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2年6月21日,由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国社会发展问题高端论坛·2012"在中央党校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政法  相似文献   

2.
严波 《台湾研究集刊》2006,(2):24-30,39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台湾问题奉行"双轨政策".文章以该政策的始作俑者--里根时代的台湾问题为例展开论述.首先,简述里根时代"双轨政策"的表现.接着,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透视了里根奉行该政策的缘由,认为这是由总统个人的外交哲学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中的诸因素共同决定的.最后,通过回顾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总统"双轨政策"的演变得出结论,认为在透视当前和预测未来的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时,要关注美国政治生态中诸项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受到外来势力的干扰.二战胜利后,台湾问题本来是国共内战遗留的内政问题,但由于美国的多方阻挠,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自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中美建交以后,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下的台湾问题经历了中美对峙、中美建交、冷战后和9·11后以后,美国民众到底是如何认识中国台湾问题的?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利用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的数据,全面解读美国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台湾,并从中了解哪些因素影响美国民众对中国台湾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钱铮 《中国减灾》2012,(7X):24-25
<正>"美国,295升;日本,278升……"在上海世博会的"城市·人"馆,有个巨大的"水柱",上面是大大小小的水龙头,水龙头的尺寸形象地表明了各国公民人均每天的用水量。城市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而联合国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缺水,缺水人口约为7亿;而到2025年,缺水人口可能超过30亿。能否妥善解决水问题,将成为城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霸权护持理论,用地缘政治学和安全困境理论对美国的对华外交,特别是对台政策进行分析和解读。台湾问题并不仅仅是两国三边的关系。美国是将台湾问题纳入到其整个区域霸权乃至全球霸权护持的总体框架来考虑的。从地缘政治学角度分析,台湾具有重要的、不能替代的地缘战略价值:从"安全困境"理论角度分析,美国认为,使台湾与中国大陆以及东亚国家问陷入军备竞赛和"安全困境"是阻遏中国发展、护持其东亚霸权的—个成本较低和较有效的方法。因此,从和平统一台湾的角度,冷战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扮演的更多将是消极的角色,问题只在于不同时期程度高低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李顺萍 《传承》2008,(14):96-97
问题教学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能促进学生思考,体现了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以"问"带"学"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设计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问题教学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能促进学生思考,体现了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以"问"带"学"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设计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周亭亭  刘立辉 《求索》2015,(3):135-138
T·S·艾略特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20世纪初的新英格兰城市波士顿为背景,谴责了昔日"山巅之城"的腐败堕落和清教后裔的道德荒芜。在社会批判之外,诗歌还回溯到17世纪中后期的海湾殖民地,反讽式再现了清教"荒野使命",体现了对"荒野使命"所代表的美国神话的否定和质疑。诗歌的道德训诫风格和对"荒野使命"的再现体现了鲜明的美国清教哀诉叙事特征。《情歌》中的美国哀诉叙事透露了艾略特身份追寻过程中的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解读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近未来"代表作《40种雨象》,探讨生态危机、资本运作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阐发批判式反乌托邦思想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发源地,但其公共管理学仍存在诸多问题。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对重大问题的研究程度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理想。鉴于此,我国公共管理学不应盲目"拿来",而是要确立学科的问题意识,培育规范性理论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够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以后,美国国内恐怖主义异军突起,成为当前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应对国内恐怖主义的过程中,美国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情报共享方面,促进反恐执法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在舆论宣传方面,反击极端主义的思想煽动;在信息沟通渠道上,加强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在社会根源上,改善美国穆斯林生存环境,提高穆斯林社区社会融合度。这些措施为我国应对国内恐怖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沈跃春 《传承》2012,(21):81-81
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改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如何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周猛 《湖湘论坛》2015,28(2):56-61
土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土地所有权分割作为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和变迁的重要基础,是土地政治和经济问题关系的"粘合剂"。"农地两级所有权"有利于我国农村土地政治经济相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以来,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等一系列事件,不断冲击着美国经济社会,关于美国的力量变化及其是否已衰弱的讨论也不断增加,因此本期特选此文供广大干部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仅为一家之研究,且如文中所讲,本文仅仅是一个描述,对于这一问题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美国国家治理模式对当下中国学界关于"国家治理"理论的讨论颇具意义。从国家与社会的相关关系上考虑,美国国家治理可归结为"弱耦合"型治理模式。此种国家治理模式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完成构建,即多元国家治理价值体系的认同性作用、复合国家治理权力结构的嵌入性优势、多效国家治理主体能力的渗透性发挥。美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弱耦合"特征首先体现在"耦合"上,其次体现为"弱关系"。"耦合"包括国家治理结构上的耦合和国家与社会间的耦合。弱关系是指在美国国家治理权力结构下,治理主客体之间存在丰富的弱相关关系。最后,美国国家治理模式同时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设计悖论,即保护少数人的精英倾向和地方分离趋势。  相似文献   

16.
美日韩"辐辏型"安全秩序的实质是单级霸权模式的安全秩序,其稳定性对东北亚安全局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实力与合法性的双维度安全秩序稳定性分析模型发现,由于美国霸权的实力优势明显但合法性不足,该安全秩序处于亚稳定状态。出于跨国资本的扩张性,美国绝不会放弃利己主义和强权政治,导致其合法性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美日韩"辐辏型"安全秩序无法从亚稳定状态进入真正的稳定状态,但有可能进入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110报警服务"有求必应"的承诺在公安机关和群众的认识及实践中遇到了很大问题从公安机关来看,首先是认识不统一,具体表现为肯定、部分肯定和否定的不同观点;其次是行动的不一致,具体可分为践诺型、弹性践诺型和不践诺型.从群众来看,认识上出现了误解与曲解,行动上出现了误用、滥用与骚乱.这些问题的严重后果是践诺型不堪重负,弹性践诺型可能失信于民,不践诺型必然失信于民;越俎代庖、助长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习气;非专业的硬性处置会危及群众甚至处警人员的安全;不利于树立勤劳以及勇于战胜困难的社会风尚;延误对有危难的求助者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及消除不良后果的根本出路在于将"有求必应"的范围明确界定在公安机关的职责之内.  相似文献   

18.
张蕾 《长江论坛》2012,(3):31-35
在"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全面实施"的模式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制理念和政策选择带有明显的模糊性,改革目标和制度设计也在摸索中不断调整和修补,因此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武汉市因其历史包袱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难度尤其突出: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的冲突;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亟待提高;社会保障中的"混账"问题等等。武汉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融通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10日北京发生"7·10"暴雨事件,时隔八年之后的2012年,"7·21"特大暴雨事件再次使首都蒙受重大损失。这两个暴雨事件,充分暴露了首都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突出了加强和完善首都防灾设施和地下设施重要性和紧迫性,值得警醒与反思。当前,我国城市总体上已进入高风险期和危机频发期。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上的具体体现,也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4年7月10日,北京发生"7·10"  相似文献   

20.
叠加型风险是当前应急管理的突出问题,对其应对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联动机制。2015年深圳"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是典型的叠加风险事件,基于灾害成因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叠加型风险下我国政府应急预警联动机制缺失问题突出,政府应急要树立叠加型风险防控意识,全面提高叠加型风险预警能力,构建非常规状态下叠加型风险常态应急管理机制,推进风险叠加的"量质"突变监测与预警机制建设,打造超常反应能力的叠加型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形成整合型应急管理预警联动机制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