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1月29日,在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2001年会暨国际战略理论研讨会”上,李储文、梁于藩等专家学者就当前反恐斗争及国际形势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2.
黄菊说,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为全国服务,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对上海寄予的希望。上海干部群众特别是各位代表肩负的责任重大。上海又快又好地发展,对于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程也 《今日上海》2008,(7):28-29
一年一度,上海电视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都是备受瞩目的盛会。与往年相比,今年无论是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还是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都体现出更多对人性与真情的关怀,在举办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则简朴大气。  相似文献   

4.
10月1日,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简称“两馆”)开馆试展。这是上海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大举措。“两馆”犹如两颗艺术明珠,升起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为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又增添了璀璨的亮色。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09,(5):41-41
200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4月17日在大连拉开惟幕,在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旅游局和上海世博局公布了首批24家世博指定旅行社名单并授牌,上海有5家旅游企业入围,分别是上海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上海航空国际旅行社和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6.
晚清上海的国际移民与海派文化的多元组合邹振环复旦大学副教授在晚清的上海,移民人口包括来自江浙等省的国内移民和来自海外的国际移民。晚清来沪的国际移民,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一书的统计,从1843年的只有26入到1910年的高达15012人,不到70年,上海国际移民  相似文献   

7.
肖淇 《今日上海》2013,(7):16-18
不久前,随着白玉兰奖、金爵奖奖项的一一揭晓,为期两周的第十九届上海电视节和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圆满落下帷幕。短短14天,是光影的派对、影迷的饕餮,更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名片,也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缩影。  相似文献   

8.
佚名 《今日上海》2012,(7):30-31
2012年6月,上海又迎来了一场年度光影盛会——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与第十八届上海电视节。上海的“两节”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共同打造的大型影视节庆活动,经过20多年的品牌锻造,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影视节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菁 《今日上海》2012,(8):40-45
盛夏的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协会主席、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教授主持的金融创新论坛,成为香格里拉酒店最引人注目的浦江夜谈之一。在会议结束时,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生干上海的在国际人力资源和国际金融中心双领域具有卓越研究成就的资深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作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它的现代法治文明程度也应与国际接轨。4年后,世博会将在上海召开,市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曹琪 《今日上海》2012,(6):52-53
“更富原创性、更具艺术性、更有国际性、更加多样性、更多参与性”,一直以来都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所秉持的不二目标。为此,在传承和弘扬经典、推动和扶持原创、发现和培养人才、注重和推广交流、引导和鼓励参与等方面,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上海之春”作出了诸多努力,使每一届音乐节都呈现出不少令人瞩目的特点与亮点,营造出具有国际文化大都市魅力的上海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上海要建设国际大都市,实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目标,必须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这一体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上海市域城市群。  相似文献   

13.
程也 《今日上海》2008,(6):40-41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上海国际茶博会”是上海茶界两次重要的展览和贸易活动,从2008年起这两项活动开始战略合作。两大活动的携手使茶文化和茶经济完美和谐统一,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和深化利用,向国际茶业的旗舰展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曹琪 《今日上海》2011,(11):18-19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各民族人民间的和平相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这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好,已经真正成为一个人民大众的节日。”联合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主席卡门·帕迪拉在第七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如是说,而副主席伊廷先生则盛赞此次艺术节是“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民间艺术节”。  相似文献   

15.
华芳 《今日上海》2009,(7):34-35
2009年初夏,上海迎来了一场年度影视盛宴——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与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上海著名的节庆活动、文化名片,影视“双节”在短短十数年间,以不断丰富的办节内涵和日渐成熟的办节经验,正吸引全世界越来越多影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跨国企业兼并重组空前活跃,这为上海密切同国际经济的联系、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上海的发展更多地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从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来看,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为上海拓展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对上海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是上海在“十五”期间形成四大产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更是嘉定区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区“大力推进,努力形成全方位汽车城开发格局”的工作重点,加强工作针对性,在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格局中认真履行人大职责,为推进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作出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2月29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与新民晚报社在文新报业大厦共同举办“展望新世纪国际战略格局”学术研讨会。来自本市和军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20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上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上海》2014,(9):6-8
距一年一度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进入倒计时,市府新闻办存今年8月26日举行的市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总体筹备情况和主要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滕俊杰说,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主题的同时,将更突出国际性、经典性、艺术性、创新性的办节理念,允分发挥艺术节四个专业平台功能,即优秀作品的展示平台、文化贸易的推进平台、青年人才的孵化平台,艺术素养的培育平台,使其成为亚洲第一、世界薯名的综合性艺术节,通过创意展示与产业助推,为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柳七 《今日上海》2008,(11):52-53
2008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在上海展览馆举办,那些天前后门聚满了各色人等,热闹程度出乎了想象。在上海,“玩游艇”的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