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作风建设,阐释作风的内涵无疑是重点,但是,仅仅对苏区干部好作风这个建设成果做一般性的解释工作,还不足以发挥苏区作风的时代价值。要深入挖掘苏区作风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还需拓展研究思路,把研究的重点由内涵的解读转移到形成过程的追溯上来,只有把中央苏区时期的作风建设过程研究清楚,才能够对苏区干部好作风不仅做到"知其然"还做到"知其所以然",进而加深其理解,弘扬其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局部执政的尝试。在革命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上勤政为民、在思想上求真务实、在生活上廉洁奉公、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形成了备受称赞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回顾历史,联系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发展苏区干部创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当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然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是当年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生动写照。在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严酷的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广大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赢得了群众真心实意的爱戴和拥护,打造了中国革命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执政60余年之际,  相似文献   

4.
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内涵包括: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保持艰苦奋斗;提倡模范带头,崇尚廉洁奉公。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务必要求领导干部坚持调查研究,甘为小学生;务必要求领导干部坚持率先垂范,愿做带头人;务必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克己奉公,誓当廉洁者。  相似文献   

5.
苏区干部树立的良好作风,不但对苏区建设、陕甘宁边区建设起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对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学习苏区干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有利于培养当代干部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苏区干部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培养当代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学习苏区干部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有利于培养当代干部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学习苏区干部好学上进的优良学风,有利于培养当代干部注重学习的优良品行。  相似文献   

6.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凶素。干部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始终坚持用好的作风选拔任用作风好的干部,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必须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这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进干部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实践这一要求,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  相似文献   

8.
1933年春,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照金苏区工作。习仲勋到照金苏区后,加强了领导层中代表正确主张的力量。他在照金苏区积累的政权建设、革命武装建设经验,在此后创建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善于做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给根据地其他干部很大影响。此后,习仲勋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走到哪里,就把这种作风带到哪里。密切联系群众,是习仲勋一生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斗争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的重要源头,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这次有幸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参加第8期中青年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  相似文献   

10.
以赣南为核心的原中央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状态在全国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山区很有代表性。全力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速奔小康步伐,其影响和示范作用无法估量。中央已经把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直接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执行西部大开发大政策组合的投入,比如财政与税收政策、金融与投资政策、人才开发与科教文化政策、产业政策、生态补偿政策、对口支援政策等等方面。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历史性机遇,继续发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抓紧编制省、县(区)具体实施规划,努力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胆先行先试,催生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老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合力推动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温剑 《社会主义论坛》2007,(7):15-15,25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纪检监察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更应自觉地加强作风建设,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和孕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丰富的廉洁意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期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借鉴。在新时期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振精神风貌,消除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能力水平,消除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的危险;继承优良作风,践行群众路线,消除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党员干部消极腐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用苏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风宣传普及,使之成为苏区革命群众生机勃发的创造性的革命斗争实践。这形成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宣传,唤醒了广大苏区群众的革命觉悟,对组织发动苏区群众、武装苏区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苏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干部人事档案是记录干部个人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信息来源,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工具。管好用好干部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以来,针对党员、干部作风上出现的问题,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战略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研判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路、新战略。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对于党开展好作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并且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各机关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良作风。这些不良作风虽然存在于少数单位  相似文献   

17.
论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早期探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精神尽管是70多年前铸就的,但它历久而弥新,仍具多维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时期,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经历了严峻的革命锻炼和组织考验,有很高的革命觉悟,甘当公仆,全心全意为苏区人民谋利益,开启了人民政权的划时代新风。但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毕竟是在旧社会深厚的封建土壤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少数党员干部因为没有很快剔除旧社会的传统陋习,权力腐败的情况在他们身上因此而产生。党和苏维埃政府毫不姑息,坚决严惩,并在较短时间里,探索构建了系统而严格的制约干部权力腐败的监督机制,为苏区干部廉洁自律作风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这种经验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开展反贪治腐,无疑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谷城县委坚持把选人用人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切入点.积极创新民主公开的选拔机制,塑造秉公用人的自律形象,实现了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干部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然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依然存在作风不正的问题,从干部自身、环境、制度、监督方面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坚持思想教育,坚持完善机制制度,坚持强化监督,坚持拒腐防变常抓不懈”等对策,标本兼治、立足长远,进而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