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教学参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是一首双调的长调词 ,写于作者去世前两年 ,当时辛弃疾六十五岁 ,距离他渡江南归已经四十三年了。四十三年来 ,辛弃疾经历了两次罢官 ,近二十年的闲居 ,叱咤风云的一代抗金名将已是衰鬓先斑、垂垂老矣。然而他壮志未泯 ,雄心犹在 ,一方面为自己终于能在抗金前线任职而振奋不已 ,积极备战。另一方面 ,他又痛感朝廷无能 ,并对当时主政的韩胄草率从事 ,轻敌冒进 ,而忧心忡忡。这首词就生动地表达了作者这一复杂的心情。词的上片即景抒情 ,缅怀历史上有所有为的人物 ,寄托自己的理想。如他赞美孙权 ,就是要…  相似文献   

2.
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也被用到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头上……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已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模式了。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诗人,既爱国,诗又写得好,人们爱他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  相似文献   

3.
正是“叶如碧玉花胜火”的初夏时节,我有幸来到这“千丈晴红,十里翠屏”的稼轩乡——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晚年居住的地方。稼轩乡,座落在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旁,绿水青山,茂林修竹,环境十分和谐恬静。当年,辛弃疾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却遭到南宋主和派的疑忌和打击,并被一贬再贬,长期落职于此。辛弃疾的“平戎万里”、收复旧山河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仍念念不忘祖国南北分  相似文献   

4.
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素有爱国主义的伟大传统,这一传统闪现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形式,又以诗词更为显著。历朝历代,一批批忧国伤时之士运用诗与词的形式,或壮心假于比兴,或浩气行于典故,或直泻胸臆,或潜气内转,无数篇章表达了对自己祖国的强烈热爱,对进步理想的执著追求。其堪称里程碑者,在前有九年放逐、独步行吟,乃赋《离骚》的屈原,在后有十年困守、十年离乱,心血写就“诗史”的杜甫。作为屈原、杜甫爱国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继承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以词名世的伟大爱国作家,辛弃疾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尤其他是运用词这种艺术形式,呼唤时代的风云,奏响爱国的心曲。辛疾弃  相似文献   

5.
刘辰翁作为南宋词坛的一位重要词人,不仅有大量词作传世,还有迥然不同于传统词人的词学观。他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词论予以反拔,高度赞扬辛弃疾“牵雅颂,人郑卫”的创作范型;主张词应具有与诗文一样的地位和功能,词的创作应不拘一格,以意之高下为先。这种独到见解对改变传统词论、提高词品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靖康之耻”,使文学家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创作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爱国词人辛弃疾和爱国诗人陆游的同时出现,标志着诗词方面的最高成就,对诗词风格发生了重大影响。诗词创作又一次出现了“中兴”现象,所谓“中兴四大诗人”、“中兴词派”就是由此而来。在南宋词坛,被称为“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丽绵密处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的辛弃疾,是一位能文能武、有个性、有雄心、有韬略、有才气的人才。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曾活  相似文献   

7.
蒋寄红 《湖湘论坛》2003,16(3):74-75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词人。他的词作内容广博 ,不少篇章深刻地反映出了当时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 ,批判南宋朝廷的苟安政策 ,表达了他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 ,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真诚充沛的激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即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五年 (116 9年 ) ,也就是辛弃疾渡江南来后的第八个年头。是时 ,辛弃疾任建康府 (今江苏南京 )通判。赏心亭是建康城上的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载 :“赏心亭在 (城西 )下水门城上 ,下临秦淮 ,尽观赏之胜。”他登亭远眺江北 ,正是“三千里地山河 ,四十年来家国…  相似文献   

8.
梦窗词结构方式初探潘裕民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是继姜夔之后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也是词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他现存词约340余首,其数量于南宋词人中仅次于辛弃疾。然而,自宋末以来,特别在近一个多世纪内,对梦窗词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究其原因,恐怕与它...  相似文献   

9.
“提案冠军”──罗宗英胡宝炎罗宗英是一位爱国侨眷。他兄弟8人、亲属50余人都在港澳、美国和澳大利亚。他父亲是英商在天津开办的太古轮船公司的经理。上海解放前夕,太古轮船公司有开往香港的班轮,兄弟们纷纷走了,就剩下了罗宗英。他决定留下。他不愿意离开他的技...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看来,45岁以上的中国人都知道北戴河这个地方,这是因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非常喜欢这里。1954年,他在滂论大雨中,站在北戴河的一处巨崖上作了一首词《北戴河》,词中描述了北戴河的景色,表达了他取得了政权后(1949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建立了新中国)的喜悦心情。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这首词如同他的其它语录一样不但尽人皆知而且人人能够背诵。北戴河因此被中国人牢记。北戴河距北京只有几小时的车程,在炎夏时却比北京凉快得多。毛泽东很喜欢这里,他习惯在北戴河召开中央会议,把他的部下都叫到北戴河开会,…  相似文献   

11.
周一渤 《台声》2005,(7):50-55
因为开创中国三大诗派之一的“新古诗”,他被尊为人文学的“世界桂冠诗人”;首创中文“电脑”一词,他被誉为自然科学的“中华电脑之父”;因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卓有贡献,他被称为社会科学的“企管大师”。对于接触过范光陵(Kenneth Kuanling Fan)先生的人都会纷纷称道:“三冠才子”,名不虚传!无怪欧美大报均称他为最崇高的文艺复兴人(Renaissance Man),他自己却愿意以‘爱国诗人’留在后人记忆。  相似文献   

12.
《辽宁人大》2009,(3):46-46
金振华当兵30年,转业到老家胡莱县,任县交通局局长。金局长上任的第二天就碰了个钉子。这天一上班,他就去各科室转转,想与同志们见见面。岂料,12个科室竞有6个关门,剩下的也只有个把人留守。金局长便向留守人员打听,得知县劳动局老局长病故,交通局有1/3的人前去吊唁,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学宝库中,热爱乡土山河的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中光辉的一页。如屈原的《楚辞》、李白的《古风》、杜甫的《垂老别》、杜牧的《河湟》、如陆游的《金错刀行》、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鹧鸪天》、元好问的《岐阳三首》,无一不凝聚着爱国恋乡的强烈情感。受过这种文化熏  相似文献   

14.
在巴蜀文学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家、 名家属于“流寓,作家、诗人。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因缘,从四面八方来到巴蜀大地,在这块热土上或仕宦,或游历,或创业,或避难,与巴蜀民众呼吸相通,共同奋斗,并将其见闻感受、喜怒哀乐化作吟咏,著为篇章;为巴蜀文学增添了奇光异彩。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就是继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之后最为杰出的一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在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家庭,自幼便培养起忧国忧民的思想,立下了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壮志。数十年间…  相似文献   

15.
财富与人生     
华的特殊感情。2006年l0月28日晚,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香港著名爱国宴业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4岁。霍先生逝世后,各方反应强烈,对他充满悼念和赞誉:香港舆论称他“爱国至诚,为人谦和”:霍先生是商人,更是中国人,他的眼睛里始终含有一种对泱泱中华的特殊感情。  相似文献   

16.
永久的誓言     
1935年伟大的”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增强了我的爱国心,唤醒了我不能当亡国奴。正在南宁平旦中学读书的我,在这一新形势的激励下,积极地参加了南宁学生的游行示威,响应北平学生的救亡运动。一天,南宁初中与我姐姐同班的高年级学生黄孔修到我家玩。责是我的同乡,他见我有点爱国思想,每个星期天,只要有空就来找我谈论国家大事,讲抗日救国.我与他交上了朋友,他劝我到南宁初中读书。我姐姐也主张我去南宁初中。于是1936年春我考进了该校。后来知道南宁初中的前身是广西省立第一中学,互925年就有共产党的秘密活动,校长陈勉总是…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7,(1):49-49
弋阳历代人才辈出,古代有抗金宰相陈康伯,爱国诗人谢叠山;现代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方志敏,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解放后,曾走出了邵式平、方志纯等“两任半”省长;近年来,又涌现了全国公安先进工作者姚南杰、“网络妈妈”刘焕荣等一批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8.
卢作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富于理想,勇于开拓,并创造了奇迹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于1925年创办了民生公司,从零开始,惨淡经营,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到1949年,他领导的民生公司已拥有江海轮148艘、资本上亿元、职工9000余人,航线从嘉陵江延伸到长江...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要评选今年夏天最热的词,那一定非"爱国"莫属。"爱国"热起来,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好就好在我们可以对于什么是爱国、如何爱国、爱国爱的是什么,以及再延伸开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爱国等一些问题,来一场深入的讨论,使我们的"爱"从此变得清晰与正常起来。我这样说,当然是基于我对于爱国的理解之上的。说真的,生长在这个国度几十年,耳濡目染的"爱国"  相似文献   

20.
1999年8月,正是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湾区一年中最燥热的季节,准备携家眷回国创业的李鲲此时心情就犹如室外的盛夏躁动不安。 3年前出国时,李鲲就想到一定会回来,但没想到会回到“金蜘蛛”──这个在他手里诞生、兴起继而又衰败的公司。但是当他再次回来时,他的身份却从金蜘蛛的所有者,变为纯粹的管理者。 李鲲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描述那种离合的感觉:“如同人生的轮回一般。” 创业的辉煌 李鲲绝对是个才子。他1970年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14岁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9年大学毕业后,到用友公司工作了近一年。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