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文化适应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班级—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上海市S大学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适应样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该校退役复学大学生通过扮演班级里的陌生人、学校人际交往中的分化者以及军旅文化的宣扬者三种角色,与他人展开互动,表现出"多层弹性适应"的人际关系适应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度同质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非常态化的人际关系适应样态背后的深层逻辑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对军旅文化的高度认可与奉行所产生的文化区隔,具体表现为不确定性规避、选择性认同和文化身份凸显三种机制。打破还是维系这种文化区隔是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
梁诸英  阮辑 《学理论》2013,(5):273-274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会不同程度存在学业紧张、学习计划不明确、心理困惑、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如下:及时引导学生成功转化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建立以辅导员为主导的多方互动机制;开设"高校学生自我规划指导"讲座;强化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当代高职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复杂多变,缺乏稳定性。以自拟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和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个体要求的不断提升和社会激剧变动给个体带来的心理紧张刺激因素的增多、增强,高校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已从单纯的文化知识提升发展到从学习到人际交往、情感生活、社会生活等全方位的适应。各种大大小小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乃至休、退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消除或减弱各种心理疾患,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身心状况,良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开发潜能,全面成长已成为现代教育努力推进的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仪式。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行为意向、个人特点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知、感受、评价和调控。初进入大学校园,从学习到生活很多问题等待去解决。如果没有健康稳定的自我意识系统为基础,他们的大学生活将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更甚者学生个体自身会出现心理的问题,导致无法完成大学的学业。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的大学生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面临着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适应挫折和提高抗挫折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越发显得重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探讨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途径,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水平,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浅谈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欢 《学理论》2010,(8):147-148
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在大学新生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提高新生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中学环境到大学环境的过渡,才能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田敏 《学理论》2013,(24):243-245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职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多数的高职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心理状态良好,心理素质较高,但仍然有一部分高职生的心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与人相处问题、学习生活问题、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增强辨别能力,善于捕捉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寻求可行方法,为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高职大学生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正确认识学生和自我,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强教师心理教育是解决目前职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小华 《学理论》2009,(24):180-181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正确认识学生和自我,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强教师心理教育是解决目前职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3)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不成熟,加上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即具有了犯罪前科,被贴上犯罪人的"标签",从而给其今后的复学、升学、就业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帮助失足少年重返社会,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已成为当前司法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前科消灭制度的设置,为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6)
大学新生是高校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存在不适应感。以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为切入点,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提出可行性建议如下:加强对学习兴趣的引导;重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竞赛;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学风建设;重视个体特性。  相似文献   

13.
试论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庞桥 《理论导刊》2004,(12):14-16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等深层次问题应受到有效关注。贫困生由于在环境适应、角色转换、心理调适、目标定位等方面同一般大学生存在差异,以至影响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应注重对贫困生的政策关怀、道德关怀、情境关怀、心理关怀和文化关怀,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程晓寒  黄小灵 《学理论》2013,(33):229-230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高中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周围各种环境的变化,大学新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难以适应新的生活。这个不适应的周期有长有短,会影响大学新生的生活,因此根据大学新生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应对方法,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其中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且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障碍。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为切入点,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独立生活后出现的心理倾向学生进入青年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开始独立生活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自我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这样,在他们身上就同时存在着反抗的约束、幻想完全自由和感到不安、迫切需要依靠这样两种对立的心理倾向。刚进校的学生,对大学的一切都不了解,对老师和同学也不熟悉,因而在言行举止方面本能地表现得比较谨慎。这种自我约束使反抗倾向受到暂时抑制,而不安倾向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对于新生能否较快地融人大学校园生活,并且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绝大部分还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转,不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大学新生在进入高校后面临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等多方面的改变时,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数量呈迅速增长趋势。贫困生心理上有先天弱势,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心理,从而影响学业。作为学生心理脱困的引导者,高校辅导员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尽快帮助贫困生脱离心理苦海。  相似文献   

19.
辛佳澎 《学理论》2010,(11):172-173
高校校园和谐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学生合理诉求、诚信教育、学业规划、心理疏导、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校园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在验证农村初中生是否存在城乡阶层地位差异知觉的基础上,探讨他们的阶层意识与其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调查对象对城乡二元社会地位体系具有明确的认识,对城乡之间流动通道的开放程度持较为积极的态度;自我地位知觉、群际边界通透性对学业成就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在高群际边界通透性的情况下,高自我地位知觉促进学业成就获得,在低群际边界通透性的情况下,高自我地位知觉通过降低学业投入,进而降低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