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 《学习导报》2013,(12):14-15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毒胶囊到问题奶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不仅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引起了社会恐慌。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头等民生大事。把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关"食品要安全,首先就要抓好生产环节的安全。湖南主要通过推进绿色生产和制定安全标准"双管齐下",确保生产出来的食品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当人们对早些年的三聚氰胺、苏丹红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大米遭镉污染、"脚臭盐"又出来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向来就没有走出过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该如何保持对新鲜食品的辨识度?那么,就让VR/AR技术来"助力"我们舌尖上的安全。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简单来说,VR技术就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在央视正式开播后,收视率很高。《法制晚报》记者披露,一些贪腐官员也钟情于吃喝,诸如鳄鱼尾巴、龙虾、鲍鱼、海参、东星斑鱼、佛冈农场猪肉、鱼翅等,都是他们的"盘中餐"。而许多官员被拉下水,正是从吃吃喝喝开始的,最终演变成"舌尖上的腐败"。舌头是人体中功能最多的一个器官。舌头灵活的肌肉,能让人们在说话时,声音抑扬顿挫;而舌头上面满布的味蕾,则能让人们感受味觉和辅助进食。说白了,有助于"吃"。吃,堪称人生"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4.
魏晔玲 《前线》2013,(1):53-57
“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在百姓那里流传了千百年。有饭吃是老百姓最大的事儿。如今,人们吃喝不愁,这句老话竞变了词儿。“民以食为天”被老百姓戏说成“民以食为忧”。据2012年《中国平安小康指数》报告显示:81.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最让人担忧的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位列第一。可见食品安全成为了今天老百姓的“天”。李克强同志近日说,我们用30年的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好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并着重说道,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5.
深夜食堂     
正最近,一部改编自日本漫画的电视剧《深夜食堂》登陆中国。然而,在我们等着故事版《舌尖上的中国》时,却发现剧中的厨师在好似在日本的食堂中做着不地道的中国餐饮,网友不禁调侃这食堂吃得让人胃口不舒服。我们的深夜食堂,也许就是夜晚华灯初上时支起的塑料棚,小夫妻经营的路边摊,盛夏里人声鼎沸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04,(3):12-12
食品的安全是关乎每一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的热点问题。在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受到表彰的50件优秀提案中,有一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是由省政协委员、农业植保专家、昆明市农业局副局长惠肇祥提出的第874号提案——《关于让老百姓尽早吃上“放心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日,从电视上看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个数字是太惊人了,不禁令人发出感慨。吃饭问题,乃国之大事、家之大事、人之大亭。有饭吃,则稳。没饭吃,则乱。  相似文献   

8.
“舌尖上的浪费”到底有多少?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平均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在600吨以上。如果按照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一公斤食物计算的话,可以够60万人吃上一年。  相似文献   

9.
吴志清  付松 《当代贵州》2013,(26):43-43
"班中餐大家吃得还习惯吗?如果对饭菜的数量或质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反映,我一定把你们的意见反馈回去,保证让大家吃上放心班中餐。"日前,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矿党委书记石永林来到矿井1338回风巷,与采煤工人们交流工作和生活情况。近年来,土城矿党委把"到基层调查问题、到一线发现问题、到重点复杂岗位解决问题、到职工中倾听呼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矿井安全生产、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年后说过年     
过年期间,朋友们在一起议论最多的还是怎么过好年的问题。人们在欢度春节的同时,普遍认为传统的中国年应改变某些旧的方式,赋予新的内容,让年过得更有意义。习俗不应是庸俗春节对中国人来讲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沉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庆祝节日的方式和习惯。但传统的过年方式也留下了一些陋习,应该改革。过去,中国人盼着过年,是因为生活贫困,过年时能吃上好东西。人们在过年时大摆酒宴、犒劳自己一年来的辛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人逐渐富裕起来,平时生活也过得不错,过年时大摆酒宴也就没有…  相似文献   

11.
小卡片     
<正>专家坐诊饮食控糖,五谷为主(上)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这似乎已是大家的共识。但长期以来,吃多少主食一直让糖尿病患者颇费心思,吃得太少身上没劲,吃得多了又担心血糖升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吃主食这个问题呢?人们常说的主食,指的是富含淀粉的谷薯类食物。谷类如大米、小米、玉米、面粉等,薯类如红薯、土豆、  相似文献   

12.
孟伟 《党风建设》2002,(10):17-19,10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总是难免的,于是,求医问药就成为人人都要涉及的问题。然而,近些年来,人们普遍感到药价偏高,药价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人们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让人感到有些承受不起。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以前感冒发烧花个几元钱甚至几角钱就能解决问题,而现在花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也不一定能把病看好,虽然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如新药特药品种增多,药品成本增加等,但药价“虚高”、  相似文献   

13.
史海威 《新湘评论》2012,(14):30-30
与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不太满足的是解说词,有网友这样用“舌尖体”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相似文献   

14.
朱玲 《学习导报》2012,(14):30-31
与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不太满足的是解说词,有网友这样用“舌尖体”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相似文献   

15.
治乱需用重典,要坚持严字当头,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高压态势。2012年2月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依法重典治乱绝不手软,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16.
余次 《当代党员》2010,(8):19-21
校园惨案接连发生,一向被认为最安全的校园,竟频频出现暴力犯罪——如何保卫孩子?眼瞅两人打起来,现场明明有交警,却还得拨打110;车辆发生剐蹭,现场明明有巡警,却还得拨打122……如何突破单一管理瓶颈,让群众更安全,正成为中国所有城市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呼声高涨。一些网友发起"光盘"行动,呼吁人们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响应者源源不断。不少门店承诺向消费者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等。"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受到欢迎。"舌尖上的浪费"泛滥,超规格公务接待、公款消费难辞其咎,比排场、要面子等餐桌陋习,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中餐的消费特点,也给"舌尖上的浪费"做了铺垫。特别是一些餐厅为了经营效益,热衷向消费者多荐菜、荐高档菜,对浪费行为视而不见,加剧了浪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文婧 《廉政瞭望》2014,(24):67-67
殳俏写过一本《吃,吃的笑》.文字鲜美生动。看似写的是厨房美食,其中亦不乏人情世故,还专门提到“每个人都需要一本点菜宝典,以此注意饭桌上的政治学和良好的点菜礼节。”我倒认为,不仪点菜,在各种精装“吃”类图书中,如果有人潜心出一本领导饭桌攻略,势必会大卖。怎么和老板吃顿饭?这是个既矫情又实用的问题,在文人眼里,简直阿谀地要命。不过让老板高兴,就是让周围人日子好过,从这个角度上说,和老板吃顿欢乐餐,给周遭带来愉悦的影响,也是造福同仁的好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一部介绍中华饮食文化的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引爆收视热潮,片中那些色味香俱佳的美食,引得无数拥趸口水直流.不过,这部纪录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对美食的向往,还有对身边饮食环境的焦灼.有评论指出,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让我们无法回避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食品中令人防不胜防的各种有害添加剂、农药残留、地沟油、瘦肉精、增白粉、荧光粉……不知使多少人成为惊弓之鸟.  相似文献   

20.
孙天波 《发展论坛》2002,(12):57-5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吃好、穿好、住好,而且要求吃得合理、穿得健康、住得舒服,这已形成人们消费的主流。但要实现科学的消费,使消费者在满足自己最大需求的基础上,注意尽可能减少消费过程对社会带来的危害,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一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一、科学消费的涵义及其内在规定性科学消费的内涵是什么?有的认为是以科学的方法消费消费品及劳务,强调的是消费方式的科学性;有的认为是消费科技含量高的消费品及劳务,强调的是消费对象应该科学。我们认为,科学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