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律有"软""硬"之分吗?应该没有.但前不久北京一家大报却展开一场讨论.焦点是:"<工会法>是'软法'吗?"一方说:"<工会法>是'软法',要不为什么一些企业开除工会主席,解散工会组织,工人一点儿办法没有?"另一方说:"<工会法>不是'软法',它也和其他法律一样,具有其强制力."一方说:"那为什么<工会法>实施至今,某省高法从未受理过工会干部权益受侵的案件?"另一方说:"即便存在某些问题,也是个别执法者的事.工会应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是否尽了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2.
“工会到底应该怎么干?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可笑。可是细想一想,从认识到实践确实有不少问题,说明“工会到底怎么干”的问题并不那么清晰,真是值得研究解决。对于这一点,作为从事二十多年工会工作的我是深有感触的。诸如:工会的“两个维护”怎么个维护法?工会对待会员与非会员应不应该有所区别?工会要不要集中精力管本行?工会应该怎么个建法?等等。《工会法》拿在手,边学边思,颇有受益。 一、工会应该旗帜鲜明地依法维护职工具体利益 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可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怎么维护法?对此,《工会法》的要求是:“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国工会章程》的要求是:“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尽管两种提法不尽相同,而强调的都是“两个维护”,不可偏执一方。党政领导方面往往注重总体利益的维  相似文献   

3.
隐公与隐私     
有一位国内的新闻界人士向美国同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的法律不是禁止揭露人们的隐私吗?为什么你们传播媒界热衷于揭露首脑人物的隐私呢?”对方回答说:“首脑人物不只是‘私人’.更重要的是‘公人’.他的‘隐私”自然包含‘隐公’的意义.一般人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好.对公众事物影响很少:而首脑人物个人的道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研究讨论话剧剧本《屈原》时,周恩来同志对历史剧创作的原则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讲完后,笑着问身边一位同志:“你的意见呢?”那位同志急忙答道:“没有意见,同意您说的。”周恩来同志听后很不高兴,严肃地对那位同志说:“怎么可以没有意见呢?遇到问题,你不思考吗?我不喜欢你们一来就同意我的意见,那还要讨论做什么呢?共产党员应该善于思考,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最近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中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里我就防止“左”的问题说一些看法。主要说两个问题,一、当前防“左”,防什么?二、为什么产生“左”,怎样防? 先说第一个问题。警惕右,警惕什么?非常明确,就是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然破坏国家的安定,破坏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动乱,这  相似文献   

6.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公有制崇拜”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旗文稿》第14期刊出李长征同志的《私有制一定高效率、公有制一定低效率吗?》一文,随即受到崔伟华的置疑,说李文“有让人回归‘公有制崇拜’的味道”,提出,“我们吃‘制度崇拜’的苦已经很多很长时间了”,“不能再神化公有制”,要反对“公有制崇  相似文献   

7.
1921年5月1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发起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散发了一些宣传品,其中一张名为《五月一日》,提到中国第一次“五一”节纪念活动始于1918年广州。文中是这样表述的:“1918年的‘五一’纪念日,在中国南部的广州,田华侨工会、机器工会和一班社会主义者联合举行庆祝,那天其他的工会也有派代表到会的,但是没有什  相似文献   

8.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是《工会法》所规定的。工会只有切实履行这一职责,真正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才会受到职工的拥护,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然而,当工会维权真正付诸实践,当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工会提供及时有效的维护时,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让《工会法》实符其名。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法律本来就该如此 ,只有实名相符,法律才能真正成其为法律。但现实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工会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执行和尊重,总有人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这部法律之外,屡屡侵犯工会的合法权益,使工会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9.
时下流行一个词儿,这就是“潇洒”。常听有些人说“人要活得潇洒些”。究竟何谓潇洒?笔者查《辞源》、《辞海》等,潇洒一词,大体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清高脱俗,如李白《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二是指舒畅、轻快,如白居易《兰若寓居》:“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这是古人对潇洒的理解。对许多人来说,潇洒这个词儿的含义就更广泛而丰富了。它主要被用来形容人们的神情举止、生活状态等等,进而主要是被用来表达人们的人生规、价值观,而且有点向反义方面发展。 一位好友最近说:“我前时到某地一游,发现该地许多人的价值观共识四个大字:‘赚钱享受’。他们认为:这就是活得潇洒。”人活着究竟为什么?真的就只是为了享乐,只有享乐才算潇洒吗?答案是因人而  相似文献   

10.
过去只听说有忠臣、奸臣,看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才知道还有一种人是“弄臣”。关于“弄臣”,乾隆与和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对白。乾隆问:“你究竟要做一个忠臣、能臣,还是要做一个奸臣、庸臣?”和答:“奴才既当不了什么忠臣、能臣,更不愿当个什么奸臣、庸臣,奴才充其量不过是个‘弄臣’而已呀。”乾隆不解其意,和接着说:“自古以来,一切忠臣都免不了一死,而一切奸臣又逃不了一死,奴才实在不想死。”乾隆问:“‘弄臣’是怎么个当法?”和说:“其实,当‘弄臣’是不需要什么大本事,只是拣皇上喜欢的给,拣皇上喜欢听的说,拣皇上喜欢吃的进,只要…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时曾问:“你一不抽烟,二不喝酒,又见不到你唱歌跳舞,群众都说你是‘老实官’,对此,你有何感想?”陈焕友答:“作为人民的‘公仆’,就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群众评价我是‘老实官’,我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2.
读了《前线》杂志2000年第3期桂青山教授《文化的“挽救”与“振兴”》一文,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不揣冒昧,也来谈谈文化的“挽救”与“振兴”。不妥之处,望得到桂教授及广大读者的教正。桂教授的文章开头说:“时下不少‘挽救’之论。诸如‘挽救古迹’、‘挽救文物’、‘挽救传统小吃’、‘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挽救某种即将失传的艺术(或学问)’、以及‘挽救京剧’、‘挽救昆曲’…··噶之,可称为一种‘挽救运动战‘挽救文化’。”佳教授下段接着说:“或许,其中某项挽救,并非绝无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对弥漫在…  相似文献   

13.
××同志: 你的来信收到了。你的信里说,最近报纸上展开的对“中间人物”论的批制,引起了你和周围同志极大的注意。你说,对邵荃麟等同志所提倡的“中间人物”论,从理论上批制,没有什么,但一对具体作品(如《赖大嫂》)进行批判,有的同志就搞不通。他们说:“这些‘中间人物’有血有肉,有风趣,艺术感染力很强,为什么要进行批判呢?”  相似文献   

14.
《论语》“素以为绚”、“绘事后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儒 《理论学刊》2003,(4):139-141
一《论语·八佾》记载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本章记述的是弟子子夏向孔子求教《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几句诗的诗意及孔子的答复与感喟。《硕人》是卫人为赞美卫庄公的妻子庄姜而作 ,《论语》中所引部分正是描写庄姜的佳人贞淑 ,天生丽质。“巧笑倩兮”———《毛诗传》曰 :“倩 ,好口辅。”《毛诗正义》曰 :“以言巧笑之状 ,故知好口辅也。《左传》曰 :‘辅车相依。’服虔云 :‘辅 ,上颔车也 ,与牙相依。’则是牙…  相似文献   

15.
梁新 《学习月刊》2014,(14):1-1
近日,李克强总理说:“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到这儿,总理加重了语气:“说得难听点,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  相似文献   

16.
浅谈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工会的法律地位 《劳动法》把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作为重要的立法原则,并把这一精神贯穿于各个章目。《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的法律地位,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工会法》的重要补充,也是我国工会立法的一次重大突破。《劳动法》对工会法律地位的明确,正是确定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依据。 签订集体合同,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4顽固派:“重点突破”的阴谋破产了。张策安下台,改换韩涵担任专员。韩涵问陈石和业主团的地主们:“你们甘愿就此罢休了吗?”陈石颇有心计地回答:“既然‘硬’的啃不下,我们就要改换策略,找‘软’的下口。”来“软”的有3种“软法。”一是地主挑选“软”的咬,到所谓的“软”地方去牧租。哪些是“软”地方呢?就是我们党的力量相对薄弱、群众基础比较差的地方。而能对“软”地方采取“硬”手段的,大多是带有武装的反  相似文献   

18.
陈云同志在《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重要讲话中,说:“对于个人来说,要增加又要减少,增加就是要学习,减少就是要把‘包袱’放下,放下‘包袱’也是增加力量。”“‘包袱’是什么性质?是共产主义者的思想里有个人主义的成分。”这段话说得多好呀!  相似文献   

19.
一天,近代史研究所要我到会议室参加“四清”动员,我去了,会上发的“四清纪律”真严格,其中有一条是“四清”期间不许谈恋爱,我看了以后觉得好笑,便信口说道:“中央说‘四清’要分期分批地搞,要搞好多年,不许谈恋爱,行吗﹖我们这些年近五旬的人,倒没有什么,不过也难说,也许还有人憋不住呢。至于年轻人,要等到‘四清’完了,恋爱才开禁,这样的规定合适、合法吗﹖行得通吗﹖”本来会场空气十分紧张,我这几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大家叽叽喳喳地纷纷议论起来,当讨论得莫衷一是的时候,刘大年忽地向我问道:“李新,你说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有一次找北京卫戍司令员傅崇碧淡话。毛泽东对傅崇碧说:“我叫你来是想了解一下北京的情况,你要讲真话。” 傅崇碧向主席反映最近几天发生的一些事情:“主席呀,现在陈毅的老婆也被他们抓去游街了,还挂着大枷。胡耀邦的腿烂了,王胡子(王震)的家也被砸厂。还有的老干部坐‘喷气式’。戴高帽子游街。” 毛泽东:“这样搞法怎么行?外面还有人贴朱老总的大字报吗?” 毛泽东:“朱毛不能分的呀,没有朱(猪)哪有毛呀?” 傅崇碧又说:“他们把知识分子叫‘臭老九’,把搞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