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洲3月1日田纪云副总理会见土耳其共和国国家计划组织主任尤素夫·厄扎尔一行。在京期间,客人会晤了国家计委、园家经委和经贸部等部门的负责人。3月7日中国和菲律宾政府1986年和1987年文化交流协定执行计划在马尼拉签署。菲律宾副总统、政府总理兼外长劳雷尔和中国文化部长朱穆之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计划上签了字。3月8—27日李先念主席偕夫人林佳楣于3月8日至27日前往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埃及、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等亚非五国进行国事访问。8日—11日,李主席在达卡同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进行会谈,双方表示要加强传统友谊,扩大合作领域。访问期间,中孟两国政府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国政府向孟加拉国政府赠送一批儿童服装的换文。  相似文献   

2.
3月4日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项目技术论证获得批准。3月9日俄最高法院裁定远东石油管道项目合法。3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阿尔及利亚进行访问,签署了75亿美元军事合同。3月14日俄罗斯向印度出售60吨核燃料。3月16日中俄“国家年”中方官方网站正式开通。3月17日中俄大学生艺术节开幕。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普京,双方进行会谈,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中国“俄罗斯年”新闻中心启用仪式,中国“俄罗斯年”开…  相似文献   

3.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日本扩建冲之鸟礁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占有这一海域的海洋资源,实际上还有与中国争夺西太平洋制海权的长远战略考量。日本把这一岩礁硬说成是"岛"是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把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做扩大解释,而故意无视甚至摒弃本来作为整体的另一部分内容。日本以冲之岛礁为基础,主张大面积管辖海域,并希望通过人为的扩建工程来支持和推动这一主张,这不符合公认的国际法规则,是对国际法的践踏。日本的做法不仅危害中国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影响国际社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亚洲 3月2日 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支持继续对伊拉克武器核查。 3月6国 孔泉说,中国强烈谴责发生在以色列海法市的自杀性爆炸事件。 3月6日 外交部长唐家璇就菲律宾达沃市发生恐怖爆炸一事致电菲外长奥普莱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6.
文莱达鲁萨兰王国(简称文莱)1984年1月1日独立。独立前,文莱与马来西亚曾发生海域划界纠纷。独立后,文莱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经济制度,声称对南沙群岛西南端的南通礁(也称"路易莎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①成为南海岛屿主权争端国。但文莱一向态度温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本文在介绍文莱对南海的权利主张及其南海政策基础上,对其动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1~30日)●1日,到缅甸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拜访了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2日,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和另外33名民盟成员正式宣誓就任缅甸国会议员。●3日,刚结束对马来西亚友好访问的中国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在马六甲海峡中线以东靠近马来西亚一侧海域,与马来西亚海军"杰巴特"号护卫舰进行了编队运动和通信演练。●3日和6~7日,据《马尼拉公报》5月3日报道,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埃德温-拉谢尔称,菲律宾正式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PanatagShoal)。6日,菲律宾外交部  相似文献   

8.
3月3日 李鹏委员长向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发去唁电,对印度人民院议长巴拉约吉逝世表示哀悼。3月12日 钱其琛副总理会见朝鲜副外相金永日。3月14日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表示,中国对以色列军队大举侵犯巴勒斯坦地区深感震惊并予强烈谴责。3月17日 国务委员吴仪在德黑兰同伊朗副总统兼伊中经贸科技联委会伊方主席塞塔里法尔共同主持召开两国经贸联委会第11次会议。同日,伊总统哈塔米会见了她。  相似文献   

9.
亚洲 3月3日-4日杨尚昆主席、万里委员长、钱其琛外长分别会见塞浦路斯众议院议长阿莱克西斯·加拉努斯一行.杨尚昆说,中国支持不结盟运动,现在正在申请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3月4日李鹏总理会见科威特财政大臣纳塞尔·阿卜杜拉·罗丹.李鹏说,中国愿意在科威特重建工作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22周年纪念日,3月5日是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全国人民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准备隆重纪念这位伟人。作为外事工作和缅语教学工作者,笔者仅以此文聊表对已故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缅甸是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中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胞波"情谊。缅甸独立和新中国建立后,两国  相似文献   

11.
12.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