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印东段边界真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印边界最大的争议在东段。东段边界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这也可以从1938年以前印度官方地图得到证实。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是英国侵略政策的产物,中国从未承认过。该线和东段传统习惯线之间的地区历来属于中国。英国并没有在那里行使过管辖权,印度只是在五十年代初才强占了这一地区。印度以所谓分水岭原则强调“麦线”是中印东段的天然边界。这一说法缺乏历史和地理根据。“麦线”是殖民主义者留下的混乱遗产。中印边界争端需要从政治上考虑,通过谈判,采取互谅互让态度来取得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2.
藏南地区是中印两国边界东段的争议领土,近些年,印度企图将其在藏南地区建立的“阿鲁纳恰尔邦”变为印度未来的“发电站”而大量修建水电设施。印度的开发行为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的周边安全,它会造成中国水权的潜在丧失,强化印度对藏南地区的实际占有和控制,增强中印领土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中国对领土主权维护的难度。对此,中国应该对印度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给与坚决抵制,加大对西藏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同时努力寻找利益共同点,探索合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和印度最终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之前,实际控制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战略利益矛盾,中印双方对实控线的位置存在不同认知,难以就澄清和划设实控线的问题达成一致。实控线认知差异也持续引发中印在边境实控线地区发生军事对峙。从中国对解决边界问题的总体战略谋划、中印双边关系以及相互战略安全着眼,有必要在高度务实的基础上探寻管控实控线态势的新路径,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喜马拉雅山东段,习惯上指西起不丹边界、东至中印缅三国交界处的高山峡谷地带,包括我国西藏东南端和印度以未被我国承认的“麦克马洪线”为依据建立的“阿鲁纳查尔邦”的主要地域。同中印边界其他地段相比,该地区在十九世纪以前更少为世人注意,中外及西藏的历史文献对该地的详情也缺少确切记载。下察隅地区位于东段喜马拉雅山地的极东端,1910年前后中国与英属印度在此进行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角逐,这场纷争所涉及的问题直  相似文献   

5.
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以印度彻底失败、中国获胜并单方面停火撤军而宣告终结。中国并没有凭借胜利去追求自己的领土要求,而是退兵静候印度前来进行边界谈判。这样的战争和这样的战争结局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2002年是中印边界战争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以来,获得独立主权的印度并非在权力的真空中使用权力。与邻国的博弈也并非是无实之花。面对与中国有争议的中印边界东段,印度并非茫然无所适从。在争议明显存在的情况下,印度置事实不顾而对争议区采取行动,试图塑造出一种超逻辑的社会结构。为保证这一社会结构的存在,印度就以要素配置的延续性来确保。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印度加大对中印东段争议区的社会治理及认同塑造。鉴于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人们并非普通人,而是国家战略资产的认识,印度采取亲民举措便变得顺理成章。此举在本质上不仅操纵了印度人乃至国际社会对中印争议区的记忆密度,而且还定位了中印争议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达到以时间为空间塑形、以空间为权力增色的形式控制效果,及人为制作历史的目的。同时还能强化了印度在该地区的信誉,并使该地区陷入可能的动荡之中。  相似文献   

7.
2017年6—8月间,中印关系出现了近年罕见的危机。印度在中印边界锡金段非法进入中国领土,无理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修筑道路,引发双方严重对峙。此次事件是在印方严重误判中方意图的背景下发生的,导致双边关系的严重倒退。目前,中印之间边界争端仍未彻底解决,达赖集团的流亡政府还在印度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南亚乃至亚洲地缘政治的某些负面因素不仅没有消解甚至还有加剧的趋势,国际关系格局变动引发的潜在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修复严重受损的双边关系,使得民众的情绪趋于冷静;如何管控边界摩擦,消除冲突隐患,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战略碰撞。这对两国的战略定力与战略智慧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近五年来,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既有缓和,也有紧张的局面。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惹事,也不怕事"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理论。中印双方通过高层互访、经济合作、外交和谈、军事沟通、民间交流等形式深化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控机制。中国政府在应对"帐篷对峙"、"藏南演说"、"中国入侵论"等危机事件中较好地管控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危机,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印西段领土边界纠纷呈现升温趋势。从证据分析角度看,1684年和1842年条约因相关条款含糊不清而缺乏证据效力;同样,印度主张的各种地图也缺乏证明价值。与之相比,历史证据和有效管理证据证明我国对西段地区具有领土主权。印度以实际控制为据企图对抗我国对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主权,因1959年关键日期已"固化"其归属于中国,所以其采取的任何嗣后利己行为不具有可采性。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印两国为了维持边界的稳定谈签了一系列协定,但鉴于印度依据片面理解的实际控制线,不断在西段部分地区制造各种事端,故我国应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反措施,进而为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提供法理和相关证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董莉英 《东南亚》2009,(4):80-86
中国和尼泊尔是友好邻邦,历史上及新中国建立后,双方对边界的管理本着友好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保持了边界的安宁。本文从中国传统的治边思想以及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经略的分析,说明藏尼边境管理及其边界的划定促进了祖国统一、民族安定和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西藏与尼泊尔边境管理与边界划定堪称典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尼双方正在实践和行使好国家领土的主权,实现中尼双方经济双赢和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1.
所谓"边海困局",既应包括"边",也应包括"海"。所谓"边",在近代左宗棠等先辈那里被称为"塞",即陆上疆界。这些年,中国"边"的问题解决得较好,现在主要是中印陆地边界麻烦未解决;中国与不丹的边界问题也未完全解决,但麻烦不会太大。今后中国虽然不能排除陆地边界另生麻烦,但总的看来,陆地边界主要是中印边界问题。"海"的问题,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结果却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印边界从未经过正式划定。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奉行的扩张政策大大增加了中印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为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隐患。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印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为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是中印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当代中印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印两国学界在中印边界战争问题上长期分歧重重,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对中印边界战争的几个主要问题,即中国速战速胜的原因、中国单方面无条件撤军的原因、中印边界战争的可避免性,做一番综合性的梳理,无疑将有助于更加客观和多纬度地理解中印边界战争。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尤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必须面向的主要国家,海上安全是理解中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进行战略接触的重要视角,中印海上互动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发展,然而互信缺失是影响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化解潜在冲突和开展有效合作的主要障碍。本文考察印度对中国"海丝路"的回应和中印在斯里兰卡的利益碰撞,比较中印对印度洋安全的认知,分析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印度和中国两国海关的机构设置,权利管辖以及税收政策的制定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双方存在的差异,为深入研究中印贸易领域和规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与中国互为最大的邻国。自17世纪中俄两国成为邻居以来,中俄关系在中俄两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中都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中俄东段边界问题更是成了中俄和中苏外交交涉的重点和难点。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在中苏两国7500公里的共同边界中,东段边界线(即中国东北与苏联的共同边界线)达4300多公里,占57%。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联邦的边界几乎全部集中到了东段。因此,中俄东段边界形成史一直是中俄两国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俄罗斯学者关于中俄东段边界形成史的研究经历了沙皇俄国时期、苏联时期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不断改善与发展 ,相应地 ,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贸易总额和规模相对于两个人口大国的市场容量来讲是极不相称的。鉴于中印两国人口众多 ,领土广阔 ,市场需求量大等原因 ,双方的经贸合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两国边界线绵延4300多公里,特别是东段边界一衣带水,毗邻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沛的水力资源为两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然而,两国近年来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开发,给界河、界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日益加剧。双方毗邻地区生态安全合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关注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恐怖主义、金融危机、跨国有组织犯罪、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移民难民、复合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枯竭或跨界资源冲突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严重威胁着区域安全,东亚和南亚地区也不例外。审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地缘相连的竞争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印双边非传统安全合作,从传统安全角度看,长期以来存在的领土争议是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中印之间的合作交流却超过以往。中印之间存在的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关联,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水资源安全、流行性疾病、海洋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是双方能够实现合作的非传统安全优先领域,而"和合主义"理念范式与"多元共赢"合作模式为中印之间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从而展示出中印共同携手发展的可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印战略对话是中印两国建立互信、保持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并深化这一战略对话将决定性地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自2005年战略对话正式启动以来,涉及内容广泛并趋于不断深入,包括全球化挑战、联合国改革、反核扩散、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经贸合作、地区冲突热点,以及双方高度关切的边界问题和地区安全环境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印之间的战略互信目前仍处较低水准,提升战略互信是发展中国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提高中印双方在战略层面的可预测性,避免战略误解和误判,推动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合作,必然对中印战略对话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