动;通过专门法律打击恐怖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积极帮助极端分子回归社会;加大对恐怖主义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加强反恐怖主义资助的执法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反恐能力建设;努力发展经济,并扩大到国外就业。塔吉克斯坦预防恐怖主义犯罪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关于恐怖主义犯罪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作为由某些组织或国家在恐怖主义理念支配下,通过暴力或其他危险方法造成社会恐怖,以实现其政治、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目的的犯罪行为,是一种新的犯罪样态。这种犯罪往往具有较为独特的认知、情感特点和意志品质,也具有较为独特的行为特点。为更好的打击、预防这种犯罪。应加强其心理和行为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罗开卷  李伟华 《犯罪研究》2007,(1):15-21,29
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就是以民族主义为思想基础,采用暴力等手段打击无辜者以制造社会恐慌,以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治或取得政治优势目标服务的犯罪。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主要是由民族主义引发的,突出表现为西藏“独立”和新疆“东突”问题。在防范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中,政治和刑法手段只能治标,社会政策则是治本之策。通过完善和加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经济、语言、教育、移民和宗教等政策,消解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思想基础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4.
试析有组织犯罪分子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贿赂腐蚀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贿赂腐蚀国家工作人员,是有组织犯罪分子隐瞒犯罪活动、逃避打击、继续作恶、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而党内存在的大量腐败现象,少数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和犯罪组织雄厚的经济实力,给犯罪分子运用贿赂腐蚀手段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从而使腐败和犯罪互相利用,狼狈为奸.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犯罪催化剂的作用,直接妨碍对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同时也使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本文对有组织犯罪运用贿赂腐蚀手段的普遍性、客观必然性、社会危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要从根本上防止贿赂腐蚀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有赖于我党廉政建设力度的加强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有组织犯罪是当前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对此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使之成为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本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含义、特征和类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心理矫治对策。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原因,认为社会控制弱化和腐败,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以及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严打的高压下,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心理矫治工作,对那些初陷泥潭、涉恶未深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子进行帮教,引导他们重回社会,是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试论恐怖主义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特征、目的特征、手段特征和对象特征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了恐怖主义犯罪不同于普通犯罪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提出了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包括:标本兼治,努力铲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内立法。  相似文献   

7.
国际社会打击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存在诸多问题:法律理念和法律规范的差异、狭隘的主权和民族利益观的影响、文化冲突的催化、超国家机构的作用有待完善、国内立法存在缺陷。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应对:逐步淡化主权意识;加强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合作;减少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文化原因;尽快将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国内反恐立法。  相似文献   

8.
荆忠 《犯罪研究》2002,(6):67-69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犯罪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恐怖主义犯罪在证据采用中存在着较多困难:证据收集、DNA鉴定及声纹证据的采信等。入世后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预防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布主义;确立普遍管辖的原则;加强立法;长期监控、重点打击。  相似文献   

9.
国际恐怖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危害,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宗教、道德等诸多因素,由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以实施恐怖活动为主要特征,本文从恐怖主义活动来界定其概念,并试从几个方面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贾珊珊 《法制与社会》2011,(23):161-16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危害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重要且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频繁发生,破坏规模增大,覆盖范围更广,并往往与民族和宗教问题联系在一起。如何有效地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行为,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需要迫切回应的课题。本文拟从国际反恐怖主义犯罪的背景现状着手,分析其犯罪性质,在揭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特点的基础上,就惩治与防范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及法律对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赵长江  余翔 《人民检察》2023,(20):72-75
“网络水军”通过操纵网络舆论与流量,扰乱网络空间秩序,影响现实经济生活与社会公共秩序。基于严密的组织分工和利益分配机制,“网络水军”犯罪已形成成熟的犯罪链条。目前对“网络水军”的打击力度不足,存在罪名适用不清、犯罪主体认定不明、关键证据难以获取等问题。对此,建议基于产业链条分工确定犯罪主体范围,明确罪名与罪数;适度调整证明责任分配,合理扩张共同犯意的认定;加强主动识别与算法取证工具的使用,利用新兴技术提升侦查取证水平;构建行刑衔接机制,联合多方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2.
恐怖活动古已有之,恐怖活动犯罪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2001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防范,联合国安理会于2001年9月28日通过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1373号决议,呼吁各国在防止和制止恐怖主义行为方面进行紧急合作,并对联合国各成员国的刑事立法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安全及稳定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犯罪往往与政治、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严重危害国家、社会安全的特点,因此在处理涉恐案件时需要更加严厉的程序规定.相比于普通案件,警察在涉恐案件中的侦查权、羁押权、处置权等职权得到了较大的扩张,这有利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同时对执法的合法性也是一种考验.如何平衡犯罪防控和警察职能的关系,是反恐立法中应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赵进一  马骏 《检察风云》2012,(14):61-63
“三维攻势”铺天盖地 大河涨水小河满。近年来,苏州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百姓渐渐鼓起来的钱袋子引得犯罪分子垂涎欲滴。电1言诈骗犯罪舌动日趋猖狂:书去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窝点经常变换,由境内转向境外,打击的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犯罪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司法领域所使用的"网络"(networks)一词通常是指犯罪组织。一个犯罪网络首先也是一个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自美国"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媒体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恐怖主义犯罪等有组织犯罪进行犯罪网络分析、研究,通过解构犯罪组织,发现犯罪成员体系、结构特征与行动目标,从而对有组织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打击。我国应充分认识社会网络分析在现代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全面了解国外有关理论与应用发展,积极采取政府资助项目研发与直接设立研究机构等多种手段,促进犯罪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敌 《法制与社会》2010,(10):247-248
有组织犯罪是当代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犯罪的严重化,已危及到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宁,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对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及范畴进行界定将有利于全世界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联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暴恐活动犯罪分子是各族人民的敌人,严厉打击暴恐活动是有效预防恐怖主义犯罪的核心,严厉打击暴恐活动是宗教和谐的保障,严厉打击暴恐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严厉打击暴恐活动是保障民生的需要。严厉打击暴恐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严厉打击暴恐活动必须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8.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翔 《政法学刊》2003,20(6):7-10
有关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观点众说纷纭。各国、各地区组织的概念表述均有不同,须综合研究恐怖主义犯罪与政治目的、恐怖主义犯罪与正当目的、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主体、恐怖主义犯罪的行为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昆明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北京金水桥事件"等国内恐怖袭击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作为国际刑法中最为严重的几类犯罪之一,是国际刑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因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界对于恐怖主义犯罪有着诸多的争议,各国政府以及学者对其展开了不同视角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解析全球治理反恐模式的基础以及具体操作,希望能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也是跨国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 ,具有结构更加严密、能在国际范围内更加迅速调集资金等特点。不同的历史时期 ,跨国有组织犯罪因经济、社会、文化变迁有不同的特点。近几年来 ,国际恐怖主义及国内分裂势力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联系日趋紧密成为新的动态。基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复杂性及危害性 ,从国内方面来讲 ,需从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入手加以控制 ,就国际社会来讲 ,各相关国际组织及各个国家集团或地区性组织均应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