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热词     
<正>中国制造2025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呼之欲出,这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对经济结构升级、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等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虽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二,但中国制造的产品由于长期依靠低成本优势,缺少自主品牌及关键核心技术等原因,在国际市场上却遭受着"打折"待遇。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方向和任务,但对先进制造业选择标准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路径并未做出具体说明。先进制造业的选择应秉持系统性和全面性、协调性和动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技术、管理、模式和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体系。依据战略中提出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等五大方针,总结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具体路径,为我国2025年完成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方针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的"科技三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水平,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大军,夯实"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都少不了优秀的科普作品。科普图书是科普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6)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即将到来的"双一流"建设,结合我国过往评价机制的弊端及高职院校的建设现状,从高职院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评价机制思想。硬件条件实施高标准的一票否决制,避免高职院校把有限资源投入到盲目的攀比之中;软件建设应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双一流"建设评选过程变成一个引导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8)
本文站在国家的层面,从"中国制造2025"的角度出发,考量提升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地位和作用,在充分挖掘长株潭比较优势(气候优势、地理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人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地位和作用的五个措施:以"城"的思维打造大型企业,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以"网"的思维发展中小企业,突破传统的地域市场范围的制约;以"孵"的思维发展微型企业,鼓励微型企业的发展,夯实长株潭地区的发展根基;以"智"的思维提升传统的制造业;以"群"的思维进一步深化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一种职业精神。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一批新时代的工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更需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宝钢股份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头羊,是实现中国钢铁强国伟大愿景的中坚力量。宝钢股份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工匠发现、培育和激励机制,营造了"炼匠艺、铸匠心、筑匠魂、塑匠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6)
高职高专院校在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建立与其他教育的对接。通过实行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评估与转换系统逐步实现各类教育形式的纵向沟通、横向衔接,为构建"学分银行"做好基础模块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建设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也将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大的合作共赢的公共物品之一。"一带一路"建设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给:产生国际合作新理念和新模式、高效的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新的国际货币、建立新型国际金融组织、为消除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欧美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催生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制造业格局的重构中,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4,(11):61-62
<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以通过公共利益概念得以融会贯通。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以民生问题解决和社会体制改革为基本题中之义,其因公共性的困境应运而生,也以实践超越了这种困境。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实践具有内在的联系: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旨归,其非形而上学和非定式的"公共生活"构想指导了社会建设的方向;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提出了公共教育和制度构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7):F0002-F0002
<正>作为中国南车股份公司的核心子公司,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简称南车电机)肩负为中国铁路高速和重载牵引装备提供强劲动力的重大使命。在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机电装备企业的历史进程中,南车电机以"百亿企业、精益企业、学习型企业"为战略目标,以"明德成器,利物益世"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表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员工在振兴国家高端制造的宏伟事业中寻求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城移民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因心理、文化和制度等因素制约,他们的城市生活“边缘化”现象突出.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诉求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积极回应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诉求,地方政府应创新移民管理体制,维护乡—城移民的制度融入;建立城市“移民社区”,保障乡—城移民的心理融入;完善公共教育的同化功能,加强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推动传媒的舆论引导,促进乡—城移民的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1)
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课题与战略目标,这就给中国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增添了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生态文明、和而不同等新的时代内涵,其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霸权主义、工业主义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当前基于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质疑和排斥,这些在给中国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国际形势提出相应的智慧谋策,如完善高校及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发展经济与高科技、调整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是中国公共管理领域重点讨论的话题。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教育服务的不充分与不对等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主要原因。以2005年湘南H区义务教育状况为样本,运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教育财政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地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及其原因。由于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和重点校制度,形成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以及"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天壤之别,从而导致了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公共教育的不平等。因此,要最终促进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必须纠正原有的政策偏差,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农村教育投入的优先性;必须打破原有办学特权,实现办学点和生源的均衡配置;必须实施鼓励和优惠政策,避免城乡教育"马太效应"的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18日,《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发布。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从金融泡沫转向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回归。但这种回归,绝不是传统制造业的再复制和简单迁移。以德国政府为例,率先提出"工业4.0"计划,就在要将传统的制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应当建立"文化和谐指数"作为监测和评估"文化和谐程度"的总体指标.应当依照科学性、目的性、绩效导向性和实践性原则,将"文化和谐指数"划分为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公民的个体文化和谐、文化先进性、文化传统与创新、文化安全等六个不同的维度,并在六个维度下用25个指标作为"文化和谐指数"的基本构成,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参照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博  罗静 《学理论》2015,(5):127-129
建立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努力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点。而充分发挥高职对中职教育的引领作用,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和与贯通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现实可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体措施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政策的引导、统筹和扶持力度;加强引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增强高职的引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公共物品及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是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民生问题的实质是公共服务的解决。从公共物品问题的解决思路出发探析民生问题的解决办法,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从解决公共物品问题关注公共物品的配置的思路,可以得出民生政策的完善是民生问题解决的重要保障;第二,从解决公共物品问题需要关注公共物品的供给的思路,可以得出民生体制的完善是民生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第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中,创造"民生之车",使社会成员有"便车"可搭。  相似文献   

20.
西方公共外交是政府"大外交"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西方公共外交的传播方式培育了强大的思想智库,传播了西方价值观,适应了地缘安全需求,确立了西方文化的比较优势,提升了国家软实力。但其单边主义的总体外交、说教式的单项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文化霸权语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外交的传播效果。西方公共外交传播方式对当今中国公共外交有着重要启示:坚持防御性公共外交传播模式,准确把握政府角色;运用双向传播或多向传播的对话传播方式,转变话语体系;营造多元化公共外交传播主体格局,培育智库、市民社会以及非政府组织;加强公共外交传播平台建设,开展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创新公共外交传播手段,抢占大众媒体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