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球化以致中和--从阿根廷家禽反倾销案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贵国 《法学家》2003,(4):126-143
在全球化的大势下,国际条约、国际组织对成员国内法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最.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要求成员的国内法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相一致.本方以阿根廷家禽反倾销案为例,通过反倾销协议,来论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具有高于国内法的法律地位、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在内的内国法须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从而日趋国际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律规范呈中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有关法律规避效力的传统观点,是看所规避的是内国法或外国法,是强制性还是禁止性规范。本文认为,有关法律规避效力的传统观点忽视了法律固有的对正义价值的追求。要做到这点,法律规避的效力除了要看规避的是内国法或外国法,是强制性还是禁止性规范以外,还要分析所规避的法律规范是否足以保证当事人的正当利益能够实现,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其规避的事由是否正当或值得同情,其规避行为是否预示或促进法律的进步,即法律对正义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金秋九月,万物流彩,法律界的奥林匹克大会——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9月4日至10日在北京和上海分阶段举行。来自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1000多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以及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论法治。本次法律大会的主题是“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涉及反腐败国际合作、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刑法、程序公正和司法资源配置、联合国改革、司法与传媒、国际环境、人权、非诉讼解决争议等22个专题。各国专家就共同关注的法治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反腐败的国际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突飞猛进,国际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更…  相似文献   

4.
黄茂钦 《现代法学》2007,29(1):31-37
从本源上看,经济法的道德性来自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伦理、公平交易伦理、经济行政责任伦理、可持续发展伦理以及公平分配伦理等社会经济伦理的法律提升。而一旦现实的经济伦理道德进入经济法领域,就使得经济法表现出独特的、鲜明的道德性特征。具体而言,经济法的道德性表现在经济法律规范的价值内涵、经济法对社会中各种利益的价值判断标准、经济法的非强制性和经济法对社会生活发挥能动作用的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跨国犯罪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 2 1世纪 ,能否有效控制跨国犯罪 ,直接关系到国际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 2 0 0 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适应国际社会控制跨国犯罪需要的产物 ,是国际社会以国际合作手段对付跨国犯罪挑战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也是现代国际法的重大发展。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双重影响展开并着重探讨2 0 0 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所构建的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法律机制及其对 2 1世纪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法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法律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对法制带来冲击,引起法制的变革甚至革命。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现象的出现,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演变,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此而来的一系列新问题,要求法律制度作出回应,予以调整和解决。法学研究必须适应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在研究领域和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法律研究现状的考察发现,近年来,法律全球化问题虽已引起世界各国法学家的兴趣,但研究的广度和深…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社会、政治、环境、军事等领域的全球化获得迅猛发展。晚近以来,“法律全球化”也成为吸引法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法律全球化既是其他领域的全球化的结果,又是推动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工具,其实质是世界各国法律方面相互依赖之状态进一步加强的表现。诸如“网络密度”的增强、“跨国参与”的加强、权力与不对称等是法律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而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各种方式成为法律全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多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社会学派认为法是由一组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构成的,不但包括国家法,还包括日常生活规则等等行为规范,即认为法律是多元的;同时认为法律是在人们法律观念支配下实施的社会行为,即认为法律是行动中的法。本文试图以法律社会学派理论为指导,从中国传统法律的运作过程来分析中国传统法律的多元化现象实质。一、多元的法概念中国古代法观念包括“人情”、“天理”、“国法”三个部分。其中人情乃人之常情。天理乃“伦理纲常”。国法,即当权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在这三者中,以人情最重要,天理次之,国法排在最后。只有情理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从本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互共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社会正进入全球化时代。“所谓全球化,并非一种具体的、明确的现象,它是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当一些问题在单一的控制、决策、制度和单元的界限内不能解决时,它们就是全球性的。”①它要求任何国家和个人在行使权力或私权时,都必须考虑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由于国际犯罪危及到国际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国际犯罪及其相关的问题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近年来,中国陆续加入了一系列同国际犯罪作斗争的国际公约,如《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与法律始终是一种辩证关系 ,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为法律提供了基础和动力。而法律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法律与经济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当代显得尤为突出。12 0世纪 90年代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全球化的新阶段——全球社会开始形成阶段。这是真正的全球时代开始的阶段 ,而经济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先导 ,是全球化的动力。经济全球化主要指资本、商品、劳动力、科技等经济要素全球化流转 ,各国经济相互渗透 ,相互依存 ,相互合作与竞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具体表现为 :…  相似文献   

11.
刘敬东 《法学研究》2012,(4):199-208
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不能反映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既缺乏民主性,也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加以改革。各国可以考虑制定《国际经济合作宪章》,确立平等及相互尊重、实现共同利益和促进合作与广泛共识的法律原则;扩大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治理,在G20机制的基础上设立具有最高权威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为蓝本建立一整套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从而实现全球经济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After the Cold War and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non-state acts b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etc., are becoming more active. Global issues with regard to, inter alia, environment, human rights, terrorism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which bring great challenge to the Westphalia System that is based on state sovereignty and centered on the national st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ues, which include “individualism” and “global justice,” are constantly casting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Doubtlessly,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ustice among states” is still the reasonable positioning of the value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However, making “individualism” and “global justice” compatible and modifying “justice among state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ule brought about by the modification on the value of justice must be handled properly.  相似文献   

13.
论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的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的软法主要表现为跨政府治理网络中的国际软法和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软法。前者是指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以双边备忘录等形式达成的非条约性协议。后者是指专业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制定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导建议、行动计划、原则宣言和标准等国际文件。这些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具有实际效力的国际软法在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发挥着独特的补充和辅助功能,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空前提高,国家本位理念遇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观念需要作出新的诠释。在这种新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本位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法律理念,逐渐为国际法学界所认同。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强调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它把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作出了最科学和最合乎正义的结合。利益与正义,是法所要促进的最重要的两大类价值。而提升国际社会本位理念,不但有助于国际法律制度更好地实现其利益的价值,亦有助于其正义价值的实现。因此,它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构建和谐的国际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际和国内法律制度越来越多地体现了这一全新的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对和平与安全的期盼使得国际法治成为国际社会的理想与目标。为了建立以和平为目标的国际法律秩序,凯尔森提出了国际法治理论,即通过有强制管辖权的国际法院和确立个人违反国际法的责任来构建世界和平。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对国际刑事秩序法治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分析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刑事法治化过程中面临的政治制约因素,以期国际刑事法治和国际法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淑娣  周诚 《北方法学》2011,5(5):100-108
国际经济行政法是调整跨国经济行政关系的国际、国内公法规范与原则的总和,换言之,国际经济行政法是政府规制市场的国际协调法。权利平等保护原则与正当程序原则分别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体现了国际经济行政法中的公平正义价值。从法理基础看,这两项原则既是理性精神的反映,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以及长期法律实践的结果,它对国际经济行政法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从实在法角度考察权利平等保护原则与正当程序原则在国际经济行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反补贴制度,WTO对国内程序法的要求及WTO争端解决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制度,旨在从形式的平等过渡到实质的平等,建立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法治与宪政规则。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法的民族性与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现代经济社会演进和法治发展的产物。经济法的产生既受到一国经济社会和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因而具有民族特性;同时也受到来自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化倾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法的发展离不开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国内国际背景。在经济法的民族性与国际化关联互动基础上,实现二者的平衡,是我国经济法创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的交互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良 《中国法学》2006,(4):110-119
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重要的外部社会基础,而国际法是构建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础和保障。在国家间相互依存和经济全球化的“地球村”里,一方面,国际法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和平与安全的外部环境、建构公正和公平的国际竞争秩序和提供国际合作的法律保证;另一方面,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内和对外发展战略势必要受到国际法越来越多的约束。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必然对国际法的和平与发展主题以及人权、法治和民主等普遍核心价值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云 《现代法学》2011,33(2):125-136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法律制度与国际组织的数量剧增,不同领域的议题交叉重叠,改善"全球治理"的呼吁日盛。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制度互动"的研究命题开始进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者的视野。考察不同的联结点,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可以分为"水平互动"与"垂直互动";"功能互动"与"政治性互动";"功利互动"、"规范互动"以及"观念互动"等。同时,国际法律制度互动的构建与维持模式分析也成为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widely accepted today and it is duly stressed in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Th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the enforcement of contracts and an efficient legal system are the pillars of the contemporary rule of law. However, formal institutions cannot function without being internalized by the citizens and without the strong backing of social norms. Morality and social norms are the major elements of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the social capital, which is also critical for social welfa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both the formal and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Ancient Athens, which was a free market society with economic problems similar to contemporary market societies. Athenians developed a highly sophisticated legal framework for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the enforcement of contracts and the efficient resolution of disputes. Such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unctioned effectively, cultivating trust and protecting the security of transactions. This entire system however was based on social norms such as reciprocity, the value of reputation and widely accepted business ethics. Conformity to social norms as well as moral behavior was fostered by social sanction mechanisms (such as stigma)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Athenian example is a further proof of the importance of morality and social norms as transaction cost-saving devices even in quite sophisticated legal systems. Their absence or decline leads inevitably to the need for more regulation and litigation and to a growing preference for clear-cut rules instead of discretionary standards. Athenian law was pioneer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les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suitable for the reduction of transaction costs, many of them surviving in the most complex contemporary lega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