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尼泊尔王国、不丹王国、马尔代夫共和国和于1975年4月14日被印度吞并为其一个邦的锡金王国等八个国家,面积四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目前,南亚地区约有十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人口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今天,南亚地区的人口问题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这不仅严  相似文献   

2.
日趋严重的印度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环境 ,是指气候、土壤、水、空气和生物等各种因素。它们是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中部 ,北依喜马拉雅山 ,南濒印度洋 ,东西两端直线距离将近30 0 0公里。印度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国土面积中 43 %为平原 ,2 8%为高原 ,18%为山区。可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 5 0 %以上① 。森林覆盖面积为 75 0 0万公顷 ,约占地理总面积的2 2 8% ② 。印度大部份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充足 ,水资源丰富 ,农牧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印度独立后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 ,旨在迅速发展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3.
中央邦位于印度的中部,东邻奥里萨邦,东北部与比哈尔邦接壤,西部与古吉拉特和拉贾斯坦邦为邻,南界马哈拉施特拉邦,北接北方邦。面积443,459平方公里,是印度面积最大的一个邦。人口52,132,000(1981年),其中,表列部族人口为11,987,000,占全邦总人口的22,97%,是全印表列部族人口最集中的邦;表列种姓人口为7,359,000,占全邦总人口的14.10%,二者共占全邦总人口的37.07%。此外,该邦还有383个种姓和亚种姓被邦政府划为落后阶层。据统计,目前该邦大约有115万户家庭生活在贫困线(年收入不足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缅甸中部沿海地区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流域,包括整个伊洛瓦底省和仰光省、勃固省的部分地区,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39%.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炎热,非常适宜发展农业,水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70%;处于这一区域内的仰光作为缅甸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全国约54%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这里,而作为工业领域中骨干企业的国有企业则有近90%集中在这一地区;这里又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主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中越边境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越边境地区概况“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的有三个省区:广西、云南和海南。云南与越南“山连山”,而海南则与越南“水连水”,隔北部湾相望。广西则与越南山水相连,既有陆地边界,也有海上边界。这样,我国与越南陆上交界的有两个省区:广西和云南。(一)中方情况广西和云南两省区有总人口约870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7%。其中广西为4700万,云南为4090万。两省区总面积约为5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其中广西约为23万平方公里,云南约为38万平方公里。1997年两…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概况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35%,丘陵占42%,平原仅占23%。这种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造成了耕地支离破碎、农场过于分散和规模较小的不利条件。目前全国305万个农场中21.8%分布在山区,50.5%在丘陵地区,27.7%在平原地区,平均规模只有7.4公顷。全国农场拥有土地面积225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74.9%;农场中耕  相似文献   

8.
印度宗教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其基本国策是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印度的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就会感受到相当浓重的宗教氛围。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印度教约占全部人口的82%,其次伊斯兰教约占人口的12%。  相似文献   

9.
农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巴西幅员辽阔,领土面积八百五十一万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五。1980年全国人口一亿二千万,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和印度尼西亚而居世界第六位。据巴西官方估计,目前全国可耕地面积约为二亿八千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东北地区原属阿萨姆管辖区,自1963年以来,先后划分为新阿萨姆、那加兰德(1963年)、特里普拉(1971年)、梅加拉亚(1972年)、曼尼普尔(1972年)五个邦和米佐拉姆(1971年)中央直辖区。整个地区地理面积为25万多平方公里,占印度国土面积的7.7%,1981年人口为2,660万。由于历史、地理、社会、政治和经济诸方面的原因使这个地区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是“一个活生生的贫穷掩盖了富俗的典型”。印度独立后,开始重视对这个地区的开发,尤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畜牧业以饲养羊、牛为主,各有150多年的历史,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77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全国现有17.4万个农场,面积为72亿商,占总面积的62.5%,而耕地只有3.29亿亩,占4.57%,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人口的2.4%。澳的绵羊品种以美利奴为主,占羊支总数70%以上,平均每只羊年产毛量为4.4公斤。1986年全澳有绵羊1.54亿只,牛2300万头,猪275万头。年产羊毛81.5万吨,肉类246.4万吨,牛奶60.38亿公升,蛋1.83亿打。畜牧业产值约为75亿澳元,占农牧渔林总产值的44.8%。澳羊毛产量占世界4/1。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周边地区状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那加人是中国周边民族,其聚居地区与中国西南边疆相邻,人口300余万。大多数那加人分布在印度,也有一部分那加人生活在缅甸。印度的那加人主要聚居在那加兰邦。从19世纪中期开始,绝大多数印度那加人的宗教信仰从泛灵论改为了基督教。印度那加人的改宗是由多种条件共同促成的,对其群体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宗教因素与印度东北边疆那加兰邦的局势发展关系密切,并对中国的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当前,那加传统宗教文化的重新定位及其向基督教的渗入、基督教群体的分裂与冲突、印度教的渗透是宗教因素对印度东北边疆那加兰邦治理产生影响的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越南与中国是“山连山,水连水”的邻邦,两国有共同的陆地边界约1350公里,其中有390公里的河界,其余是山地边界②。 越南北部山区包括有6个省,从东到西为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和莱州,总面积55488平方公里,占越南总面积的16.8%,人口387.5万,占越南总人口5%(199年)。其中少数民族占本地区总人口的66.08%③。 中国与越南北部边境各省交界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广西的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380万,其中少数民族1600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5。云南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印度建国后邦级区划变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其邦级区划的频繁变动中存在两次重组浪潮。第一次重组浪潮以语言问题为依托,印度政府按主要语言将全国邦级区划从29个邦调整为14个邦、6个中央直辖区。第二次重组浪潮发生在印度东北部,是印度政府应对边疆民族问题的举措,这一地区的邦级区划从1个邦、2个中央直辖区调整为6个邦。这两次重组浪潮是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印度民族矛盾焦点的体现和中央一地方博弈的结果,也是我们考察印度社会政治发展的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15.
苏里南现有35.3万人口(1985年),另约有18万人旅居荷兰。其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20%,有7万人。在历史上他们是由非洲籍黑人穆斯林和印度、印度尼西亚、叙利亚等国穆斯林组成的。非洲籍黑人穆斯林 17世纪中叶,苏里南沦为荷兰殖民地,荷兰移民开始迁入并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拉贾斯坦邦沙漠面积占全邦面积的3/5以上。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英迪拉·甘地灌渠”第一期工程通水使数县受益,为沙漠变绿州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全部工程将于90年代中期竣工,再过30年后把西部不毛之地变成鱼米之乡的设想将变成现实,将会更一步促进该邦经济的发展。目前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这个邦国内净产值的55.5%、17%和27.5%。概况拉贾斯坦邦位于印度西北部。东邻北方邦和中央邦,南界古吉拉特邦,西接巴基斯坦,北部是旁遮普邦。它是由22个土邦和阿季米尔的C邦组成的。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7个,村庄37,124个。历史上入侵印度之敌往往来自西北方向,战略地位重要。面积342,239平方  相似文献   

17.
印度有近60万个村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69%的人以农业为生。七十年代初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0%以上,八十年代中期仍占40%,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印出口价值的35%。因此,农村发展一直受到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的重视,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执行不同的农村发展计划。研究印度农村发展计划,如同研究印度农业经济一样对研究印度政治、经济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印度农村发展战略及其转变、印度农村发展的具体内容及成就和印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前景等作一粗略的概述。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普遍开展了“绿色革命”,东盟农业国也不例外,在六十年代中、后期,相继推行了绿色革命。在东盟农业国中,首先采用高产新稻种的是马来西亚,1965/66年度便已种植高产稻种4,23万公顷,占稻田总面积的10.3%;其后为菲律宾,1966/67年度种植高产稻种8.26万公顷,占稻田总面积的2.7%;接下来是印  相似文献   

19.
沙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问题之一。全球沙漠化面积近40亿公顷,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4,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受沙漠化的影响最大,沙漠总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并且还以每年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已达4亿。加之生态环境恶化,旱、涝、沙灾害威胁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总面积1708万km2.其亚洲部分面积为1340万km2以上.占国家总面积的79%;欧洲部分面积为360万km2、占总面积的21%左右。按地理范畴,通常把俄罗斯划分为3部分:欧洲部分347万km2、乌拉尔地区186.5万km2.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