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继武 《唯实》2009,(10):19-21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以神为本”的,在当代中国是针对“以物为本”的。在这两种场合,都不涉及在人的内部以哪个特殊部分为本的问题。 然而,“以人为本”一提出,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说,“以人为本”不讲“人”的阶级性,是个“错误的提法和指导方针”,甚至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纲领”。由此,他们提出了“以人民为本”,甚至“以革命无产阶级为本”,即以无产阶级中具有革命性的那一部分成员为本。  相似文献   

3.
张鸣 《廉政瞭望》2012,(9):54-54
写了书的人,大抵都想让人看。即便是学术著作,能卖得好,作者断无不高兴的道理。不打算让人看的也有。比如某些领导,东借西抄弄两本自家署名的著作,只为装点一下门面;还有些学者,凑些文字拼成若干著作,只印两本,一本上报,一本自家留着,专为评职称用。  相似文献   

4.
李玉刚 《共产党人》2005,(17):41-4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企业中,只有强势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而强势企业的核心是要抓住“三本”,即人本、资本、成本。其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资本,因此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作风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把人的发展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即动物的人,“自我”即有自我意识的人,“超我”即有高尚境界的人。“本我”的人终身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如同牲畜,不知一生之所事;“自我”的人,有自我意识,个性明显,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超我”的人,超越了自我,胸怀宽广,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铭记心间。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一个不断递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过程和能达到的目标。特别是从“自我”到“超我”,有些人通过自身修养达到…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西方资产阶级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他们所认为的“人”是抽象的人,最终是“以资产阶级为本”。在中国古代也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仅仅是将劳动人民视为工具,因此也是一种道德说教。马克思主义则明确指出“人”是“现实的人”即劳动人民;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以人为本的“本”应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层次来理解,就是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湍水石 《先锋队》2011,(12):25-25
“能耐”本是指一个人的能力、才能,或指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说一个人有“能耐”,往往是指这个人很有能力,工作干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读书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走进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  相似文献   

9.
“能耐”,本是指一个人的能力、才能,或指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本己的。科学的人性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哲学基础。在对人性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箴言     
李广文 《求贤》2012,(6):57-57
“两种事的人,亮:有本靠权力.幸福当平福。知足人一:没本事的人,把把脾气压回去。没本事事的人.追有本事的人求活得漂亮脾气发出来:的人,追求长。没本事的人有本得漂依靠魅力。没本事的人,淡,怨天尤人:有本事的人,把平淡当幸常乐。依把  相似文献   

12.
达连 《党史纵横》2002,(9):10-11
为了筹备关向应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我奉命专程去中央军事档案馆查阅了关向应留存下来的12本笔记。心灵上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这12本笔记,有1本是亚麻布面的,1本是锗红色的,8本是黑色硬纸壳面的,2本是普通软纸面的,虽然历经颠沛流离的战争岁月,但都比较完整、干净,看得出笔记本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整洁、仔细和爱惜每一件东西的人。笔记本的大小、厚薄、式样都不一样,最大不到32开,最厚不到300页,其中两本只有巴掌大,显然是为着在戎马倥偬之中携带使用方便。这些笔记本,有的记得满满的,有的用了一多半。算起…  相似文献   

13.
秦海红  刘婕 《世纪桥》2008,(1):11-11,19
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马克思、毛泽东的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吴仁 《党建文汇》2002,(2):25-25
赡养老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辈人养一辈人”的习俗却着实让曹老汉一度陷入难以自拔的尴尬。  相似文献   

15.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广大青年学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发展着的开放结构,需要与时俱进地吸纳各种思想。在当前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弗洛伊德的人本思想理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发展有着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解析弗洛伊德人本思想对后现代社会人的本质的解读,着重从弗洛伊德的人本思想中关于性本能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从学生需要出发,以班级辅导为本”理念下,逐步形成了“全人发展&;#183;学生需要&;#183;班级为本”特色。即着眼于关注“人”的发展,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人发展,强调发展性、预防性的取向。  相似文献   

17.
罗晓  于一 《廉政瞭望》2012,(21):48-48
促进普世价值的过程本应是一个不同文明取长补短的互动过程。但是西方主要国家总想垄断这些价值的解释权,搞“话语霸权主义”,为自己的战略利益服务。例如,他们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形式多样、操作精致的民主简化为一人一票的“程序民主”,还编造了一个神话: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创造了西方今天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有两本书必须要读,一本是有字之书,即书本知识;另一本是社会和人生这一本书,没有文字,即“无字之书”。一个人要想一生有所作为,做出一番事业,只读有字之书是不够的,还要读透读懂“无字之书”。  相似文献   

19.
难得是精神     
难得是精神于丽黎党性闪光摆在我们面前的是,8开宣纸抄写的满满的四大本《邓小平文选》里的文章,和32开笔记本抄写的厚厚的四小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知识问答。翻开每一本笔记的首页,都有一段自勉:“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是有限的,但通过长期的勤奋学习,他的真才实学可...  相似文献   

20.
谢石生 《世纪桥》2009,(1):32-33
以人为本已被社会普遍所认可与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领导必将取代以物为本的领导。因为人是组织的主体、领导的前提,是领导过程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和领导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以人为本是成功领导的关键,以人为本的领导才是成功的领导。领导过程如何实践以人为本,可选择具有顺序性与层次性的“三位一体”路径。即关爱人——激励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