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玮 《行政论坛》2006,(2):58-60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行政法律关系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曾简单地认为行政法律关系只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将主体双方的不平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而事实上与过去相比,行政法律关系已有了十分明显的发展变化,“不平等”已不能概括其基本特征,理应以“对应且不对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关系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2.
从善恶共存与转化的人性论出发,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机制可从四个方面加以重构:强力之间的抗衡机制、行政内部的自律机制、冲突双方的对话机制和社会中介的缓冲机制。强力之间的抗衡机制作为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的一个底线而始终存在,行政内部的自律机制具有他率机制所不可替代的效用,冲突双方的对话机制更有助于双方的沟通与融合,社会中介的缓冲机制则增大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安全几率。  相似文献   

3.
行政指导相对人及其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晖 《理论探索》2005,(3):115-117
行政指导属于一种延续性行为,是一个从作出到发生效果的动态变化过程。就行政指导单方面而言,它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没有形成行政法律关系。但是,当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后,其性质必然发生变化而成为一种行政法律行为,构成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在行政指导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是义务主体,行政相对人是权利主体。由于行政指导相对人的权益与行政指导主体的指导行为休戚相关,而行政指导主体本身所具有的“自利性”倾向极容易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必须强调使行政相对人充分享有知情权、程序抗辩权、受平等对待权和申请救济权以作保障。  相似文献   

4.
行政指导的广泛运用是政府与相对人之间为逃避“囚徒困境”的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它体现了行政主体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利益的一致性。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有助于行政指导效能的实现。完备行政指导的程序及法律责任规范,封确保行政指导的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卫峰 《行政与法制》2003,(8):10-10,17
听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民主、公开的原则,实现了“阳光政务”,赋予了行政相对人知情权,避免了行政机关的“暗箱操作”。但其运作毕竟是一种高成本的行政程序。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公正与效率的矛盾,成本与收益的冲突。哪些应该采取听证,哪些又不适用听证,正确解决听证的适用范围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共行政职能的社会化和行政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着特定领域公共事务的管理,成为新的行政主体。因此,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律师协会既可能与国家行政机关一样,处于行政主体地位;也可能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样,处于行政相对人地位。律师协会的双重身份和地位,使它具有沟通协调、利益代表、行业管理、维护权益、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伊强 《学理论》2012,(27):116-117
行政相对人是指参与行政过程并且其利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如何摆脱传统行政重行政主体、轻视行政相对人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法学界学者关注的热点.结合我国当前政府管理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我国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现状来阐述如何提高我国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8.
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使国家行政权,与行政相对人签订的协议。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享受行政优益权。所谓行政优益权是指行政机关享有的优先处分的权益。行政合同虽然是以双方合意为基础成立的,但是由于公共利益的变化,行政主体必须根据公共利益的变化内容调整合同本身的内容,享有对合同的监督权、变更权、终止权、  相似文献   

9.
伊强 《学理论》2012,(26):53-54
行政相对人是指参与行政过程并且其利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主体,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影响着行政过程的启动与运行,制约着行政管理的结果。"依法治国"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都把人权放在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行政管理中,对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正确认识,将直接制约政府管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人本行政文化将人本化作为构建行政文化的应有之义,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人优先,牢固确立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本文从行政文化的角度对“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在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分析,从行政文化意义上加深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推动人本行政文化的构建,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行政指导作为现代民主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行政指导虽然不具有法律形式上的强制力,其行为是基于行政相对人的自愿而为。但从“国家”现象,从事实上的强制力,从我国现行法律之规定来思考,行政主体应当承担行政指导责任。  相似文献   

12.
李升元 《理论探索》2006,2(3):138-140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的监督,不是一般的民主监督,而是法律监督。它是行政相对人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国家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所进行的监督,它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利己性和软弱性等特点。根据“公民权利制衡行政权力”的原理,可以充分运用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实现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监督。目前,亟需通过全面提高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大力完善与行政相对人监督相关的法律制度和逐步健全行政相对人监督机制等,来完善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13.
行政契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契约指行政主体为执行公务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缔结的确认、变更或消火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的魅力正在于权力因素与契约精神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它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而达成的协议,因而留给公民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余地;另一方面作为签约一方的行政主体仍保持其原有公权力的身份,因而又能保证行政目的之实现。行政契约的出现反映的是一种社会需要,体现的是国家公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行政活动中,有一类不是公务员却以“准公务员”身份协助公务员从事行政活动的主体,如税务机关聘用的“协税员”,工商行政机关聘用的“协管员”,城管部门请来的“城管员”等等“编外”执法人员。这类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此类人员,大陆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理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台湾地区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传统刚性行政执法僵化、忽视行政相对人权益的弊端已日渐显露,而柔性行政执法以其灵活性强、注重行政相对人的意愿的优势已经凸显出弥补刚性行政执法的价值,并且在构筑和谐行政关系中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行政合同或叫政府合同、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与相对人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方式,它一方面保证行政主体享有充足的权力资源以保证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私法上的契约精神,因此具有独特的基本特性——行政性和契约性.  相似文献   

17.
李卫华 《理论探讨》2008,(2):157-16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非政府组织也逐渐发展并日益在公共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参与行政管理的法律地位可归纳为:以行政主体地位代表国家或人民履行公共管理职权,或者以相对人或相关人地位享有或行使针对国家的权利.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较晚,相应的文化环境和制度背景还不健全,行政管理体制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参与空间,从而制约了非政府组织参与行政管理.因而,可以通过由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完成公共行政职能,建立公益救济,尤其是公益诉讼制度,培育非政府组织的自治能力和参与能力.建设公民法律文化等途径建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王吉生 《行政论坛》2009,16(6):63-66
行政时效制度属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我国尚缺乏统一的行政时效制度,现有的行政时效制度本身缺乏严密性,且对行政相对人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而对行政主体却较为宽松,存在较多缺陷。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管理论”的深刻影响、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不正常制衡和立法主体不适格等。行政时效制度的设定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区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分别设定。  相似文献   

19.
张溪瑨 《党政论坛》2012,(13):33-34
行政合同或叫政府合同、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与相对人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方式,它一方面保证行政主体享有充足的权力资源以保证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私法上的契约精神,因此具有独特的基本特性——行政性和契约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辅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把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基本确定为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它削弱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和执行职能,降低了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也不利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回归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职能分工的要求;是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自身性质的要求。它有利于加强人民法院自身职能,有利于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实施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