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2007年沈丘县把打造“水韵绿城、魅力沈丘”作为县城建设重点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关注、支持县城生态建设,着力推动目标的顺利实现。2009年以来,该县相继获得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和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佳绩承载着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也凝聚着沈丘县人大常委会助推城区快速建设的坚定与执著。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12,(7):99-F0002
“上乘富饶,生态之都”——江西省上饶市,坐拥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等11个国家A级风景区,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2012年上饶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上饶正向着全国旅游强市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3.
郭倩倩 《群众》2023,(7):65-6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党中央对乡村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的高度,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再次强调要把握农业强国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4.
任凤鸣 《群众》2023,(2):40-41
<正>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综合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抓手。201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战略,提出要通过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形成政策和资金的集聚效应,建成一批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示范区。2019年召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入从“试点示范”转入“试点深化”与“面上创建”。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日前,鼓楼区委书记林飞对今年区政协工作寄予厚望,提出六点意见: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打造宜居宜业魅力鼓楼、建设海峡西岸首善之区”尽责尽力;二要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个主线,围绕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重庆行政》2013,(6):I0039-I0039,F0003
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要求,实施“以点带面”建设战略,以建设宜居、宜业、直游的“三宜”美丽乡村为目标,突出虎峰山村建设,以中心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2013年,虎峰山村成为首批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1,(8):26-27
建设人民满意城市活动,是长沙市委市政府总结多年创建经验,结合长沙实际,于2009年作出的科学决策。其核心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市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管理,把长沙建设成一个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幸福家园。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这一活动有效地创新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理念和思路、内容和形式、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海门新城     
《群众》2009,(9):36-36
海门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城市南进推动年”的具体要求,城市建设的重心将进一步向南部新城区倾斜。加速城市南进,对海门实现。滨江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和“崛起苏中、跨江争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嘉善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认真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以文明县城创建为龙头、以文明创建为基础、县镇村户四级联动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格局,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09,(10):45-45
2008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三城联创”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目标,紧紧围绕2008年县(市)长城市目标责任书,全方位思考、多触角互动、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人性化管理,使我县的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过努力,我局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以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2月25日)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林业发展步伐,促进泉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进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就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泉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锦源  冷超 《群众》2023,(9):49-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苏州市吴江区以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建设契机,因地制宜打造“江村”乡村振兴品牌,紧扣“创新湖区”“乐居之城”美好蓝图,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跃、生态基底厚实的优势,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赋能、  相似文献   

13.
谭志国 《政策》2013,(7):81-82
建始县位于湖北西南边陲,建县1700多年,素有"金建始"的美称。县城坐落在巍巍朝阳观下、淙淙广润河滨,现有建成区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建始县因地制宜,以创建山水园林城、清洁卫生城、环保模范城、文明和谐城为重点,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宜业的美丽山城为目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走建管并重的县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临沐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代表调研视察等形式,为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城镇建设搭好履职平台,力促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县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下,该县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总抓手,以“三城联创”为着力点,重点治脏,全面治乱,集中治差,成功争创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县  相似文献   

15.
杨勇 《政策瞭望》2014,(2):38-41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快全域城市化,促进城乡全面融合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慈溪积极顺应城乡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创新改革机制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沿海平原地区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在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得分92.84分,居全省第四名,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连续4年获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06,(24):63-63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目标;2003年,提出了建设生态市工作目标。几年来,义乌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推进“创模”和生态市建设工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义乌以人为本,建洽并举,打造宜商宜居生态环境,坚持把“创模”、建设生态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20,(1):I0002-I0003
近年来,灵丘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自觉把灵丘放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特色城镇”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服务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安全食品生产区、生态涵养保护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奋力谱写新时代灵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走进广西著名侨乡容县城区街头,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高楼,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街道,花草飘香、人头攒动的休闲娱乐场所…… “广西优秀旅游县”、“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自治区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一张张值得容县人骄傲的名片向人们展示出今日侨乡的靓丽。 近年来,容县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全力推进以“打造宜居环境,建设靓丽侨乡”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实施“东进、西移、南扩”战略,近两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5.28亿元,其中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96亿元。目前,城区面积扩大到1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3.9万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千年古郡容州旧貌换新颜,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拔地而起,把侨乡容县装点得更加靓丽多姿。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09,(9):I0002-I0002
近年来,左云县委、县政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左云”为宗旨,科学决策,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出台了建设“生态绿色宜居城”和“历史文化古城”的总体规划,并将县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为:积极推进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统筹规划建设道路、供水、供热、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以特色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力争将县城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商贸发达、富有特色的塞外新城。  相似文献   

20.
张圣  卢展明 《前进》2012,(4):37-39
全国文明县城是当前全国各类评比中含金量最高、价值最大、综合性最强的荣誉,是体现一个地方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多年来,长子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长期致力于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自2005年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县城、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后,又自逼加压,乘胜追击,吹响了向全国文明县城迈进的冲锋号。特别是近两年多来,长子县积极创新创建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广泛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明显增强,县城文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文明创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2011年12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长子县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全国文明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