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十分突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世界性难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海洋经济,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目标,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围绕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国际上一直存在着南北之争。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生分歧的原因,并从实际出发,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目的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公约最终目标的实现,并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遵守其量化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清洁发展机制给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我国在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过程中,应注意交易价格、碳泄漏、法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些经济学家在二战后提出来的。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共同面临着发展问题。一方面是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欧洲需要迅速恢复战前水平;另一方面是大批在战后开始的非殖民化运动中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面临着如何摆脱贫穷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于是面对发展现实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政策的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增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济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赵黎青当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国际经济关系领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领域里人类的活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就此谈几点认识:1、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直接关...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发展模式迅速演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坚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性和公正性的原则, 昭示着人类社会发展观进入到一个渗入了更多人文价值参数的新层次。在价值理论上给我们许多启示: 需要与实践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寻求多种需要的融合和平衡,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与环境价值是内在一致的, 人类应确立起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要缓和和最终解决凸现于当代社会的全球性危机, 需要逐步建立起世界整体价值观或全人类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洞题是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布伦特兰夫人代表该委员会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其含义是经济发展座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一时利益。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响应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号召,编制了忡国对世纪议程》,即‘冲国对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内容涵盖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技最为发达的精华地区之一,她横贯我国中部东中西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东出西进、辐射南北、带动周边的“脊梁”位置,是带动全国现代化进程的“火车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蕴和后劲。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可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和准确把握长江流域的基本区情、资源情,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流域资源管理,正确制定长江流域资源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一)构建长江流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人类发展文明史…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它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人类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等进行改革,是为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一种战略选择,许多国家已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当前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对策措施,确保低碳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奢谈吗?———关于“‘可持续发展’献疑”的献疑黄先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基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它与传统发展战略只重经济增长目标的思想不同,可持续发展强调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还应保持资...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几起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一度成为传媒的热点 ,也向法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校方处分学生的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诉讼标的 ?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8.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