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欧庭宇 《求知》2022,(1):21-24
<正>政党形象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在对内层面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担当和人民拥护程度外化的客观表现,在对外层面是国际受众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主观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为建构党的政党形象国际话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发展思路。按照话语要素的构成,可以从话语主体、话语资源、话语形态、话语平台、话语评价等维度入手,来推动建构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国际话语。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西方话语面临困境以及中国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构建原则,在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话语阵地和话语队伍层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3.
自我革命视域下构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是一个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动态过程。勇于自我革命贯穿于百年从严治党发展脉络的全过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的总体问题应当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展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构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的“四梁八柱”。构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的基本要素由三个部分构成,分为话语体系主题(说什么)、话语体系主体(谁在说)和话语体系载体(怎么说)。正确认识和运用党章话语体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话语提出机制和话语解释制度,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话语创新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明确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路径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等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观点,也是重要战略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是当前的重点任务,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做好对外传播等多方面的需要决定的。我们要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和提高叙事本领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有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难得历史契机,也同样面临着如国际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国家话语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国外话语环境和受众思潮复杂多样,以及话语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以坚持国家站位,明确道义定位,善于事实说话,努力融通中外,体现兼容并包为原则,必须以构建中国话语内容,深化话语翻译工作,优化话语传播格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7.
“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其实质上就是提升内嵌了中国本土原创性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文明等多元文明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影响力。从理论背景切入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问题,明晰“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命题的生成逻辑,从而找到制约中华文明影响力扩大的核心难题,即尚未形成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从话语内容、主体、传播方式出发,以话语体系基础建设为“纲”,以培育专业化对外话语人才队伍为“基”,以数字传播空间为“云”,建构提高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立体式话语体系,从而破解中华文明被西方国家边缘化、赋魅化的困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历史自信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进程也是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整体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对提升国家与政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传播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应从三个维度入手:建构“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内容生成系统,阐释大党以可信达认同、以可爱达亲近、以可敬达赞誉的形象内涵;形构“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格局,以“区域化、分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润物细无声”式的创新性叙事方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达成传播策略、方式与体系的最优化;提升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呈现表达的国际传播效能,通过实施共情传播、加强主体协同、强化评估反馈形成传播效能闭环,进而产生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聚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赢得海外民众的认同,提升话语的说服力并引发共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首先要明确其世界意义,即它是破解西方话语霸权现实之需、参与引领全球治理的应有之举和应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必经之道。  相似文献   

10.
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打造对外话语体系,是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治理、捍卫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以构建"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的新对外话语体系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打造国际话语权体系面临的重要机遇与现实困境,并在探讨现实困境背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弱化崛起理念、强化共享理念""弱化政治色彩、强化文化吸引""弱化同一传播、强化差异传播"等对外传播策略上的适时转向路径。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8)
高校教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具有高度创新要求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特殊群体。人类知识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工作是极具独创性与严谨性的劳动。当前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于高校教师从严治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高校从严治学的对策如下:健全与完善学风建设制度,形成系统化制度体系;加大学风建设制度执行力度,引导学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生态话语构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污染难免"到"环境保护"的话语出场阶段;从"可持续发展"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话语转型阶段;从"生态文明"到"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的话语创新阶段。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领袖诠释、政策设计、大众普及以及吸收借鉴国外生态话语的方式,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生态话语体系,为新时代中国赢得国际生态话语权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打造核心话语主体,发挥习近平话语领袖作用;创新传播方式,增强生态话语国际影响力;参与国际生态治理,发挥中国全球气候治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这个总要求,是基于党的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文章阐释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加强自身建设优良传统在新条件下合乎逻辑的继承和发展;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特征;着重论述了在当前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的八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5,(5)
<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依照党内法规从严治党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提高管党治党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把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依法治国的工作大局。这凸显了依规治党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制度这两种手段来加强党的建设。因此,我们只有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建立和健全党内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体系,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以及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其有关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论述,对于提升我国外宣工作的实践水平无疑具有核心的指引作用。如何正确认识、有效践行这些理念,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提升我国对外传播实践能力的总体策略关键在于确立中国话语自信的核心地位,即在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等重大问题的对外传播上掌握主导权,在概念塑造上重视创新性,在新闻竞争中打造宏观形象,在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推动集成化。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这就是党的政治优势。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大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2021,(4):31-37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制度优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积累了丰厚经验:勇于自我革命是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基本前提;加强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发扬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是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重要方式;完善制度机制是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根本保障。新时代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为贯彻民主集中制提供坚实基础;要不断推进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化、程序化;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宣传教育和评估反馈体系;要将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坤  苏妍竹 《理论探讨》2023,(3):112-116
制度话语权是国家主权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国家主权安全的国之重器。把控制度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在步入世界舞台核心进程中增进国际社会认识度和认同感、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举措,然而,中国在提升制度话语权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故意歪曲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国制度话语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应全面提升中国制度话语权在世界话语体系地位,破除解读中国制度的西方话语霸权政治威胁,通过制度话语与日常生活场域深度融合等方式,提升中国制度话语魅力,科学选择中国制度话语传播表达路径,强化大国担当的战略投入,优化制度话语权的资源配置,以寻求构建中国制度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叙事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达方式。运用叙事话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凸显出百年来我们党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应然之要,也彰显出我们党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然之举。叙事并非一种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意识形态意义的话语呈现。新时代新征程,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