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承》2015,(5)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任务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这也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必然途径。立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相似文献   

2.
林峰 《长江论坛》2013,(6):70-73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性政治产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并且只有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社会成员深化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实现多样并存中的一元指导。在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活动载体,构建实践化、生活化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大学生专业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建立价值商谈机制,完善评价奖惩和管理监控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相似文献   

4.
郑娟 《传承》2014,(5):98-9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其内涵丰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意义重大。大学生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了解和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可行性,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在注重传统文化理论学习、开展传统文化育人活动、加强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三方面上开展工作,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切实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践行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落实,根本在实践"。杭州进行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通过融入城市品牌建设,形成"价值共鸣"与"战略协同";增强价值的制度认同,形成"践行价值观"共同体;坚持契机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推动价值观"外化于行"。杭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经验是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滋养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引领作用,刚性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基本前提,融入日常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教育模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四维"教育模式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理论内涵;坚持以情感融化为手段,推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策略调节;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巩固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目标驱动;坚持以实践养成为目标,拓展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经典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理论来源,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环节。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先进性与大众性、不同主体的需要以及不同层次需要内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系统中,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是主体。在多维多层次的建设主体中,领导集体和知识分子具有重要作用,人民大众的实践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体系建构价值的检验者。  相似文献   

9.
王延伟  廖桂芳 《前沿》2010,(6):163-166
探索科学的心理接受机制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的基本原则、内容体系和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机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前沿》2012,(6):189-191
在多因素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感性化、多元性和矛盾性的特征。在坚持方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科学性和整体性相结合、一元主导和多元包容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通过建构教育渗透、实践育人、网络育人、问题解决、环境承载、评价奖惩等机制,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自身的生成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问题的深刻论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内在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论基础;对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多样化的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求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实践本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周勇  郭根荣 《人民论坛》2010,(5):268-269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培育途径是理论传播,深入社会,情感锤炼和调节规范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陈文斌  杨丽艳 《人民论坛》2012,(35):136-137
文章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提供理论支撑,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途径。这对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新生 《前沿》2009,(7):157-160
多元化背景下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从而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15.
罗成翼 《求索》2008,(7):64-6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支撑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揭示了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然要求在全社会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和荣辱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6.
张成功  陈颖 《今日海南》2014,(11):35-35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理论研讨会10月24日在琼海博鳌召开。研讨会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光明日报社协办。来自海南各高校从事理论研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增智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广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建立离不开理论创新、主体动力、实践融入等三个重要环节。应不断加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不竭的理论动力;努力完善约束激励机制,用制度来激发、保障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高度重视实践融入,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等四个角度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共同建设精神家园的灵魂所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探索符合大学生思想特点的长效教育机制,塑造大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精神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常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新特征。互联网的开放性、快捷性、丰富性等特点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机遇,同时互联网的碎片化、隐匿性、去中心化也带来了挑战。高校应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符合青年特点,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需求,打造高效运行的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体系等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