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2011年3月6日,记者来到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采访耿村的拆迁纠纷. 由于县城的扩建和重新规划,耿村早就从-个村庄变成了一个地名.耿村处于新城区的中心位置,紧邻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商务中心区、城市中心广场.耿村土地快速升值,耿村的拆迁纠纷也慢慢显现,直到酿成一起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2.
在香港、澳门回归以前,我国的区际司法协助,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质,即既有国际司法协助的性质.也有区际司法协助的性质。这是因为,在港、澳回归前,香港、澳门分属英国和葡萄牙两国的管辖之下,进行司法协助,须与该两国缔结双方条约或经两国政府认可,因而具有国际司法协助的性质。但是香港、澳门终究是我国领上的一部分,因而内地与这两个地区的司法协助,属于一国之内司法协助的范畴.又具有区际性质。  相似文献   

3.
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杨新培,陈昌在犯罪故意的全部认识因素中,行为人除了对行为性质(这里特指行为的自然性质、物质性质)、行为对象、行为结果要有认识外,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即行为的社会性质、法律性质)的认识,也应属于明知的必要内容,这似乎已有...  相似文献   

4.
徐伟 《犯罪研究》2010,(1):16-20
一、对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回顾准确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准确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也是理论上长期讨论的热点,这种讨论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新刑法颁布实施到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这个阶段,由于刑法仅笼统的规定了,  相似文献   

5.
《法律科学》98年1期登载了裴苍龄同志的《论证据资料》一文(以下简称《裴文》),其独特的论证角度令人耳目一新。但对其中一些观点,也有商榷之处。一、关于“模糊了勘验、检查和鉴定的性质,也模糊了勘验、检查人和鉴定人的性质”问题《裴文》认为:“勘验、检查笔录是由勘验人、检查人通过勘验、检查活动制作出来的;鉴定结论也是由鉴定人通过鉴定活动制作出来的。”因此,把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作为独立的证据种类就“模糊了勘验、检查和鉴定的性质”,“就意味着勘验、检查和鉴定都是制造证据的工作,也意味着勘验、检查人和鉴…  相似文献   

6.
黄翀 《法制与社会》2011,(18):180-180
重庆打黑案的爆发,使得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滋生发展,腐蚀党政司法干部,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腐蚀干扰基层政权组织。《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称不再要求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属性,没有“保护伞”也可以构成。那么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否需要“保护伞”呢,本文正是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就质询的本质而言,质询权的性质既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也不是人大的集体性宪法权力,而是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力。质询权作为人大代表的一项法定权力,具有不可放弃性、有限性、法定性和强制性。准确界定质询权的性质,有助于确保质询权的运行规范、有序、高效,加强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论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国祥 《法学论坛》2001,16(6):51-58
单位和自然人是我国刑法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犯罪主体。正确区分两者的界限,直接关系到特定案件的罪轻罪重乃至罪与非罪的界定。关于两者的界限,刑法理论和司法解释上曾有不同的争论与规定,导致了实践中操作上的困惑。本文从新刑法的规定入手,结合司法解释,从企业的性质、法人人格的否定以及单位成员的行为与主体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同时,对“私挂公”企业、承包企业的犯罪性质,也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律师性质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春涛 《中国司法》2008,(11):56-61
确定律师的性质,也就是明晰律师的本质特点,是界定律师与其它职业之间区别的关键所在。律师性质的正确界定,是律师制度得以正确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侦查终结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等方面,其中犯罪事实清楚不仅包括实体法事实,也包括程序法事实;证据确实、充分既要考量单个证据的基本属性,也要考量证据之间形成体系具有排他性;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涉及到管辖分工以及具体的侦查措施的采用及其力度,法律手续完备是衡量侦查活动是否严格依法进行的尺度。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事物的特点是由其事物的性质及其运作规律所决定,并由其运作的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特性、特征等,其作用与价值也是由事物的这些特性、特征所体现出来:司法权的特点也不例外,也是由司法权的性质及司法权运作的规律所决定,并由法治的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司法特性、特征。这些司法权的特性、特征就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其应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同时,由于司法权是同立法权、  相似文献   

12.
杜镝 《法制与社会》2011,(35):259-26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组织性强,犯罪地域较广,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特征,由于近年“打黑除恶”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本文从立法的角度,探讨了黑社会性质组在织与“恶势力”犯罪的区别,以及在定罪量刑方面值得探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亚文化群,其犯罪行为背后具有相应的亚文化特征。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亚文化特征以传统礼教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表现出来,起到聚集组织力量的作用。当前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除了具备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一些亚文化特征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追求经济利益、积极寻求“保护伞”并逐步向政治领域渗透。为有效防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的蔓延,有必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银行法性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政策性银行法的性质。作者认为, 探讨政策性银行法的性质对制定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法具有重要意义。政策性银行法是公法与私法的混合法, 也是经济法中重要的宏观调控法, 也是金融法( 银行法) 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政策性银行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有一个规律:几乎每隔10年就出现一个“标志”性“人物”,从而催生了立法。同时,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变化,法律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6.
情谊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行为,通常不具有法律性质,行为人也不会考虑其法律性质问题,但是当出现损害时,其法律性质以及行人的义务就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则判例,详细介绍德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情谊行为的法律性质提出的若干判断标准以及法院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借助这些标准和方法,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好意同乘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违法推定原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诉讼程序的灵魂,①没有证据,设计再精巧的诉讼程序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对案件争议事实,如何提出证据,由谁来提出证据,就成为诉讼程序的设计者、主持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到举证责任的问题。在我国民事证据理论上,关于举证责任的性质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学者们对举证责任的性质历来众说纷纭。②与民事证据理论的争议相对应,行政诉讼证据理论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性质也有权利说、义务说、权利义务说、风险义务说、责任说、权利与责任说、负担说、责任负担说,等等,不一而足。③…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27日,由重庆市奉节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黎强等14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在奉节县法院宣判,黎强等10人因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分别获刑,同案的另外4名被告人也均获有罪判决。至此,检察官通过艰辛的付出,不懈的努力,终于赢得这场打黑除恶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公证体制自身也面临着重大改革。目前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证机构的性质有3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保留行政机关性质;二是改为事业单位:三是组建公证人事务所。笔者采第三种观点。事业单位性质的公证处,只能是处于新旧经济体制交替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机制取代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对市场、对社会经济生活必要的管理干预行为也被纳入法制轨道,必须依法管理、间接干预,必须借助健全完备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服务、沟通、公证、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因…  相似文献   

20.
于艳  孙佩艳 《法制与社会》2010,(15):111-111
商号权是一种复合性质的权利,既具有人格权的属性,也具有财产权的属性。关于商号权的性质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学界对商号权的几种观点入手,对此问题作一个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