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7·21"暴雨灾害暴露出政府在灾害应急管理及预警机制方面的不完善:政出多门,信息不畅,缺乏统一指挥协调的管理机构,预案操作性、可行性不强,导致抢险救灾不力。我国应制定《灾害应急管理法》,依法防灾治灾;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加强灾害预警与危机处置管理;建立城市居民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学习演练机制;建立社会化的抢险救灾联动机制,以应对灾难危机。  相似文献   

2.
农村防灾预警是风险灾害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是社会治理亟待破解的传统难题。目前农村防灾预警仍面临乡村治理体系基础薄弱,防灾预警手段和工具缺乏,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面向未来,要以构建风险韧性,形成可持续减灾战略为依托,着力培育和激发居民参与灾害治理能力,建立应急管理"高可靠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应急产业,推动应急工作智能化建设,打通农村防灾预警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展现了中国之治在应急动员、组织指挥方面的突出能力,但也暴露出了我国突发传染病预警机制存在的短板。疫情过后,要认真检视突发疫情风险研判、预警决策、信息发布存在的问题,推进权力下放,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促使地方政府强化风险意识,提升突发疫情预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如何实现全过程均衡是当前中国应急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参照的实践回顾显示: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均衡,具体有五大表现:一是忽视风险预防与减缓;二是削弱监测的动态性、持续性与跨阶段特征;三是割裂预警与其他响应机制的衔接关系;四是低估社交媒体条件下的舆情回应;五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既有的理论研究虽然厘清了应急管理全过程机制的构成与运行,但均未特别强调全过程的均衡。面向中国实践,兼顾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均衡可同时强调准备、预防、减缓、响应、恢复、学习6项分阶段机制和监测1项跨阶段机制。这一"6+1"理论框架可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补短板"、应急管理"促整合"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基础"提供一种共同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来临,监狱能迅速把日常管理转变为处突战斗的危机管理中"平转战"机制是处突工作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监狱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的成败。当前我国监狱应对突发事件"平转战"过程中存在":平转战"预警机制不健全、反应速度慢、备战能力差、应急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监狱应构建科学的"平转战"机制,建立"平转战"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提高监狱民警"平转战"的实战能力,提升监狱"平转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建立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理顺政务与事务之间的关系,构建跨部门协同的机关事务运行机制集中统一管理是我国政府运行保障的发展思路,本文从政府运行保障的基本内涵出发,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分析框架,探究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在适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扰动和风险的过程中面临的碎片化困境,并提出能力提升优化路径,对完善应急状态下政府运行保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论政府应急管理的社会合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使中国呈现出高风险社会的特征。风险社会的应急管理成为现代政府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责。合作互助是风险社会的政府应急管理基本理念之一。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单位制”的解体和“一体化”应急机制的失灵,政府的应急管理必须走与社会合作互助之路。在“服务行政”、“有限政府”的理念下,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壮大社会力量,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在打造一个“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应急管理的社会合作机制。当公共危机突至时,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作共治网络,提高应急管理与服务的效率,避免群体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应急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一校两院"进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提高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需要;是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一校两院"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目标应定位于服务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突出"一校两院"的资源优势为特色,以项目研究牵动学科发展为思路。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提高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已开始探索区域应急联动机制的实质性行动,但是却存在不少问题与困境,如法律制度不健全、组织体系欠整合、体制运行不规范。因此亟需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应从体系构成、运行机制、技术水平等方面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在国务院将制定、修订公共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应急预案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的大背景下,2004年6  相似文献   

11.
<正>预警在风险治理活动中被广泛运用。环境预警是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基于我国大气污染形势而建立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看似完备,在实际运行中却乱象丛生甚至沦为一纸空文。作为前端的雾霾预警在实践中面临着"预警级别打架""预警不力响应不及时"等诸多指责,也极大地影响了后续应急响应机制的运行实效。探讨雾霾预警的法律属性、正当化程序、司法救济等法律问题实有必要。一、雾霾预警的法律分析(一)关于雾霾预警的实证法规范  相似文献   

12.
"非典"与"新冠肺炎"是倒逼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改革的两个重大事件。前者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重构,后者将推动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改革。未来应着重建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体系,破除一元管理格局,建立公众、社会与市场参与机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构建现代化应急储备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需要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医防"协同发展,应急救治体系采取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提高应急扩容能力。此外,应建立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应急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素养。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时期,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应当分析预判潜在风险,在仔细查找自身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瞄准突出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前瞻性研究。因此,要加快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地方立法工作,加强应急预案的优化与演练,整合应急资源,打造应急合力,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强城市应急文化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重大突发事件成为各个国家日益关注的新兴社会问题。我国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主要问题在于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比较分散。因此,有必要从政府管理科学的角度考析我国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现状,从预警和预控两个纬度提出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构建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和谐城市与节约型城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省级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保障的核心问题,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构成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其中,省级政府需要通过构筑强健的应急管理指挥业务平台,充分利用公共安全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具备应急值守、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功能的省级应急平台体  相似文献   

16.
刘伟 《湖北政报》2010,(21):49-49
<正>10月29日下午,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以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副省长段轮一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张通宣读了李鸿忠省长的批示,省政府秘书长傅德辉主持会议。李鸿忠在批示中说,应急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事关民生,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加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继续深化"一案三制"建设,突出抓好应急预案库和典型案例库建设,要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注重科学化、机制化、体系化、军事化,建立严格、严密、严谨的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7.
张磊 《中国减灾》2007,(12):15-16
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为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法治基础,为在自然灾害应急情况下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设立了程序规范,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  相似文献   

18.
《桂海论丛》2021,37(1)
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践显示,志愿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有效人力供给渠道、高效服务供给渠道和应急物资筹集渠道,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参与力量。但志愿服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和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必须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机制、招募培训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措施,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一直呈频发和上升态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尽管群体性事件成因复杂,形式各异,但其最终的指向均为各级地方政府。这凸显了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机制的滞后与缺失。因此,地方政府应革新治理理念,转换治理范式,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当前,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利益协调与对话机制、政府预警与应急机制、地方领导责任机制以及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等,是我国破解群体性事件频发困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与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湖北省应急管理部门以全系统精准扶贫驻点村为支点,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村创建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切实提升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同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了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全省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普遍欢迎,被誉为"创新之举、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