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治理现代化,需要地方人大的民主创新,地方人大作为地方民主议事中心,具有法定权威性和体制内民主等制度优势。浙江省乐清市的"人民听证"制度,作为地方民主议事制度有效运转的创新实践,充分发挥了人大的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功能,有力地提升了地方治理进程和品质。"人民听证"制度蕴含着进一步完善地方民主议事制度的制度性启示,即地方人大与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关系的制度性协调、地方人大的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应进一步制度化、地方人大的民主议事制度应进一步扩大民众的制度化参与。  相似文献   

2.
全修治 《公民导刊》2012,(12):20-21
基层人大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思考、探索、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彰显活力,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层人大创新,应以"突破樊篱"为先、以"亲民为  相似文献   

3.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在各地人大不断推动工作创新的同时,人大理论创新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理论界的学者和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站在时代的前列,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围绕地方人大行使法定职权这一主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推出了大量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了人大理论思想库,为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顾秀宇  李金见 《岭南学刊》2015,(3):23-26,59
基层治理制度创新与协商民主互为依托、形成合力,基层协商治理才能实现善治。逻辑上,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在形式上要依靠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合理的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则应以协商民主为前提。而现实中,某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缺失协商民主的前提环节,也经不起协商民主考验,甚至协商民主被不合理的"创新制度"裹挟,反而使协商民主流于形式和平庸。  相似文献   

5.
张亚曦 《群众》2022,(6):51-52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对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海安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载体作用,确保贯彻落实到基层人大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守正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最大的制度平台,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人大制度的发展进程证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善于总结,构成了人大制度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以出色的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题调研,日前,笔者赴浙江省学习考察了温岭市的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预算)、乐清市的人民听证("一年三考副市长")、宁海县的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以下简称"浙江三模式"),深感创新是人大工作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人大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代表工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本文以甘肃省平凉市及7县(市、区)人大代表工作的实践探索为例作一探析研究,以冀对提升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质效有所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制度作为我国地方特色的人大民主形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制度保障。本文结合罗源县人大工作实践,对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制度进行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地方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发挥好地方人大的职能作用,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非常重要的。自1979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恢复及创建到逐渐发展完善,始终在摸索、实践、总结、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实际上就是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通过持续的设定、治理技术的应用来使文字表述的制度成为现实运行的制度,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达到良好治理的目的。”地方人大制度建设和创新,正是通过一些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王冬敏 《今日浙江》2010,(16):50-51
自2007始,乐清市探索实行人民听证制度,把人民听证同人大工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人大监督,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引起国内学术界和中央媒体的关注与肯定。  相似文献   

12.
范柏乃 《民主与科学》2015,(2):42-46,53
<正>回顾人民民主发展历史是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是从人民主权到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工业社会,契约论者认为民主意味着人民拥有主权,通过某种制度实现人民主权自治,于是代议制很快登上历史舞台;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当政党、利益集团等官僚体制不断渗透到代议制中,精英治理逐步成为民主的代言词,人民民主逐渐失去其核心内涵;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过程中,以"协商民主"为核心的新型民主形式不断向精英治理发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至今已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这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取得发展和完善的30年;也是山东人大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30年。30年的地方人大工作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  相似文献   

14.
地方人大工作是人大制度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应当珍惜地方人大制度研究会这一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体制内"研究力量作用,为人大工作提供参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贡献力量。2012年4月6日,"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宣告成立。成立研究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长期从事人大工作领导专家的作用,通过调查、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载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应是各级人大执政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专家立法咨询制度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是开展民主立法的重要形式。1998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组建了立法咨询委员会,形成了地方人大立法咨询的成熟制度模式与实践路径,呈现出人员构成专业、论证程序规范、意见表达充分、论证结果公开的四重特征与实践结构,并取得了丰富的立法成果。从这一实践结构线索出发,可以进一步推动人大立法咨询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马斌  王邺 《人大研究》2005,(4):35-36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断推进, 立法听证作为听取民意、保证法律法规公正合理的重要形式, 已被越来越多的立法机关在立法实践中所采用。近年来, 许多地方人大对立法听证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譬如, 立法听证意见反馈制度不完善, 立法听证相关人的权利与义务未作明确的界定, 听证陈述人有超出议题范围的辩论, 听证人询问力度不够,听证人参加人数过少, 立法听证成本过大, 等等。针对立法听证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立法听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地方人大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王元仁 《前沿》2001,(3):51-54
地方人大制度的核心是基层民主 ,基层民主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地方人大制度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目前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地方人大应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在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结合基层人大工作的实际,探讨基层人大加强民主建设的问题,形成了一些粗浅认识。一、拓宽发展民主的形式,进一步发展更加广泛的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