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另一种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前者极力推崇,而对后者则无情拒斥。卢卡奇、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列斐伏尔等都从各自不同角度批判了现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认为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个病态的富裕社会。但同时,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认为机器可以直接创造价值,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过时了。这样,异化理论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2.
从对古典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生产劳动异化批判到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文化异化批判,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而列斐伏尔的消费受控制社会批判理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公共生活领域理论,则是这个转向中的最重要代表.研究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全面认识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感性"话语及其蕴含的审美之维,作为西方理性权威的突围者,在近现代和当代具有政治美学的意蕴。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经由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到朗西埃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民主制度进行的批判,"感性"都被看作理想社会建构的重要维度。无论是马克思的"感性的解放"、马尔库塞的"感性的重建",还是朗西埃"感性的分享",其理论的旨归或是批判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劳动而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的审美王国,或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理性导致的单向度的人而诉求总体的人,或是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倡导审美的民主。由此马克思、马尔库塞与朗西埃为人们呈现出脉络清晰的政治美学发展谱系。  相似文献   

4.
邓久芳 《学理论》2013,(7):30-32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重要工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等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借以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文化批判,而且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斗争需要从不同角度发展创新了这一理论,力图概述他们的异化理论,厘清发展脉络,比较同异,评析得失,以便找到一条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克服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理性作为能力、方法和精神的现实表征,曾对人类进步起到巨大推进作用,却也在社会发展中走向了片面的异化。因此,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学者对工具理性展开了严厉批判。但不同于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理论范式,晚期马尔库塞从人本主义的文化视角展开自身的理论论述,通过批判工业资本主义的"肯定文化",在吸收美学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以唤醒"新感性"的方式实现政治批判,从而构建了"审美乌托邦"这一宏大的社会构想。  相似文献   

6.
艾昆鹏 《学理论》2012,(12):23-24
马尔库塞致力于从微观层面审视和批判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个分方面导致的问题,围绕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对他的这种批判立场和思维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虽然是在反对形而上学的理性思维,但同样受制于这种思维的局限,并没有为人们摆脱资本主义弊病和现代性问题的困扰提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湫杰 《学理论》2014,(1):38-39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是从异化现象或物化现象的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并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和商品拜物教现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在概念内涵、产生根源和扬弃途径等方面,二者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从建设性后现代的视野看,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思想贡献是巨大的。然而,痴迷于解构特别是其极端的否定性立场,使得马尔库塞在很大程度上站在解构性的或曰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阵营一边。他的"单向度人"理论不但片面理解了科技异化与人的本质,缺乏生态维度和非西方文化的维度,而且导致无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方案,最终不得不走向悲观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提出具有人文关怀的"厚道科技",走向责任的"深度自由",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欣赏他者的"多元互补文化",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智慧"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单向度社会"和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双重超越。这一超越,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认识与批判,而且为我们避免重蹈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覆辙,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以及制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都不乏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吕悠  左唯 《学理论》2012,(29):49-50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针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异化现象加以批判与反思。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异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认清客观现实,才能积极地创造消除异化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传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认异化消费为人在资本制造的虚假需要下对异化劳动的补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的批判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分析起点,探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消费的逻辑必然;以批判人的需求异化为逻辑中介,判明异化消费是一种异化的主体存在方式;以人的存在方式重构为价值旨归,指明微观层面在于价值观念革新、重建人的需要理论、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宏观层面在于社会结构变革、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兼具批判和重构的逻辑理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顾爽 《学理论》2011,(25):46-47
马克思劳动异化与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的,两种理论都以异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化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表现,通过分析比较以上两种异化思想,试图从多方位的视野角度审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以"单向度"为理论视角,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做出了深刻反省和揭露,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消费异化思想。他认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虚假需求"的引诱促成了消费异化的产生,消费异化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控制人类的新手段,人的主体性失落和社会的生态失衡是消费异化的必然影响。面对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我们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部否定,必须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看到其应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又要看到其存在的历史局限和理论不足。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从技术角度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发展阶段说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现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资本主义批判的技术角度、技术资本主义批判的核心命题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提出了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和对资本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正义思想.马克思不以构筑正义的一般理论为目的,而且关于正义本身的争论也不在问题意识之内,但正义的问题关系到马克思理论架构的核心.因为,他的经济学不只限于说明经济现象,而是通过说明现象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不单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还要揭露其否定性.因此,马克思的正义问题的焦点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  相似文献   

15.
常春 《理论导刊》2001,(10):41-43
二十世纪,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劲旅,高举其批判精神的旗帜,积极关心社会问题,并从“同化”和“异化”两个方面,以工具理性为武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做出了批判。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形态进行研究,认为科学技术是广义文化的一部分,是与哲学、艺术、宗教等狭义的文化现象相对的文化现象,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科学技术文化往往成为文化传播、流动的先导。而现代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置于全球化的现代性扩张中,对文化的全球一体…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精准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开创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其实早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在"理性"和"资本"两个层面就呈现出一副"单向度"的世界图景。区别于马尔库塞对逃离异化的悲观论调,马克思曾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存在——"资本"的同时,找到了因其而生、与其共生、并注定是其"掘墓人"的积极否定存在:无产阶级;并论证了其"因其应是"、"因其能是"必须肩负的超越异化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以及完成使命的可能性。在当下,面对资本异化的无限蔓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将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批判的学术探讨,而是可以担负起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规范的理论责任。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主题之一。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不管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还是马尔库塞,他们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给予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对于中国当下大众文化的泛滥、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人的单向度化越来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感到不安和担忧。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我们反思当下中国文化的问题,探索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7)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分析了人类逃避自由的社会心理机制形成的原因之后,他又进一步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根据异化概念分析了这种逃避行为的具体社会原因。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弗洛姆就现代社会人类的异化现象分析了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是否健全,并详细阐述了满足人类健全精神的基本需要和建设健全社会的总体性构想。通过对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和建设健全社会思想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并找到从异化社会通向健全社会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对“工业发达社会”的批判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玉霞 《理论探讨》2003,1(6):42-44
在《爱欲与文明》和《单向度的社会》这两部著作中,马尔库塞通过把弗洛伊德的"爱欲论"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相结合,分析当代"工业发达社会",得出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是"爱欲受压抑的社会"、"攻击性的社会"、"一体化的社会"、"集权主义的社会"。虽然马尔库塞在某些理论和认识上存在着欠缺,但瑕不掩瑜,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在"消费社会""单向度社会"的语境下,关注女性的生活和解放状况,呼吁人们重视女性特征和女性价值观,提出女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并认为经过几千年漫长的社会建构而形成的女性特征是资本主义"操作原则"的对立面。马尔库塞高度赞扬女性特征,将建立非压抑性爱欲社会的希望落在女性身上,认为女性是构建非压抑性文明的主体。同时,他也担心当代西方的女权运动在"异化消费"的旋涡中停滞。马尔库塞警示女性应该从消费圣殿的虚幻满足中抽离出来,注重培养自身的价值主体意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