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2004,(11):37-39
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价格机制下,又有矛盾的方面。统筹解决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一)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粮食生产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进展方向。要克服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调减粮食的作  相似文献   

2.
关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提出的具有创新思想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农村、农业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收入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虽然年年增产,但农民却难以增收,农民收入波动大,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当前农村和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业年年增产,但农民却难以增收,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增收困难这是全国的共性问题,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吉林省情况看,2004年农民人…  相似文献   

3.
张九萍 《前进》2009,(6):26-28
吕梁作为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农民增收始终是摆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最近一段时间,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农民增收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通过调研深刻认识到我市农村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吕梁最大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4.
《半月谈》2004,(5):18-19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重中之重的中心是农民增收。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愈拉愈大一直是个令人心痛而又无奈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一号文件”使农民增收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及其农民增收的好政策,但“一药不能医百病”,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应该立足长远,从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殷耀  任会斌 《半月谈》2004,(19):0-51
金秋时节。秋粮丰收捷报频传。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双重转机: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几年持续下滑的颓势,实现了年初的预期目标;农民收入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得以改观,上半年农民收入增幅超过两位数。如何持续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好势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关键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从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入手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大连农民增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持续增长的农民收入既是幸福大连的体现.也是全域城市化的目的。在分析我市农民收入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减负与政府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减负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减负是增收的基本保障。农民沉重的不合理负担主要来自于不规范的政府行为。政府减负才能保证农民不合理负担的减轻。减轻农民负担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地方及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剪除政府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和经济指标,加大对农村财政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06,(12):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赵保华 《群众》2006,(9):53-5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当前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三农”中农民是主体,而对于农民这个主体来说,增收问题又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只有保障农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农村社会才会实现安定、和  相似文献   

11.
刘永平 《前进》2011,(7):27-28
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目标,其中,农民增收是关键。临县作为全省的贫困大县、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90%,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现阶段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一些突出问题急需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3.
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构筑环城工业带,是武汉市委、市政府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武汉市突出实践特色、加快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武汉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解决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兰 《创造》2003,(1):29-30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摆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农民增收仍是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虽然有所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粮食总产量仍然呈增长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并没有因粮食丰收而增收,相反出现收入下降趋势,出现了粮食增产不增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丰收悖论”现象。确实,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和  相似文献   

15.
洪艳  易炼红 《求索》2011,(11):8-10
在分析我国农民增收问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湖南省为例构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影响指标,对湖南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手段依然很有限,主要依赖于农业自身的发展。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这需要我国积极破解农村金融萎缩难题,提升财政金融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份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对农民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让农民看到了希望。文件强调,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是2004年全党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破解农民增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福祉和全面小康的实现,如何让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是我国政学两界的重大议题。"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取得了"两高"的好成绩,但是囿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农民增收遭遇了新的困境。为此,应该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视角采取相应对策,破解农民增收困境。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到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对农村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光辉 《江西政报》2006,(14):47-48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制约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增收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增收是核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民增收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增收难不仅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增收是核心问题。只有千方百计和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让农村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