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表现出求真勇气、求实精神和劳工观念,已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素养。  相似文献   

2.
沈当诗 《今日浙江》2004,(13):42-43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20世纪初,在地球东方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取来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圣火”,创建中国共产党,给苦难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这批先进分子中,有几位是浙江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先开始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初,完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其逻辑前提为:理论本身被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先在条件;基本理论的完整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内在基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 在纪念李大钊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张静如教授指出,五四时期李大钊等先进分子选择、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也在任意传播。当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居少数,信仰民主主义的人居多数。但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5.
张亦民 《今日浙江》2006,(12):14-16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革命的红船便扬帆启程,浙江嘉兴,便成为党的诞生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浙江儿女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浙籍先进分子努力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先进人士渴望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和苏俄十月革命的经验。但当时还没有对列宁主义的概括总结,在中国传播的也只是一般的情况信息、片断的文章,后来比较系统地研究整理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情况,并开始在中国传播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起点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关系的最初发生,及马克思主义之中国传播起点问题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历史起点是清政府外交使团对巴黎公社革命实践的亲历亲证,这是中国人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直接接触、中西比照理解接受的开始,这一界定既尊重了历史事实,也符合世界无产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逻辑起点是历史必然性的积累和准备阶段的节点,是逻辑的必然和历史的可能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逻辑起点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亲自奠基,它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理论联系的直接建立和逻辑论证的开始,宣告了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他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研究和解决道德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伦理思想的启蒙,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进程。李大钊伦理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具有破旧与立新兼著的特色,始终关注塑造新社会的"人",并积极将伦理变革与政治革命紧密结合,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同其它西方思想一起传入中国。起初,它同民主主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一样,只是“诸子百家”(许德珩语)之一。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才上升为中国先进分子用来进行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从“诸子百家”到作为革命“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演变。关于这一演变的时  相似文献   

9.
王玲仙 《前沿》2011,(24):58-60
中共在延安的13年,不仅是我们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13年,更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辉煌13年,是马克思主义成功实现其中国化转型的黄金时期。在长达13年的时期内,我们党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丰富图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传播的整体性、科学性、有效性、大众性、实践性凸显,传播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生根,党的指导思想开始步入科学化的完善历程。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历程的关键阶段有其鲜明的特征,其中许多独创性的历史经验,仍然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个政党的产生,不仅有它的阶级基础,而且有它赖以诞生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新旧文化变革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中国先进分子,或者说第一批共产党员,之所以需要和找寻马克思主义,这不能仅仅以“革命热情”来加以解释,而是有其必然的文化背景。马克思主义作为开创人类新时代的崭新文化形态,它不是属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地区,而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新文化,但是要在一个特定的民族生根开花,必须和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实行内在的联结。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正是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涉及历史分期、队伍组成、传播途径和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特点等方面。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与中国的国情及革命实践紧密结合,一开始就带有中国化的特色,这个特色表现出思想上的创新性,这个特色也恰恰符合马克思学说的精髓即实践唯物主义,而不带有教条主义的僵化特征。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右木、恽代英、萧楚女等是最早在成都、重庆、泸州、万县等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活动的人。与此同时,还有一批省内外的先进分子也在四川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1921年7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黄日葵来到重庆举办暑期讲学会,宣传新文化,批评封建主义和封建礼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在重庆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3.
王常德 《湖湘论坛》2003,16(2):25-25,32
精神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列 ,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来 ,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内涵的新拓展。   三、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表述为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伊始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新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它的内容拓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这是我党在思想路线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顺乎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 ,反映时代精神的结果 ,它本身就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拓展 ,是不同时期时代特征的反映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在理论上的折射 ,是中国共产党人锐意创新的结果。几十年来 ,我们党一个常讲常新的大课题就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中国共产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真正传播到全中国而不是仅仅少数先进分子心中。时代的主要要求体现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一命题的提出本身在当时就经历了痛苦的曲折。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4.
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一样,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它对中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属一个科学体系,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随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探索,是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开始的。五四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发表的文章,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大革命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其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6.
欧阳冬子 《湖湘论坛》2006,19(1):15-16,21
在新形势下吸收社会各阶层先进分子入党,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吸收社会各阶层先进分子入党,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任何一个政党生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又能更加凸显党的群众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深入到工人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是中国先进分子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步。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贯重视工人运动。他是最早走近工人最早开展工人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1920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就开始到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陈独秀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他在各种工人集会频频发表演讲,称赞"社会上只有做工的人是台柱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恽代英承接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不断的自我扬弃中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并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旗手.他关注青年,教育青年逐步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他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恩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见解.恽代英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尹小平 《湖湘论坛》2002,15(3):15-16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光辉的80年,是为解放、发展生产力而斗争的80年。一、建党时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早在19世纪4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中国就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由于工人阶级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因此,先进的生产力就不可避免地在中国有其代表者、推动者。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也随着中国社会内部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重要议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相似文献   

20.
贺金莲 《求索》2007,(7):119-120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从社会文化因素来看,一是中国面临的文化危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历史契机;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价值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