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张历史照片之回忆 我至今珍藏着54年前粟裕副司令和陈毅司令员为我们几个女兵柏的两张照片。它留伫了我们当年战火中的青春。睹照回忆,成影经过历历在目。 一张是粟裕拍的《草屋留影》。1939年初冬,新四军第二期速记班学习结束了,我和楚青,罗伊同志被分配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任速记员兼机要员。当时陈毅任司令,粟裕任副司令。司令部设在江苏省溧阳县水西村光裕祠堂。由于人多、房子少,不够住。粟司令就亲  相似文献   

2.
1947年春,我由边区联防司令部调到彭德怀司令员身边做机要通信工作。过去我不太了解彭总,听人说,他对工作要求严,爱训人,连一些有名的高级指挥员也怕他。所以当组织把我调到野战司令部担任三科科长时,心里真有忐忑不安,生怕出纰漏挨克。1947年青化砭战斗一...  相似文献   

3.
1940年7月29日,陈毅怀念员率领新四军一部兵力,一举攻占了南控长江、北接苏北平原的重镇——黄桥,使这座人间地狱,获得解放。人民群众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地前来慰问,军民一片欢乐。 当时,陈毅司令员住在桂花厅,我们政治部住在黄桥中学内。8月23日晚上,已近9点钟了,和陈司令员结婚不久的张茜同志,笑嘻嘻地走来对我讲:“陈司令员请你去,并要你约楚青和罗伊同志一起去,”我心里想,这么晚上,去干什么?就问张茜:“有什么事?”她笑了笑说:“好事,要保密。”  相似文献   

4.
肖劲光,湖南长沙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解放后任海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南满根据地最困难的时候,肖劲光来到这里,这时候主动请缨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1946年底到1947年初,是共产党人在东北黑土地上最困难的时期。国民党军将我东北民主联军分割在松花江两岸,切断了南满与北满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南满地区,我军仅控制长白山麓的临江、浑江、长白、抚松四个小县。这里人烟稀少,山高雪深,交通不便,作战没有多大回旋余地。中共南满…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一年春天,上级决定调我到北岳区区委党校学习。当时晋察冀边区及北岳区领导机关均驻在平山县葛苏村一带的村庄里,北岳区区委党校驻在苏村。党校设有县委一级的干部班、区委一级的轮训班以及青年队、妇女队、敌军工作干部队等。每队三四十人,每队又设中队,下设小队。我所在的青年队的班主任就是前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聂司令员的风度一九四一年“七一”前夕,聂荣臻司令员要给机关干部作报告,我们都参加了。会场设在一片大树林里,听报告的足有二千余人,北岳区区党委书记刘澜涛同志也来听讲。聂司令员来了,他骑着一匹高头大…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1994,(11)
少奇同志讲故事于光远在今年《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撰文回忆刘少奇同志1947年对土改工作团的谈话,现摘录其中一次。于光远说,我问少奇同志:在上改中群众往往有过火的行动,我们想去制止,但往往制止不了,群众不听我们的,要怎么办才最好?在我把问题提出之后,少...  相似文献   

7.
徐云景 《世纪风采》2006,(10):21-24
“里”字写错了 1950年深秋,美帝国主义侵朝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朝鲜上空,即使在大连也能闻到硝烟弥漫的火药昧。根据组织决定,华东干部一律南下回华东。当时,我刚从大连市委考入大连工农中学学习,组织上把我调出跟俞铭璜同志一起南下。  相似文献   

8.
金山 《世纪风采》2007,(8):15-16
1940年5初,我江抗二团胜利东进后,调回到溧阳县竹篑桥地区进行整训。那时,我是团长徐绪奎的勤务员。1940年2月22日突然见到粟司令员来到我团部,紧急召见徐团长和廖昌金参谋长说:从溧阳、武进两处出动了日伪军近200人,偷袭水西村江南指挥部驻地。他命令我团不惜一切代价打好这一仗,确保江南指挥部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两件心酸事     
吴镕 《世纪风采》2007,(8):28-28
这篇追忆,憋在心里多年。终于写出,是希望心酸不再,共建和谐。 2003年,我在丹阳市参加纪念管文蔚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会上宣读了粟裕夫人楚青同志的一封信,闻者无不动容。信上说,文蔚百年,我原本一定要来,医生却坚决不让我离京出远门……粟裕与管文蔚同志,生前共患难,打日本,打解放战争;解放后两人都受批判,受委屈。这对生死与共的战友,  相似文献   

10.
记少奇同志的两次谈话于光远少奇同志和我们有两次谈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我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想对其他许多同志也会是这样。因此我想介绍给较多的人知道。我认为自己有这样的责任。这两次谈话都是在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之后。谈话的地点是在今天河北平山...  相似文献   

11.
引 子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把我惊醒了。我拿起话筒,听见对方洪亮的声音:“晓音同志,我是小鲁!我妈妈约你今天上午9点钟在家里会面。我们家还住在地安门的老地方,你有时间吗?”“ “有时间,我按时去,谢谢你!”电话是陈毅元帅的次子陈小鲁打来的,他和粟裕大将的女儿粟惠宁结婚了。我曾特意托他与粟裕大将的夫人楚青同志联系采访时间,准备向读者介绍粟裕大将的婚姻。今日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2.
今年金秋季节,我到北京探访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曾在江苏省主持工作多年)彭冲同志和粟裕大将夫人楚青同志,进一步了解包括我父亲王绍杰在内800多位新四军人员从苏南北撤渡江牺牲的情况。后抵南京,得到中共江苏省委非常热情的接待和安排,委托了原省委副秘书长汤天英同志陪同,专程到当年烈士们死难所在地泰兴市凭吊重修后的烈士陵墓,还寻访了当年幸免于难、现年过90、原江苏省委秘书长欧阳惠林同志及其他知情者,深受教育,感慨万千。 “中安”轮沉没是新四军北撤途中 的重大损失 1945年秋,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伟大胜…  相似文献   

13.
1944年年初,我在冀鲁豫四分区任司令员。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我奉命随杨得志同志带领部队奔赴陕甘宁边区,组建了教导一旅,由杨得志同志任旅长,我任副旅长。 6月初,我由教一旅驻地清泉沟到延安联防军司令部去办事,听说朱老总在中央军委,就把我久久渴望见到朱老总的想法告诉  相似文献   

14.
楚青,原名詹永珠,参加新四军后,为防止家人受到牵连,改名为楚青。提起改名的事,楚青曾回忆说:“这个姓还是粟裕给起的呢!那天他在纸上写了一二十个姓,让我挑,我认为‘王’姓、‘李’姓什么的,太多,就没有选,看到这个‘楚’字,觉得上口,就选做自己的姓了。为此,粟裕还开玩笑地说,小詹啊,你上当了,我的家乡湖南属楚国,你就是我们家乡的人了。”  相似文献   

15.
从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江苏中部地区,面对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军的进攻(敌12万人,我3万余人),依靠解放区的有力条件,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战法,七战七捷,歼敌56000余人,是为苏中战役.在苏中战役中,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华中军区政治委员邓子恢、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题图左一)、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谭震林等首长,电报往来,当面磋商,群策群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始终在第一线指挥的粟司令员那种无私无畏的革命胆略、统观全局的非凡智谋、灵活多变的指挥艺术,使我敬佩不已,终身难忘.1 解放战争开始时,军委根据敌军的态势,曾设想南线战场外线出击,华中野战军兵出淮南,占领蚌埠、浦口段铁路,以配合山东野战军歼敌于徐、蚌间的作战,并就此方案征询战区指挥员的意见.粟司令员在全面分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14):101-103
母亲之谜 1938年,郭青老师把我带到延安时,我听说妈妈(张亮)就在一个月前刚刚到过延安,把弟弟留下来后离开,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她。我也错失了跟妈妈见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离开延安,转战陕北。这期间,周恩来同志参与中央领导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的具体指导。他路经陕北12个县、37个村镇,行程二千余华里。同陕北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度过了一年零五天的艰苦岁月,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毛主席、党中央一直留在陕北1947年3月18日,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我西北野战军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大战役的胜利,歼敌1.5万多人,党中央决定在安塞县真武洞召开三大战役祝捷大会,派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央前去参加。同去的还有西北野…  相似文献   

18.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我们《长征征文》组一行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在海边的一座别墅里,访问了长征时期曾是中央军委警卫团政委,解放后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和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曾思玉同志。 曾司令员听说我们来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编书征文时,非常高兴。他认认真真地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长征故事。其中,曾老当年急送毛主席的亲笔信一段,甚为感人。  相似文献   

19.
李殿仁 《湘潮》2011,(1):14-16
我曾有幸两次在杨得志身边工作:一次是1970年初到1973年底,杨得志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其间,我作为济南军区党委秘书,直接在杨司令员身边工作;另一次是1984年到1988年,杨得志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20.
1994年 5月 16日晚,我来到了江西共青城。第二天早晨 6点半,就去拜谒胡耀邦同志墓。   记得 1989年 4月 15日 7时 35分,我听到耀邦同志去世的噩耗时,悲恸万分,立刻赶到北京耀邦同志家里。首先向耀邦同志的遗像默哀致敬,然后向李昭同志表示慰问。李昭同志把中央的安排告诉了我,说耀邦同志的骨灰准备安放在江西共青城。我立即提出能否分一部分骨灰安葬在耀邦同志的家乡浏阳。李昭同志对我的恳求虽然表示理解,但仍然很明确地回答我:“这是中央的决定,不好改变。” 8年过去了,我一直想去共青城为敬爱的耀邦同志扫墓,但迟至今日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