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正志 《中国律师》2004,(10):80-81
中国企业如何在知识经济、技术创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生存发展是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这一话题中重要的法律问题之一。面对不容乐观的形势,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法律工作者应当如何借鉴美日国家的成功经验,给企业的经营者提出怎样的建议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企业需要拥有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当前,我国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存在着企业法律顾问和公司律师两种制度,亟需在法律及政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职能作用以及执业规范、人才资源等各个层面上予以重视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龙飞 《法制与社会》2014,(14):100-1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很多领域的企业都加大了发展的力度,并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其中,公司法就是管理我国企业运营情况的法律,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管理范围最广的一个法律。在管理的过程中,也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内容以及人们的行为,去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方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影响,使得我国公司法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根据公司法建立的基本原则,使其可以更全面的对社会现象进行管理。同时公司法也可以根据不同经营类型的公司,制定出不同的管理措施,有利于实现我国公司的规范化经营,也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刘婉秋  苏倪 《法制与社会》2013,(33):264-265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他们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也是维护和谐的社会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责任”观念在跨国公司的执行官心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都在急剧攀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是否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最直接展示。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制定相关法律,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比较消极。因此必须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和强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社会、政治、环境、军事等领域的全球化获得迅猛发展。晚近以来,“法律全球化”也成为吸引法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法律全球化既是其他领域的全球化的结果,又是推动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工具,其实质是世界各国法律方面相互依赖之状态进一步加强的表现。诸如“网络密度”的增强、“跨国参与”的加强、权力与不对称等是法律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而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各种方式成为法律全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奋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宏伟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也离不开律师业和法律服务。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律师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这对我省律师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希望全省律师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在应战中奋进,在竞争中发展,努力推进四  相似文献   

7.
引言:问题的提出全球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发轫于15—16世纪。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商品、资本的输出,西方的近现代理性主义的观念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时下,人们议论纷纷的新一轮全球化的浪潮是近代以来全球发展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是当代世界通讯、交通、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化而引发的新的科学技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革的必然反映。其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文化、法律全球化的先导和最深刻的基础。这不仅体现在全球化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而且在西方,相当多学者将全球化就理解为一个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德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指出:"全球化被理解为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网络联  相似文献   

8.
WTO与中国法律发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从法理学和法律经济学的视角,以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的深刻变化为切入口,分析了WTO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绿色化、知识化,加快公共事务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以及相应的法律变革趋势,分析了WTO对法律技术化、信息化、法律职业化和共同体化、法制现代化和法学教育全球化的推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为法律发展基础工程的法学教育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央企业已逐步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该制度在企业依法经营决策和维护合法权益方面,发挥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依法增强国际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法律力量。企业法律顾问是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和法律专业素质和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世贸组织法律体制是经济自由化、全球化与一体化的产物。首先,以实现经济自由化为要旨,使得世贸组织法律体制成为全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框架;其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贸组织多边法律体制的构建,从而有助于健全和完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再次,在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形成了内联紧密的世贸组织法律体系,并加强了国际经济法律规则与社会领域国际法规则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朱淑娣  周诚 《北方法学》2011,5(5):100-108
国际经济行政法是调整跨国经济行政关系的国际、国内公法规范与原则的总和,换言之,国际经济行政法是政府规制市场的国际协调法。权利平等保护原则与正当程序原则分别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体现了国际经济行政法中的公平正义价值。从法理基础看,这两项原则既是理性精神的反映,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以及长期法律实践的结果,它对国际经济行政法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从实在法角度考察权利平等保护原则与正当程序原则在国际经济行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反补贴制度,WTO对国内程序法的要求及WTO争端解决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制度,旨在从形式的平等过渡到实质的平等,建立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法治与宪政规则。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济条约主要在政府间组织主持下制定。由各政府间组织分别组织缔约活动,在缺乏协调的情况下,必然带来国际经济法律冲突,并成为国际法“碎片化”现象的一种典型反映。在主持缔约阶段,政府间组织可采取一些技术性措施来事先防范有关国际经济法律冲突的发生;而当冲突不可避免时,则只能经由各国授权政府间组织在实施法律阶段事后加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间组织有必要、也有义务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由此将推动政府间组织的网络化进程。在全球化时代,政府间组织网络构成了多层次全球治理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间在国际经济法方面的合作,被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13.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9,26(6):18-2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与此相应,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也相继问世,并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行业广泛推行。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实施只是企业出于自愿原则的一种选择,其责任承担形式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其在规范公司责任,保护劳工权益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借助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在国际社会的推广,我们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落实我国相关法律,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也是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然而,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需要,应当尽快建立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和基本原则的环境保护法律体制,导入认识自然、重视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思想,改变现行法律“经济优先”的立法倾向,增设“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规定,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事惯例是无数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经济交易活动中共同总结、提炼出来的,使各种经济行为从无序转向有序的,且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系列规范。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是复杂的,并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切成文法,包括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都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难以适应国际经济交往关系发展形势的需要,而国际商事惯例则具有广泛性、概括性、现实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不可能全部由成文法调整的当今国际经济交往的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王明远 《现代法学》2006,28(6):128-136
清洁生产法是与狭义的、传统的污染控制法相对应的,是以确认并规范政府引导,促进甚至迫使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为基本目标的,以经济调节、环境信息公开、行政指导、行政合同以及行政强制等为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广义污染控制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质乃是基于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共同要求,为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而确认和规范政府积极主动地、适当地干预经济领域,通过经济调控影响工业企业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7.
曾炜 《时代法学》2004,2(5):52-59,115
目前 ,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如火似荼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而以区域一体化为最。经济一体化必然会对国际法和国内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相应变革也是保障经济一体化成果并促进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适应和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各国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中 ,国际法不断地国内化 ,反过来国内法也不断地国际化 ,这种互动使得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界限不再清晰 ,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不断朝着日益趋同甚至统一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There are two developments the combination of which has led to new challenges to international law: the growth of economic regulations and globalisation. While the modern economi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regulatory laws which are rooted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ies, the loosening of the national borders and globalisation has led to conflicts of economic regulations. Such developments have posed various risks of violations of national economic regulations by the economic actors and could lead to tension among national states which have jurisdiction ove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one way or another. The private parties involved in such a situation could somehow avoid such risks by their own initiatives and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but in most cases such measures do now work and the conflict has to be resolve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volved.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s for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to come up with rules, principles and norms to resolve such complex disputes which touch up issues such as non-intervention, equality of sovereign states, state immunity, self-determination and other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Unlike certain area of international law such as law of sea where a few factors involved and the disputes could be resolved by relying on simple facts and rules, the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regulations extraterritorially creates tensions among the nation states in respect of the demarcation of national jurisdictions. It is here that public international faces a new challenges and need to come up with new approaches such a balancing of interests of the states involved in the conflicts.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法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贵国 《中国法学》2008,4(1):12-23
市场经济为各主要国家所采用,通讯、运输和信息等革命性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等,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它是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表现形式,具体体现在各国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赖、国际组织间合作进一步加强、非政府组织影响力急遽增加等方面。经济全球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规范,这些国际规范对列国的立法、行政和司法行为具直接作用,其进入内国法具有高层次、具体化、强制性的特点。这从世贸组织的实践可窥一斑。国际规范以强制性的拘束力进入内国法,从而导致列国的法律规范、执法原则和标准以及法律价值等不断向趋同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的持续发展又势必导致国际社会成员的法律和制度逐步达到法治社会的要求,即全球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WTO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法律制度建设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各种协议、协定是国际经济贸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行的经济法律 ,如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是相通的。但是 ,对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国民待遇、公平竞争、法律透明度及法制统一等理念还要进一步深化到经济立法中去。同时 ,要加紧制定民法典 ,加强电子商务等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立法 ,进一步完善商事法律体系 ,改进行政执法和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